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国将帅们的特殊爱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7 09:38: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开国将帅们的特殊爱好                                                    2025-08-02 10:15                                        

发布于:天津市
   
        时光如箭,岁月匆匆,那些开国将帅们的伟大时代已悄然成历史。如今,厚重的史册中,仍存有一片不朽的记忆,仿佛能够映照出他们英勇的身影。后人透过斑驳的文字和传说,得以窥见他们的生活与情感。他们热衷琴棋书画,修身养性,专心研习兵法,胸怀祖国,志向远大。无论是安静的日常,还是刀枪硝烟的战场,都深深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他们的精神,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他们不畏艰难、赴汤蹈火、身先士卒,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功勋卓著,德行昭著。英雄之魂,如星辰般永恒,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光芒。

彭德怀的特殊爱好:棋局与指挥并行

彭德怀一生的兴趣并不复杂,但他对棋艺却有着特别的热情。尽管他的棋艺并不算精湛,但他却始终坚持不懈,乐此不疲。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期间,尽管身处战火纷飞的战场,他依旧找时间下棋来缓解压力。即使身为志愿军总司令,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战斗并未能阻止他在闲暇时刻寻找对手,与棋友过招。每当他午后休息,若身边无人陪伴,他便会走出指挥所,四处寻觅棋友。棋局常有,但从未影响到他指挥作战,反而是这些片刻的棋局,成为了他缓解紧张情绪的良方,常常能激发出新的战斗灵感。

彭德怀对待棋局的态度尤为特别。他尤其钟爱“悔棋”,在关键时刻,他常常推翻棋局,重新选择最佳策略。尤其在延安时期,他的这一棋风早已在战友中流传开来。警卫班副班长赵贵堂棋艺高超,常常使出一些奇妙的招数,这些招数令周围的观众叹为观止。但与彭德怀对弈,常常胜负难分,甚至偶尔会败给这位“悔棋大师”。战士们私下里戏称:“老总悔棋的功夫真是高!”

在延安杨家岭时期,彭德怀与任弼时比邻而居,二人常常在午后相约下棋。棋局展开时,二人都全神贯注,步步为营。每当对局中稍有疏漏,彭德怀便毫不犹豫地悔棋。由于棋局激烈,常常引发争执,二人时常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旁人则乐于围观。彭德怀认为,下棋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对意志和耐心的锤炼。在他的眼中,棋局虽小,却蕴含着大智慧,这种精神和态度,正是他人生和军旅生涯的真实写照。

朱德的闲暇爱好:与彭德怀的棋局较量

朱德也是个爱棋之人。每逢闲暇,朱德便与友人围坐棋盘,谈棋论道,享受其中的乐趣。1953年秋天,正值天高气爽,朱德与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彭德怀,以及邓小平等几位四川老乡,一同前往十三陵踏青。在途中,朱德与彭德怀并肩而行,话题谈笑间,他忽然停下脚步,侧头问道:“摆么?”彭德怀立刻点头响应。旁人不解其意,只有常年随行的警卫员心领神会,立即展开行军床,铺设棋盘,二人又开始了即兴的对弈。

不久,邓小平听到声音后走来,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目光深邃,仿佛在心中细细权衡双方的棋路。二人在棋盘上的较量,格外投入,似乎让周围的秋日景色也显得有些黯然。二人的对弈既激烈又充满默契,仿佛整个秋天的景致都凝固在这一刻。朱德与彭德怀的棋局,不仅是友谊的体现,更是两位伟人之间相知相伴的真实写照。

徐向前的休闲活动:琴声与扑克牌

徐向前的性格深沉、内敛,少言寡语,情感外露不多。每当他心情郁结时,便会拿起二胡,或是与人打一局扑克牌,来释放内心的压力。抗战胜利后,徐向前因长时间的征战而身心疲惫,回到延安枣园静养。正值战局未定,蒋介石表面上示好,却暗中准备吞并解放区,这让徐向前内心忧虑。某日,他坐在窑洞门前,轻轻拨动二胡的琴弦,然而他似乎心乱如麻,琴声急促而杂乱。

毛主席正巧进屋,听到琴声,便轻声笑道:“向前呀,这拉的是什么曲子?听起来满是急躁之气。琴音通人心,是不是想上前线了?”徐向前停下琴弓,面带愧色站起来,解释道:“主席,我心急,随手拉的,没有曲名。”毛主席摆手笑道:“坐下坐下,不急,仗是一定要打的,但要打得好,打得准,打得让蒋介石舒舒服服地认输!”徐向前顿时豁然开朗,心中充满了信心。毛主席的话不仅是对战局的指引,也是对他内心的安抚。

自此,二胡成为了徐向前安抚心情的良方。每当情绪波动时,他便静坐窗前,拨动琴弦,让琴声化作安抚心灵的力量。这份静心的技艺,也成为了他日后指挥战争、面对困境时沉着冷静的内在力量。

叶剑英的垂钓:心境与民生

叶剑英的休闲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最为钟爱的便是垂钓。钓鱼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项消遣,更多的是一项修身养性的活动。尽管因工作繁忙,他的垂钓时间常常只有十分钟到四十分钟不等,但他从不因此感到遗憾,因为钓鱼的乐趣并不在于鱼,而在于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那份难得的宁静。有一次,叶剑英在垂钓时偶遇一位贫困职工,小罗,了解其家境贫困后,他便时常捐赠旧衣物等,帮他度过困境。

叶剑英垂钓时从不谋取任何特权,不论鱼塘是公是私,他都会按价支付,绝不因身份差异而有所偏袒。他的这一细腻关怀,体现了他内心的仁厚与对民生的关注。即便是垂钓,他也能在其中传递自己的温暖和关怀。

1979年,叶剑英在与画家的会见中,题写诗句:“画家渔叟喜相逢,明媚湖山写意浓。”他通过垂钓,与大自然相连,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叶剑英的这一爱好,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他的垂钓不仅仅是兴趣,更是与天地心灵相通的体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8-19 04:42:34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7:01 , Processed in 0.0081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