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埔一期唯一被开除的学生,是我党高级将领,成蒋介石一生死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黄埔一期唯一被开除的学生,是我党高级将领,成蒋介石一生死敌                                                                    2025-09-28 14:03                                        

发布于:江苏省
   
黄埔一期唯一被开除的学生,是我党高级将领,成蒋介石一生死敌
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之后,黄埔一期生开始招收。这些黄埔一期生可谓“将星云集”。他们生逢其时。他们追随各自信仰。很快,他们便成为了各自党派的中流砥柱。
当时,蒋介石刚开始担任校长,在学校事务的管理方面称得上是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学校治理好,面对自己的第一届学生,也就是黄埔一期生,他十分爱护,轻易不会忍心去处罚他们 。
有一个人,他是黄埔一期生里极为出众的人物,还是蒋介石的老乡,然而在入学仅仅3个月的时候,就被蒋介石给开除了,他成为了黄埔一期生中唯一被开除的那个人 。
此后,他更一直令蒋介石头疼不已。蒋介石视他“脑后生反骨”,是自己的一生死敌。
此一人,便是宣侠父。
1899年,宣侠父在浙江诸暨出生,其家庭是小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祖父靠教书和务农为生,他的父亲也靠教书和务农为生,祖父写得一手好字,还会吟诗填词,父亲同样写得一手好字,也会吟诗填词,然而家境却很贫寒 。
宣侠父从小读书十分用功,这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同时,他的旧学基础也很扎实,这又得益于祖父的影响。
1916年,宣侠父考入浙江省立特种水产学院,进入本科渔捞科学习,之后他凭借优异成绩获得公费资格,得以赴日本留学。

宣侠父是在日本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他积极投身爱国运动,因这一行为被学校取消了公费留学资格,最终被迫回国。
宣侠父已经找到了人生志向,回国后的第一年,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后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年,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于广州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担任校长一职,中国共产党挑选众多党团员前往军校学习。
宣侠父接受党组织的委派,带领陈德法、石祖德、胡宗南等十多个人,经由上海前往广州,去投考黄埔军校,最终成为黄埔一期的学员之一 。

1924年6月16日,举行了黄埔一期的开学典礼,500多名学生都穿着一套灰色衣服,他们赤足穿草鞋,接受孙中山的检阅。
那时的孙中山先生,或许未曾想到,台下这些学生,衣着简陋,未来会在极大程度上改写中国的历史。
这一年,台下的宣侠父25岁。
在整个黄埔一期学员里,他年纪最大,见识比其他人高,才华也比其他人出众,他谈吐风趣,能论今说古,非常擅长辞令,他还是归国留学生,在一众学生当中很受欢迎,极具号召力 。
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他很快注意到了宣侠父,当了解到宣侠父是自己的浙江老乡后,他更有兴趣了。
蒋介石向来重视乡谊,用人时喜欢选用浙江同乡,还有“伯乐相马”的习惯,或许他也曾想过把宣侠父培养成效忠自己的人。

不过开学后不久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让蒋介石认清了,宣侠父不会受他掌控 。
那是1924年7月6日,孙中山先生采纳苏联顾问鲍罗廷的提议,于黄埔军校设立了特别党部,将其当作军校的最高领导机构 。
经过选举,有5人当选为执行委员,其中包括蒋介石,这5人还兼任监察委员 。
对于此次选举结果,蒋介石的心情可谓是复杂的,既有喜悦的一面,那就是自己成功当选,又有忧虑的一面,具体而言,令他忧虑的是,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余当选的4个人都是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国民党员 。
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孙中山大力提倡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蒋介石野心勃勃,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目的是将黄埔军校据为己有,培植个人军事力量,培养誓死效忠追随他的臣下 。

