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体检发现这5种病,只要没症状,不需要治疗,别自己吓自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6: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体检发现这5种病,只要没症状,不需要治疗,别自己吓自己                                                                                2025-08-25 14:09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是不是癌?”一位中年人看着报告单,脸色明显紧张。
体检报告上的几个字,常常能让人一夜失眠。
其实,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事实:体检发现的一些“病”,并不一定需要治疗,甚至根本不算真正的病,只是一个影像学的表现。

拿甲状腺结节来说,它几乎成了最常见的“体检明星”。很多人被查出时吓得不轻,觉得这是癌症的前兆。
但临床数据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往往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它更像是一种“存在”,而不是疾病。
只要医生评估后排除了恶性可能,定期随访就够了,根本不需要立刻手术或吃药。问题出在,人们对结节两个字本能地恐惧,把它和癌划上了等号。
过度担忧反而造成心理负担,甚至让一些人贸然去做了不必要的治疗,结果得不偿失。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肝脏钙化灶身上。很多人在体检报告看到“钙化灶”三个字,立刻想到了肿瘤转移或者严重的肝病,其实钙化灶常常是身体修复的痕迹。
比如曾经有过炎症或寄生虫感染,身体在修复时会留下钙化斑点,就像一道“疤痕”。
这种钙化灶是稳定的,不会无限扩大,也不会轻易恶化。如果没有其他异常,完全不需要特殊处理,更不需要吃药。

再说常见的肝囊肿或肾囊肿。单纯性的囊肿,其实就是一个充满液体的小囊泡,常见于中老年人。它们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器官功能,也不会出现症状。
检查发现的概率很高,但真正需要干预的比例很低。医生更多的是建议观察,而不是马上动手术。囊肿的存在,反映的是人体组织在长期运作中出现的一种轻微变化,而不是疾病本身。
可惜很多人听到“囊肿”二字就联想到癌变,其实这种几率极低,相反,过度担忧和过度治疗才可能带来伤害。

心脏早搏也是体检中常见的“吓人词”。不少人一看到报告上的“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立刻联想到心脏病发作。但事实上,心脏早搏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察觉。
偶尔的早搏并不会对心脏造成实质性损害,往往和熬夜、咖啡、紧张情绪等因素相关。
只要没有明显症状,也没有合并严重心脏结构性疾病,早搏并不需要治疗,医生更多的是提醒调整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反倒是心理压力过大,才会让早搏变得更加频繁。

骨刺也是另一类典型的“被过度解读”的影像学发现。体检或拍片子时常常能看到“骨质增生”的描述,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导致关节疼痛的元凶。
但骨刺的出现,更多是一种“年龄标签”,代表骨骼随着时间逐渐磨损。很多人有骨刺却没有症状,也不影响活动。疼痛感往往和炎症、软组织损伤更相关,而不是骨刺本身。
真正需要处理的,是疼痛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看到骨刺就想着要去磨掉,过度治疗甚至可能损伤关节,造成更大问题。

人们把体检报告当作“健康判决书”,而不是作为一个参考工具,体检是发现问题的手段,不是直接给出结论的终点。很多影像学发现并不是病,只是身体运行的痕迹。
把这些痕迹当作重大疾病来处理,往往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心理焦虑,二是过度医疗。两者都可能损害健康。
现代医学越来越依赖检测手段,人们对“异常”越来越敏感,但对异常的意义却缺乏理解。医学上的“异常”,并不等于疾病,更不等于危险。

身体在长期运作中,必然会留下痕迹,有的痕迹需要干预,有的痕迹只需要观察。把所有痕迹都当作疾病来处理,结果就是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个人焦虑的升级。
有些真正需要治疗的疾病,人们却容易忽视,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它们往往没有症状,却是真正的健康杀手。而一些并不需要治疗的“影像学异常”,却被过分放大。
人们的注意力被错误引导,结果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反而天天挂在心头。

对待体检报告,最合理的态度不是放任,也不是恐慌,而是理性。需要治疗的疾病,要积极遵医嘱处理;不需要治疗的影像学发现,就让它们安静存在。
医学的目标从来不是让人“零异常”,而是让人健康生活。带着一个良性的结节或者囊肿过一生,完全可能,而且并不会减少寿命或生活质量。
真正影响健康的,不是这些无害的“影像学标签”,而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这些才是防止疾病、增强免疫力的根本。

盯着体检报告上的几个字,天天担心害怕,不仅无益,还可能让身体陷入应激状态,导致血压、血糖波动。
体检发现所谓的“异常”,到底该怎么判断要不要治疗?答案其实很简单,交给医生去评估。
医生会结合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来判断,必要时随访观察,而不是仅凭报告上的几个字做决定。对于没有症状、没有进展迹象的结节、囊肿或骨刺,完全不需要过度担心。
对个人而言,最需要做的不是反复揣摩报告,而是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模式,让身体在可控的范围内稳定运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这5种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刘秀娟.基于多模态超声对c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研究,黑龙江医药,2025-02-20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9:12 , Processed in 0.00750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