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理大发现”原因:现代研究改写认知,西方又一谎言被戳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0 11:51: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地理大发现”原因:现代研究改写认知,西方又一谎言被戳穿                                                                                2025-07-20 10:41                                        发布于:天津市
   
     所谓“地理大发现”指的是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的航海探险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寻求新的贸易航线和商业合作伙伴。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哥伦布发现美洲,从而开启了被称为“大航海时代”的历史篇章。

根据西方传统的历史叙述,地理大发现的发生,通常被归因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这一帝国的强大被认为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面对这样的贸易障碍,欧洲迫不得已只能开辟新的航路,进而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然而,这一说法存在诸多疑点。首先,丝绸之路并非唯一的商路,且奥斯曼是否真正切断了所有商路呢?此外,商路往往意味着财源,那么奥斯曼帝国为何要主动阻断这些贸易路线?如果真如此,难道它的钱多到没有理智吗?事实上,现代学者的研究表明,所谓“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的论点,实际上是西方历史叙事中的一种构建。
丝绸之路包含两大路线:一是陆上丝绸之路,经过中亚、小亚细亚,最终抵达欧洲,并且其中有多条支线;二是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洋起始,经过波斯湾,再经过叙利亚的陆路进入欧洲,或通过红海和埃及。根据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历史来看,奥斯曼并不可能在15世纪中叶之前完全切断这些商路。奥斯曼的扩张是渐进式的,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时,他们并未占领叙利亚或埃及等重要地区,直到1516年才开始征服叙利亚,次年才占领埃及。因此,尽管奥斯曼的扩张逐渐增加,但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奥斯曼并未完全阻断丝绸之路的任何一条。

即使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地中海东南岸,阻断陆上丝绸之路的情况也并非如此简单。海上丝绸之路依然畅通无阻。更重要的是,奥斯曼帝国为何要切断这些商路?这是一个直接影响其经济利益的决策。事实上,无论哪个帝国控制地中海,若是断绝了商路,势必会自毁财路。现代学者埃里克·琼斯在《欧洲奇迹》中指出,直到16世纪末,欧洲与奥斯曼的贸易依然十分活跃,且并未因奥斯曼的存在而受到显著影响。他认为,奥斯曼帝国实际上保障了近东地区的贸易安全,“奥斯曼帝国给中东地区带来了稳定的秩序”,而非阻碍了商道。

因此,所谓“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的说法,是一种被西方构建的虚假历史。而实际情况是,葡萄牙人开辟新航线后,才开始破坏阿拉伯等地区的商业活动,他们才是真正的“商路破坏者”。葡萄牙第二任印度总督曾报告称,“只要一听说我们即将到来,当地的船只便立刻消失,甚至连鸟儿都不再飞翔。”

既然奥斯曼并未阻断传统商路,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导性叙述流传呢?这一切源于西方的历史叙事。西方往往通过言辞和行动,成功塑造了自己有利的历史形象。例如,虽然很多人认为大航海时代是从哥伦布的航行开始的,但早在之前,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开始了大航海的征程。1402年,西班牙人占领了加那利群岛,葡萄牙也早在1415年占领了北非的休达城,1441年葡萄牙人便抵达了非洲的最北端布朗角,甚至开始进行奴隶贸易,而早在1488年,葡萄牙人便绕过好望角。直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葡萄牙和西班牙就已经开始了全球航海活动。
因此,西葡两国开展大航海的初衷并非仅仅是为了寻找新的商路。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两国航海活动中的暴行:他们不仅在海上掠夺财富,还四处进行烧杀抢掠,显示出他们并非单纯的“商人”,而是将掠夺财富视为主要目的。葡萄牙的印度总督曾报告称,在达·伽马的第二次印度之行中,他指挥15艘战船袭击卡利卡特,残酷折磨被俘的船员,甚至曾将一艘驶往麦加的船上的乘客绑起来活活烧死。

因此,西葡的大航海活动绝非单纯的商贸行为,而是直接的掠夺行为。这一过程中,西方的历史叙事不仅美化了自身的暴行,同时也借此抹黑了奥斯曼帝国。由于过去几百年西方国家主导了全球,掌控了舆论和历史的解释权,这样的“历史构建”便成为了普遍接受的真理。

最后,关于地理大发现的话题,值得进一步反思。教科书中提到,西欧人在《马可·波罗行记》中的中国描写,促使他们寻找新的航路。然而,从上述历史来看,这一描述并非唯一的原因,而且带有一定的美化和误导成分,显然无法全面呈现事实。更重要的是,西方历史的叙事,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中的叙述,往往受到深刻的偏见和篡改。因此,面对西方历史的叙述,我们应该更为警觉,并在需要时重新审视甚至修正我们的理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9:13 , Processed in 0.0072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