只是在黄埔兴建的初期阶段,蒋介石个人的权力有限,其影响力也有限,所以对于特别党部的选举结果,他只能选择暂时隐忍,然而依照他的个性,面对这件事情,他又无法做到视若无睹。
于是没过多久,到了7月11日,蒋介石凭借校长、军校特别党部执委兼监委的身份,跳过相关程序,没有经过选举,直接发布文件指定了各学生区队的党小组长,并且规定了各党小组长每周直接向校长书面汇报党内活动及工作情况
这很快便引发了学生们的议论,在当时民主氛围相当浓厚的黄埔军校,蒋介石凭借校长的威严,不经过选举就直接指定人选,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带有颇为明显的独裁军阀作风。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指定了一份各学生区队的党小组长名单,在这份名单当中,宣侠父作为校长老乡,也在其中 。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宣侠父成为第一个站出来抗议的人。

他写了一份报告给校长蒋介石:校长指定党小组长,这种做法不符合党的组织法,恳请收回成命,改为由各小组自行选择。
蒋介石看过之后,心里非常不高兴,不过他还是强行忍耐着,凭借老乡以及校长这两种身份,召见了宣侠父,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施加恩惠并显示威严,让宣侠父屈服。
等到宣侠父去到校长办公室,蒋介石便对他道:这个名单并非由我个人决定,而是由有关人员共同仔细考量后决定的,你也身处其中 。
宣侠父听到这些话后,心里想自己今天所做的这件事,并非是出于个人目的,对于被指定的那个人选,他没有什么看法,然而对于确定这个人选所采用的方法,他并不认同,并且觉得这种方法违背了民主制度的精神。
宣侠父的一番话说得十分恳切,然而在蒋介石听来,却觉得是存心挑剔,并且他认为宣侠父是在挑战自己作为一校之长的权威 。

他阴沉着一张脸警告宣侠父道:“你赶紧收回这份报告,我可以不加追究。”
宣侠父却笃定道:我不能收回,提出意见与否,责任在于我,校长接不接受意见,权力在于校长。
说完,宣侠父又针对此前文件的一项规定提出看法,该规定要求各党小组长每周直接向校长书面汇报党内活动及工作情况,他指出这“是把党的基层组织变相地化作了私人手里的工具,成为强权下监视同志的特务机构。与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是相悖的……”
话音刚落,蒋介石就已无法忍受,立刻下令将宣侠父关进禁闭室进行反省检查,还限定在3天之内写出悔过书,承认自己的错误,不然就会严厉惩处绝不宽恕。
3天后,蒋介石再度将宣侠父叫来,问他悔过书写好没有。
宣侠父却只一言:“学生无可悔过。”
蒋介石听到这话后,极为愤怒,随后不再吭声,接着找来学生第二队队长,然后交给他一张手令:
该队有个叫宣侠父的学生,他眼中没有师长,不遵守军纪,经过再三教育,他坚决拒不接受,现决定将其开除学籍,命令他立刻离校,以此来伸张纪律,端正校风。中正。

而后,广州的校党代表廖仲恺得知消息后赶来调解,他先找到了蒋介石,然而还没等他开口说话,蒋介石就说了起来
我们身为军事学校,纪律被视作重中之重。宣侠父眼中没有师长,违背了纪律,经过多次教导,他坚决不接受,实在难以再对其宽容。军人将服从命令当作自己的职责,这是治理军队的方法,我这个校长可以不当,但绝对不能姑息纵容 。
于是,廖仲恺又调转方向,去劝宣侠父:你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非要收回成命,这会损害校长的威信,为了顾全大局,维护你的事业,我前往校长处取回你的报告,当作愿意撤销 。
结果宣侠父却说,个人事业前途是小事,建立民主革命风气才是大事,还要防止独裁军阀作风 。
说完这些之后,在遭到蒋介石警告要写悔过书的第四天,宣侠父果断地走出了黄埔军校的校门。
走之前,他给同学们留下一言:“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

