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域坎巨提划给巴方,换回喀喇昆仑走廊!中巴划界藏着这样的智慧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14 16:24: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西域坎巨提划给巴方,换回喀喇昆仑走廊!中巴划界藏着这样的智慧                                                                2025-08-08 07:20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
   
西域边陲:坎巨提与喀喇昆仑走廊的百年易手
绵延起伏的喀喇昆仑山脉与兴都库什山脉之间,一条深邃峡谷孕育了古老而神秘的坎巨提,如今的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省罕萨地区。这片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命运与中国、巴基斯坦、英国,乃至印度的兴衰荣辱交织缠绕,最终在1963年中巴边界协定中尘埃落定。

让我们先将目光投向这片土地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唐代,坎巨提被称为小勃律,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它曾是中原王朝的藩属,繁华的商队络绎不绝,驼铃声声,传递着茶叶、丝绸等珍贵货物。安史之乱后,唐朝势力衰退,小勃律与中原王朝的联系逐渐断绝,直至清乾隆时期,才再次纳入清朝的版图,成为其藩属国,每年向清廷进贡马匹、玉石等珍贵特产。
19世纪中叶,英国势力扩张至印度北部,1840年代派遣探险队勘测地图,1891年更直接出兵控制了坎巨提峡谷。彼时,清政府正遭受列强侵略,无力反击,只得无奈同意坎巨提“两属”的尴尬局面:英国负责防务,清廷仍象征性地接受贡赋。1895年,英俄私下瓜分帕米尔地区,坎巨提被划入英属印度,中国对此强烈抗议,然而收效甚微。1947年印巴分治后,坎巨提最终落入巴基斯坦手中,被并入巴控克什米尔。
而喀喇昆仑走廊,这片位于喀喇昆仑山脉北侧、新疆喀什地区,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海拔平均超过5500米的高海拔山区,拥有四座8000米级高峰和十五座7500米以上山峰的战略要地,其历史同样源远流长。汉武帝时期,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对该地区的管辖,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便由此穿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此设立烽火台,抵御游牧部落的侵扰;清代中期,新疆平定后,走廊则归伊犁将军管辖,官员定期巡查收税。
然而,1865年,英国为打通进入新疆的道路,派遣间谍勘测地图,并绘制了所谓的“约翰逊线”,试图将喀喇昆仑走廊划入英属印度,并设立关卡收取过路费,中国虽予以抗议,但无力阻止。1947年印巴分治后,走廊同样归入巴控克什米尔。
新中国成立后,边界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议题。20世纪50年代,中巴关系逐步发展,巴基斯坦于1951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互派使节。尽管坎巨提名义上是中国领土,但长期脱离中国管辖,当地居民与巴基斯坦的联系更为紧密,使用乌尔都语,接受巴基斯坦的教育和经济援助。此时,强行收回坎巨提,将使其成为中国的一块飞地,不仅后勤补给困难,容易引发摩擦,更会损害中巴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与坎巨提不同,喀喇昆仑走廊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它紧邻巴控克什米尔,南接锡亚琴冰川,与阿克赛钦地区共同阻挡印度从北部进攻。新疆与西藏之间的通道也依赖于此,中巴公路穿越海拔5570米的明铁盖山口,而古丝绸之路也曾从这里经过。走廊西侧的阿克赛钦地区拥有新藏公路,走廊的存在则为其提供侧翼支援。一旦失去喀喇昆仑走廊,印度将有可能从克什米尔地区北上,严重威胁新疆与西藏之间的联系。

20世纪60年代初,中印边界冲突加剧,1962年战争爆发,反而促进了中巴两国的合作。巴基斯坦希望借此机会稳定边界,中国也希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962年10月,中巴两国启动边界谈判。时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耿飚,凭借其丰富的军事和外交经验,以及对历史档案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分水岭原则为基础调整边界的方案。最终,在1963年3月2日,中巴两国在北京钓鱼台签订了边界协定,中国放弃对坎巨提1940平方公里的主权主张,巴基斯坦则将喀喇昆仑走廊5310平方公里土地归还中国。
虽然从面积上看,中国似乎“让利”更多,但此次谈判的重点并非土地面积,而是战略考量。协定根据传统习惯线和分水岭原则划定边界,界碑从阿富汗、中国、巴基斯坦三国交界处起,延伸至喀喇昆仑山口,全长598公里。印度对此强烈反对,但中巴两国对此置之不理。

这次划界是基于现实主义的考量。长期脱离中国管辖的坎巨提,其居民已认同巴基斯坦,强行收回不仅劳民伤财,且得不偿失;而喀喇昆仑走廊对于中国的国防安全至关重要,其控制对于维护新疆和西藏的稳定至关重要。巴基斯坦也从中受益,巩固了对坎巨提的主权,减轻了来自印度的压力。
1963年中巴边界协定标志着两国友谊的进一步深化,此后,中巴合作不断加强。1978年中巴公路通车,全长1300公里,连接喀什和伊斯兰堡,穿越海拔4700米的红其拉甫口岸,极大促进了两国贸易往来。如今,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吸引了超过500亿美元的投资,建设了大量的电力设施、港口和公路。喀喇昆仑走廊的稳定为新疆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屏障,而坎巨提地区也在巴基斯坦的治理下发展旅游业,杏树谷地吸引了众多登山爱好者,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尽管印度至今仍对喀喇昆仑走廊提出异议,并在锡亚琴冰川地区与巴基斯坦发生过冲突,但1963年中巴边界协定依然具有不可撼动的法律效力。
耿飚大使,这位参与并促成中巴边界协定的关键人物,于1964年回国后,历任外交部副部长、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国务院副总理等要职,于2000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这段历史中。
纵观中巴边界谈判的历史,中国始终坚持互谅互让、寻求稳定的原则。坎巨提与喀喇昆仑走廊的交换并非简单的土地交易,而是长远战略的体现。巴基斯坦归还喀喇昆仑走廊,帮助中国有效地遏制了印度北上的威胁,同时也稳固了自己的领土安全。最终,边界稳定,贸易繁荣,两国人民从中受益匪浅。坎巨提居民安居乐业,喀喇昆仑走廊上的公路车水马龙,边防哨所严密守护着这片重要的战略要地。昔日动荡不安的西域边陲,如今已成为合作共赢的典范。

中巴边界谈判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谈判优于战争”的真理。互谅互让、求同存异,才能实现互利共赢。中巴之间的深厚友谊,正是在这“互让步,求共赢”的原则下不断发展壮大的。而印度至今仍固执己见,继续挑起争端,与中巴两国的友好合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历史的进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如今回首往昔,曾经的纷乱与冲突,早已被和平与合作的光辉所取代。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0:32 , Processed in 0.01537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