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羲之最炫技的作品,水平在《兰亭序》之上,米芾曾用生命换取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羲之最炫技的作品,水平在《兰亭序》之上,米芾曾用生命换取它                                                                                2025-08-23 17:15                                        发布于:北京市
   

  “书圣”王羲之最出名的作品是《兰亭序》,它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其水平最高的作品。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学界认为《兰亭序》虽然妙手偶得,但在笔法的自然和丰富、笔力的雄健和灵巧上,有比它更精彩的作品,这件作品就是《破羌帖》。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认为此作是“天下第一书”,甚至为了得到它,甘愿用生命来交换,不惜以死相逼。据记载。《破羌帖》原为蔡攸所藏,有一次蔡米二人泛舟同游,蔡攸将它展示给米芾,没想到米芾看了之后难以自拔,请求蔡攸送给自己,还抓着桅杆表示要是得不到它,便要投水。蔡攸无可奈何,只能答应。

此事见于《石林燕语》:“在真州,米芾尝诣蔡太保攸于舟中,攸出所藏右军《王略帖》示之。芾惊叹,求以他画易之,攸意以为难。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此江死矣。因大呼,据船舷欲坠。攸遽与之。”
《破羌帖》也即《王略帖》,写于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当时已经辞官归隐的王羲之得知桓温收复旧京洛阳,欣喜若狂,纵笔写下此帖,全卷总计9行、81字,情感饱满,用笔洒脱不羁,心手合一,被誉为“王氏最炫技之作”。

《破羌帖》释文为:“知虞帅书,桓公以至洛,即摧破羌贼,贼重创,想必禽之。王略始及旧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实著,自当求之于古,真可以战,使人叹息。知仁祖小差,此慰可言。适范生书如其语,无异。故须后问为定,今以书示君。”
《破羌帖》中锋行笔为主,起笔多露锋切入,横画以锐角切入,短促有力却不失圆润,行笔中提按变化细腻,由重至轻自然过渡,中段略细却暗藏筋骨,转折处多以圆转为主,辅以方折点缀,收笔常以轻顿收尾,却力透纸背,形成“重若崩云,轻如蝉翼”的笔法对比。

结字欹正相生,疏密有致,时而取纵势,笔画舒展,时而取横势,紧凑凝练,形成视觉节奏的自然起伏。左密右疏,右半部分留白透气。字与字之间通过笔画的穿插避让形成贯通的行气,在独立单字与整体章法间达成完美协调,体现了王羲之“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米芾称其“笔力雄强,气象万千,为右军行书第一”,认为其笔法“备尽法度,兼众家之长”。作为王羲之中年成熟时期的作品,既保留了晋人书法的古朴韵味,又开启了行书个性化表达的先河,对后世颜真卿、米芾等书家的行书创作影响深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9:27 , Processed in 0.00806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