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5-8-24 04:45 编辑
名家中堂对联品鉴--八大山人、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
编辑于 2025-08-22 16:35
发布于:广东省
要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
中國書畫的最高境界是書畫同源,筆精墨妙。筆墨不仅是中國書畫藝術所獨有的特色,更代表著中國文人精神,這種精神的載體正是中國書畫。著名書畫評論家陳傳席說:「一個人書法功底有多深,繪畫就有多高,一個都不例外。」吳昌碩有「直從書法演畫法」、「畫與篆法可合併」之論。李苦禪大師則云:「書至畫為高度,畫至書為極則」。縱觀歷代中國名家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書畫同源的歷史意義及其價值。 ![]()
八大山人(1626—約 1705 年)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擅書畫,能詩文,用墨極少。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煉沉毅,風格雄奇雋永 ; 山水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 ![]()
鄭板橋(1693—1766 年)擅畫蘭、竹、石、松、菊等,而畫蘭竹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
吳昌碩(1844—1927 年)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
2011年 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 RMB4.25亿 齊白石(1864—1957 年)20 世紀中國藝術集大成者。擅長花鳥,將工細的刻畫與酣暢淋漓的大寫意相結合,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形式。 ![]()
陳師曾(1876—1923 年)著名美術家、藝術教育家。上師古人,博采眾長,將諸家之妙融合並用,筆墨創作揮灑自如,形成自己含蓄秀逸、古樸剛健的繪畫風格。 ![]()
徐悲鴻(1895—1953 年)用筆簡練,墨色明快,且富有生氣,尤以畫馬馳名於世。對中國民族繪畫和歐洲傳統美術深有研究。注重寫實,形神兼備。 ![]()
潘天壽(1897—1971 年)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繪畫題材包括鷹、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 ![]()
方國興(1946 年生)真正繼承中國文人畫傳統書畫同源的創作法則,對寫意精神進行了深層的領悟,對繪畫的文學性和美感來源悉心思索,結合音樂和舞蹈藝術的旋律和節奏,作畫善用書法筆意,用筆有方圓之變,講究筆情墨趣,將書法筆道引入意象造型,線條富有質感和深味,水墨交融化合,沉著老辣,酣暢淋漓,厚重而活脫,朴拙中見靈秀,從而使作品清新雋逸, 格調高雅,形神兼備,氣韻生動。 ![]()
![]() 此文摘录于香港艺术评论家、画家王乙真
《书画有方-韵外之致》 书画宗师作品-方国兴致敬展-中堂对联 千年风骨入画来:历代画竹名家艺术巡礼 - 上 千年风骨入画来:历代画竹名家艺术巡礼 - 下 隶书:从秦简到当代的千年蜕变与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