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年古刹谁为尊?少林寺缘何独步天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17 17:38: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千年古刹谁为尊?少林寺缘何独步天下?                                                                                2025-08-17 16:01                                        发布于:四川省
   

                                    

烟霞缭绕嵩山坳,古刹千年钟磬遥。

一苇渡江禅意起,十三棍僧盛名昭。

提起中原名寺,人们总会想到洛阳白马寺的"释源"地位。然而在嵩山怀抱之中,一座千年古刹以**"禅宗祖庭"与"武术圣地"**的双重身份,在中华文明史上刻下了更深的印记——这便是名震寰宇的少林寺。

帝王敕建 禅林初兴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拓跋宏一道圣旨改变了嵩山的命运。为安置远道而来的天竺高僧跋陀,一座皇家寺院在少室山密林深处拔地而起,"少林寺"由此得名。帝王敕建的恢弘格局,为这座寺庙注入了 皇家气韵与正统血脉

三十年后,另一位天竺圣僧踏浪而来。传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最终驻锡少林。在五乳峰洞穴中面壁九载,石壁竟映出其身影轮廓。"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达摩在此开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法门,少林寺从此成为禅宗祖庭,佛光普照千年。

棍僧救驾 武镇山河

隋末烽烟中,少林寺上演了改变历史的一幕。王世充大军围困秦王李世民,十三位少林武僧夜袭敌营生擒敌将,助李世民扭转乾坤。唐太宗登基后御笔亲书嘉奖,特许少林寺" 练兵习武,参政护国",从此"天下武功出少林"威震四海。

走进少林寺锤谱堂,一组组生动的武僧塑像令人屏息: 赤膊挥拳的罗汉、凌空翻跃的棍僧、静若山岳的禅武者。千佛殿的青砖地面,至今可见48个深浅不一的脚坑,那是历代武僧晨昏苦练的印记。当习武与修禅在晨钟暮鼓中交融,少林精神便在这拳脚之间代代相传。

碑林藏珍 翰墨流芳

漫步少林寺,犹如翻开一部立体的中华文化史。碑林长廊中,苏轼挥毫" 少林久寓,世传太极"墨迹酣畅;米芾所题"第一山"三字峭拔如嵩岳;更有赵孟頫、董其昌等大家的珍品琳琅满目。帝王敕谕、禅师法语、名家题咏在此汇聚, 140余通碑刻如同镶嵌在时光墙上的文明密码

最令人震撼的当属《太宗文皇帝御书碑》。唐太宗亲笔敕文,盛赞少林武僧" 策勋惟功,若念忠节",碑额飞白体如游龙惊鸿。当指尖拂过斑驳的碑文,仿佛触摸到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听见帝王对佛门护国的殷殷期许。

塔林千载 禅武永续

出少林寺西行三百步,一片石塔丛林静立山间。这是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朝代最久的古塔群——少林塔林。自唐至清,232座墓塔高低错落,默默守护着历代高僧的舍利灵骨。

细看塔身雕饰,唐代的简洁雄浑,宋代的繁复精丽,明清的规整庄重,每座塔都是凝固的时代记忆。塔林深处,一座七级浮屠格外醒目。这便是 唐代法玩禅师的舍利塔,简洁的叠涩檐口、浑厚的须弥座,历经千年风雨仍巍然矗立,见证着禅宗法脉的绵延不绝。


今日少林寺,晨钟依然唤醒嵩山群峰。武僧们迎着朝阳习拳练棍的身影,与禅堂中袅袅升起的香火交织成一幅永恒画卷。千载古刹承载的不仅是武术绝学,更是中华文化中"禅武合一"的精神境界。
当游人在塔林间驻足沉思,在碑廊前屏息凝神,这座深山古刹用无声的建筑与斑驳的文物诉说着:真正的少林精神,是 在拳脚中参悟慈悲,在静坐中涵养勇气。这或许就是它穿越千年仍让世人向往的终极秘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3:25 , Processed in 0.00768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