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忠心:只有初中文化,退役后再被部队召回,三十年如一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07:02: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忠心:只有初中文化,退役后再被部队召回,三十年如一日                                                                                2025-09-06 13:41                                        发布于:天津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记\"导弹兵王\"王忠心的军旅人生  
\"我选择当兵的理由很朴实,就是看到村里参军的年轻人都在部队闯出了名堂,我也想穿上军装干出一番事业。\"这句简单的话语,支撑着王忠心走过了三十余载军旅生涯。如今虽已光荣退休,但即便是将军遇见他,都会郑重地向他敬礼——这不是因为军衔高低,而是源于内心最真挚的敬意。  
一、从农家少年到导弹尖兵  

军人,是守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他们用青春和热血筑起国防屏障,在每一个祖国需要的地方默默奉献。军队中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士兵遇见上级必须敬礼,这是延续百年的铁律。但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当将军遇见\"一级军士长\"时,往往会主动先行敬礼。这些被称为\"兵王\"的一级军士长,是全军最顶尖的技术骨干,他们的培养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部队中最珍贵的人才。  
1968年,王忠心出生在安徽休宁的一个普通农家。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他就回家务农。每当看到村里青年穿着笔挺的军装回乡探亲,少年王忠心的眼中总会闪烁向往的光芒。1986年,18岁的王忠心毅然报名参军。在新兵连,他总比别人多练一小时战术动作,深夜还在背诵条令条例。这种刻苦精神很快得到连长赏识,将他推荐到解放军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深造。  
二、三十年磨一剑的\"兵王\"之路  

在部队的三十三年里,王忠心亲历了我军导弹部队的三次重大转型。他常说:\"今天不努力,明天就会被淘汰;今天不学习,明天就会被专业抛弃。\"正是这种危机意识,让他成为精通三种型号、19个导弹岗位的全能型人才。据统计,他参与重大任务20余次,操作训练上千次,保持着\"零差错\"的惊人纪录——没有下错一个口令,没有按错一个按钮,甚至没有接错一根线缆。  
除了实战操作,王忠心还编写修订了《导弹概述》等20余本专业教材。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独创的\"王氏学习法\"将晦涩的导弹理论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图表口诀,这套方法在部队沿用了十余年。作为班长,他培养出300多名技术骨干,其中不少人已成长为营团级指挥员。  
即便功成名就,王忠心始终保持着新兵般的勤勉。晋升高级士官后,他从未缺席过一次训练或学习。有次演习结束,部队要连夜转运300多台精密仪器,疲惫的战士们都想抓紧休息。已经连续工作18小时的王忠心却主动留下,独自完成最后的设备校验,确保每台仪器状态完好。  

三、荣誉等身不忘初心  

\"操作王\"\"排故王\"\"示教王\"——战友们给王忠心的每一个称号都见证着他的专业水准。他的荣誉室里陈列着二等功、三等功奖章,四度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更荣获象征军队最高荣誉的\"八一勋章\"。2017年,49岁的王忠心本可光荣退休,但他写下请战书:\"我愿为导弹事业继续奉献全部力量。\"这份赤诚让他再获\"最美奋斗者\"殊荣。  
2020年退役那天,基地全体将校列队送行。当将军们集体向这位\"兵王\"敬礼时,王忠心只留下六个字的承诺:\"若有战,召必回!\"这简短有力的誓言,正是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生动的诠释。他用三十三年光阴证明:真正的军人荣耀,不在于肩章上的星星,而在于血脉中流淌的忠诚与担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9-30 09:43:08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4 12:56 , Processed in 0.0190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