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入园后社恐?家长做好这3件事,助娃自信交朋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17 10:06: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孩子入园后社恐?家长做好这3件事,助娃自信交朋友                                                                                2025-08-17 08:00                                   
     发布于:广东省
   
   “老师,我家娃是不是天生胆小?每天都不敢跟同学说话、下课也没人玩。”
“我家宝宝入园第一周,每天抱着桌腿哭,老师一靠近就躲。”
这样的家长提问和焦虑,作为一线幼儿园老师,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更巧的是,轮到自己当妈妈,我也曾被女儿“入园社恐”的现实折磨得寝食难安。
其实,“社恐娃”入园,既不是“性格缺陷”,更不是“教育失败”,而是很多孩子在陌生集体生活中,面对分离焦虑与新社交压力下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你家娃入园后有这些表现吗?
·        见到老师/同学低头沉默,不主动打招呼
·        集体活动只在边角观望,不参与
·        刚到幼儿园就哭闹黏人,不愿离开家长
·        对陌生人问话要么无语要么用眼神求助家长
**这些都是“社交敏感期”极为普遍的信号。**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什么,真正帮助孩子突破“社恐”困境?以下3件事,值得每位家长在家里认真落实。
一、家里就是最温暖的“社交练习场”
很多家长误以为“社交能力”只能在学校培养。其实,家庭环境才是孩子第一课堂——家长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最初的表达安全感。
实操建议:
·        每日家庭小剧场:和孩子轮流扮演老师、同学、陌生小朋友,练习“早上好”“我可以一起玩吗?”“我不喜欢这样”等简单表达。
·        餐桌话题轮流说:吃饭时,每个人都要轮流讲一天里的一件趣事或小烦恼,家长耐心倾听并鼓励孩子表达。
·        邀请家中“客人”:定期请朋友或亲戚来家里做客,让孩子练习与新面孔打招呼、分享玩具或介绍自己的小物件。
心理支撑: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安全基地”让孩子敢于在外部世界试探和表达。家是港湾,有温柔的练习,娃自然有勇气跨出家门。
二、共情情绪,温柔应对“社交退缩期”
入园初期,孩子情绪脆弱,对新环境的排斥和害怕很常见。这个阶段,家长越焦虑、催促,孩子越封闭。共情、承认、陪伴,是社恐缓解的第一步。
实操建议:

·        承认并命名情绪:“妈妈知道你不喜欢新环境,会害怕不熟悉的小朋友,这很正常。”
·        讲述自己的小时候:分享自己童年第一次上学的紧张经历,让孩子明白“不只他一个人会怕”。
·        坚持“分离小仪式”:每天入园时和孩子拥抱、挥手说“妈妈会很快来接你”,让离别变成温暖的“仪式感”。
生活细节:
女儿入园那阵,每天拉着我衣角哭。我蹲下来抱她,说:“妈妈小时候也怕过,但是后来认识了新朋友,有人陪我玩游戏。”慢慢地,她敢抬头和同学点点头,再到后来主动拉着别人一起拼积木。
心理支撑:
美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指出,安全依恋感能帮助孩子在分离和陌生环境中更快适应,减少社交退缩。
三、创造机会,让孩子“从小小成功里获得勇气”
“社恐”不是靠说服消失的,而是靠一次次“安全的小冒险”累积自信。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搭桥”,每一次主动表达和社交的小成功,都是自信的养料。
实操建议:
·        小目标练习:和孩子定下每天在园主动和一个同学说“你好”、借玩具、或者参加一次集体游戏。
·        及时肯定和表扬:每当孩子做出哪怕很小的进步(比如今天敢看老师一眼),都给予具体的夸奖:“妈妈看到你勇敢地和老师打招呼,真的很棒!”
·        鼓励带“好朋友”回家:当孩子在幼儿园交到朋友,可以邀请来家里玩,帮孩子稳固“社交小圈子”,强化交往积极体验。
生活细节锦囊:
女儿有一天终于鼓起勇气,拉着同学的手去排队。我看到后,立刻在回家路上夸奖:“你今天好勇敢,妈妈觉得你越来越像大姐姐啦!”她的笑容,比任何物质奖励都灿烂。
心理支撑:
正向反馈和成功体验,会让孩子慢慢打破社交自卑,把主动交流内化为自信。
写给焦虑的家长:
孩子社恐,不是失败,而是成长中的敏感期。
家长要做的,不是强迫孩子“一夜成长”,而是在点滴日常中,用温柔和耐心,为他们“搭一座从家到世界的桥”。
别急着把孩子推到舞台中央,不妨慢慢等他学会在边角发芽——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小进步,都是未来自信绽放的基石。

互动时刻
你家娃入园时有哪些“社恐表现”?你做过哪些有效的温柔陪伴?欢迎留言分享,下期聊聊“幼儿园亲子沟通小妙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6 13:30 , Processed in 0.00781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