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清梦 于 2025-8-24 04:14 编辑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2025-08-23 19:28                                        

发布于:重庆市
   
1949年6月15日,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正沉浸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喜悦氛围中。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城市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正在紧锣密鼓地举行。
在这次会议上要征集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与标志,这个消息,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全国各地的人们,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拿起画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设计着心中的国旗、国歌、国徽。
当时,筹备会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900多幅国徽图案,大家的热情很高。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投稿者似乎并没有完全理解国徽的深刻含义,他们设计的图案,很多都像是普通的证章或者纪念章,缺乏作为国徽应有的庄重与威严。
筹备会的工作人员们仔细地筛选着每一幅作品,试图从中找到那一幅最能代表新中国形象的图案,可找来找去,却始终没有找到让大家都满意的作品。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开国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国徽的设计却毫无头绪,就这样,在开国大典当天,天安门城楼上没有悬挂国徽。这
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国徽的设计工作也被再次提上了重要日程。
为了尽快完成国徽的设计,中央特意邀请了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组成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张仃、钟灵等人组成的中央美术学院,由他们两组负责国徽的设计工作。

这两支设计团队,可谓是精英荟萃,汇聚了当时国内顶尖的艺术家和学者,他们肩负着全国人民的期望,开始了紧张而又艰苦的设计工作。
林徽因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才女,无疑是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迅速将北平团团包围。12月13日的晚上,枪炮声在不远处此起彼伏,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林徽因躺在床上,听着窗外传来的枪炮声,心中充满了忧虑。她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北平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
她害怕战争会破坏这座城市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一旦遭到破坏,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年年底,家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解放军干部,看着面前几位头戴大皮帽子的解放军干部,林徽因心中充满了疑惑,她有些不知所措地问:“你们这是……”

带头的解放军干部微笑着说,“林女士您别紧张,我们是来向您讨教几个问题的。”林徽因听了,点了点头,说,“您请说。”
解放军干部接着说,“如果被迫攻城的话,哪些文物是需要重点保护起来的?还请您和梁思成先生帮我们标记一下。”
说完,便递给他们两人一张军用地图,梁思成和林徽因对视一眼,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们没有想到,解放军如此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他们连忙接过地图,激动地说:“好好好,我们这就标记。”等解放军干部们离开后,林徽因感慨地说:“解放军确实和国民党不一样啊,只有在这样的党的领导下,国家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正是这样一位有着深厚爱国情怀和卓越艺术才华的林徽因,在国徽设计的工作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
为了能在1950年国庆节挂上国徽,林徽因和清华大学营建系的其他成员们日夜奋战。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研究了国内外各种国徽的设计风格,试图从中找到灵感。

林徽因和莫宗江合作设计了一幅图案,以玉璧为主体,玉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器,它象征着吉祥、美好和团结。
林徽因将玉璧融入国徽设计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国名、五星、齿轮、嘉禾等元素,这些元素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五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象征着工人阶级,嘉禾则代表着农民阶级。

整个图案的颜色采用了金、玉、红三色,金色象征着高贵和辉煌,玉色代表着纯洁和美好,红色则寓意着革命和热情。
这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既庄重又美观,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林徽因对这个设计充满了期待,她希望这个图案能够被选中,成为新中国的国徽。
1950年6月11日下午,国徽组会议召开,两组设计师纷纷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会议。会上,梁思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将天安门放在国徽上,可能会让国徽看起来过于像一幅图画,而缺乏国徽应有的庄重感。

他说国徽不是一张图画,也不是画一个万里长城或者是天安门就能完事的,我们最好用传统精神或者是象征性的东西来表现。
沈雁冰也表示赞同,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最终决定将两幅图案合起来,既保留林徽因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又保留天安门城楼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元素。
周恩来总理也非常关注国徽的设计工作,他指示说:“再在一旁加上禾穗。”为什么要加上禾穗呢?

原来,1942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参加宋庆龄举办的一次茶话会,当时,茶桌上摆放着重庆郊区农民送来的禾穗,这些禾穗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十分喜人。
有人看了,不禁称赞道:“这些禾穗好像金子。”宋庆龄听了,微笑着说“这些比金子还要珍贵,中国80%都是农民,如果每年都丰收的话,人民就能丰衣足食了。”
周恩来听了,深受触动,他意味深长地说,“等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去。”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1950年6月23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国徽的图案。

这个图案,融合了林徽因设计中的民族元素、张仃设计中的天安门城楼以及周恩来指示加上的禾穗,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图案中的天安门,庄严肃穆,象征着新中国的诞生地和革命的发源地;五星闪耀,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禾穗环绕周围,寓意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紧密合作。
整个国徽采用金、红两色,金色代表着辉煌和荣耀,红色象征着革命和热情,这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既庄重又喜庆,充分展现了新中国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同年10月1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时候,金光闪闪的国徽终于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方的正中央。
当阳光洒在国徽上,国徽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回过头来看林徽因设计的图案,虽然最终没有被直接采用,但她的设计理念和对民族特色的追求,却深深地影响了国徽的设计过程。

她的设计,充满了艺术美感,体现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然而,国徽作为国家的象征,不仅仅需要美观,更需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深刻的寓意。
将天安门城楼、禾穗等元素融入国徽,使得国徽能够更好地体现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权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看,林徽因的设计虽然审美一绝,但在全面体现国家象征意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国徽的诞生,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它不仅仅是一个图案,更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承载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每当我们看到国徽,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深深的自豪感。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而林徽因,这位美丽而又才华横溢的女子,虽然在国徽设计中落选,但她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成为我们心中一座永恒的丰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她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成为我们心中一座永恒的丰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7:00 , Processed in 0.00799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