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福建武夷山的10个冷知识,如武夷山是大红袍茶的故乡,主峰海拔2158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17 05:57: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关于福建武夷山的10个冷知识,如武夷山是大红袍茶的故乡,主峰海拔2158米                                                          2025-09-04 14:17                                        

发布于:山西省
   
《武夷山记异》

世人皆知武夷山好,却不知其\"好\"在何处。那些个游山玩水之徒,每每到此,不过拍几张照片,吃几盏茶,便算\"到此一游\"了。殊不知这武夷山的骨子里,藏着多少古怪。

先说那山石罢。寻常山石多是青黑,偏这武夷山生得一副赤红面孔,活像个醉酒的关公。那红砂岩经年累月地风化,倒雕琢出些奇形怪状来,有的似老翁负薪,有的如猛虎跳涧。这般\"丹霞\"模样,倒也算得天地间一桩异数。
九曲溪的水,弯得比那衙门里师爷的心思还多。竹筏子漂在上面,人坐在上头,两岸青山便排闼而来。这般景致,原该配得上\"人在画中游\"的雅称,可惜如今游人多如过江之鲫,倒把这清幽处搅成了市集。
茶客们最惦记的,自然是那大红袍。此物生在岩缝里,吸的是石髓,饮的是云雾,长出来的叶子泡水,竟比那\"琼浆玉液\"还要金贵三分。说来也怪,一样的茶树,偏是长在这石头上就格外香些,莫非真应了那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那\"世界遗产\"的名头,武夷山倒是当之无愧。洋人们给它戴这顶高帽子时,想必也瞧见了山脚下那座汉城废墟。两千年前的砖瓦,如今只剩些断壁残垣,倒比那新修的亭台楼阁更有看头。历史这东西,愈是残缺,愈教人揣摩。
登大王峰的人,十个里有九个半到不了顶。不是被那两千多米的海拔吓退,就是叫那陡峭山路累垮。可但凡登顶的,便能将武夷群山尽收眼底。这般景致,倒应了古人那句\"不畏浮云遮望眼\"。

最蹊跷的当属那些悬棺。好端端的,偏要把棺材挂在悬崖上,活像晾晒的咸鱼。考古学家们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当年的人是怎么把这些棺材弄上去的。这谜团悬了千百年,倒比那棺材悬得还高。

寺庙里的和尚,日日对着青山念经。那万年宫的钟声,白云寺的梵唱,混着九曲溪的水声,竟合成一曲天然佛乐。只是不知,这些个出家人可曾参透,他们守着的不仅是菩萨,更是一部活的历史书。
青龙瀑布的水,从百丈高处跌下来,摔得粉身碎骨,却还在哗哗地笑。这般气势,倒把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李白诗句,活生生地演给游人看。
至于山中的奇花异草,珍禽走兽,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学者们在这里发现的宝贝,怕是比那药铺里的药材还齐全。这武夷山,可不就是个露天的自然博物馆?
世人常道\"五岳归来不看山\",我却要说,看过武夷这般的山,别的山倒显得平淡了。它那红岩绿树,悬棺古刹,清溪飞瀑,样样都透着股子倔强劲儿,活像那不肯随波逐流的老顽固。
愿诸君有缘得见武夷真面目时,莫要学那走马观花的俗客,且静下心来,听听这千年山水要说的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4 23:17 , Processed in 0.00749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