也就是在宣侠父离开之后,同年11月,周恩来被派往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一职,在了解到宣侠父的相关事情后,他感到颇为惋叹 。那时,真理掌握在我们手中,而且我们的实力也十分强大,可是事情怎么会发展到如今这一步呢 ?
而事情已经发生,无力回天。
宣侠父从那以后,因为反抗蒋介石而声名远扬,他虽然在黄埔军校仅仅待了短短3个月,却变成了该校历史上最为厉害的人物。
1925年,宣侠父离开黄埔军校后,经浙江党组织介绍,前往北平,在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同志身边工作 。
不久,李大钊进行委派,让宣侠父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带领一批共产党员前往塞外重镇张家口,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中开展政治工作 。
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西北军也回师出潼关去迎接北伐军,宣侠父在那时担任冯玉祥部第二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政治部主任,他看到革命形势发展到了顶峰 。

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的野心显露了出来,他背叛了革命,冯玉祥也跟着转向右边,宣侠父等人被驱赶出去 。
而后,宣侠父回到原籍,从事地下工作。
1932年,国民党屈服于日本压力步步退让,这日益激起国人抗日反蒋的怒潮,就在此时,宣侠父再次回到西北军,他去到冯玉祥身边工作,担任了冯住所土尔沟新村图书馆的一名宣传员。
这期间,宣侠父密切与冯玉祥及西北军上层军官交往,通过办俱乐部、图书馆、训练班等形式,广泛接触广大官兵,上课演说,宣扬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做大量启蒙和组织工作,目的是把这支旧军队改造为以国民革命为宗旨的新军。
也正是在宣侠父等共产党员的努力下,1933年5月,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将领联合,他们在张家口成立了抗日同盟军。

方振武

冯玉祥担任总司令,方振武担任北路军前敌总司令,吉鸿昌担任二路军总指挥,宣侠父担任吉鸿昌的政治部主任,同时还兼任第五师师长。
6月,抗日同盟军在方振武与吉鸿昌的带领下,收复了被日伪占据的一大片失地,之后又在张北一带横扫日伪军,在收复多伦这一战中,击毙伪军一千余人,震动了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对抗日反蒋斗争的热情,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还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的赞扬。
这让蒋介石极为不满,在他眼中,倘若没有宣侠父,他的“义兄”冯玉祥便不会组建起抗日同盟军 。
为此,蒋介石首先从自己的“义兄”冯玉祥入手,采取了行动。
8月,冯玉祥被迫通电撤销抗日同盟军总部,撤离张家口。

吉鸿昌

方振武、吉鸿昌和宣侠父等继续坚持抗日,决心战斗到底。
10月,抗日同盟军失败了,原因是弹尽粮绝。为了保存抗日实力,吉鸿昌和方振武决定与蒋介石政府进行谈判,然而他们被拘押了,之后在中途逃脱并潜逃到了天津。
次年11月,吉鸿昌被国民党特务逮捕,蒋介石下令将其杀害。
方振武后来逃到了香港,1941年他重返内地,他决心奔赴抗日前线去杀敌卫国,然而刚在广东入境他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蒋介石可以说是赶尽杀绝。

宣侠父在抗日同盟军失败后,遭到军统通缉刺杀,幸运的是他逃脱了,1934年夏天他进入上海临时中共局特科工作,他化名杨永清,以《申报》记者的身份进行活动。
同年10月,红军开始了长征。宣侠父为党收集情报,这些情报可供党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参考 。
第二年,宣侠父改名为“宣古渔”,前往香港开展上层统战工作,在此期间,他撰写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报告,凭借确凿事实,揭露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戳破了国民党当局的诸多谎言,促使李济深、蔡廷锴等国民党上层人士走上联共反蒋抗日的道路。
宣侠父就这样隐姓埋名,从事地下工作多年,所以他被称作中共抗日隐蔽战线三杰之一 ,其中包括“怪杰”宣侠父、“隐杰”梅龚彬、“英杰”陈希周 。

1937年2月,宣侠父被周恩来一纸电令,召往西安。
当时,西安的状况极为复杂,斗争相当尖锐,自从西安事变发生后,蒋介石趁机排挤走了东北军,排挤走了西北军,一时间西安军界成了黄埔系的天下。
而这也正是周恩来紧急调宣侠父到西安的重要原因。
周恩来当时还风趣地对宣侠父道:当年在黄埔没能见面,今日我们于西安相逢了,这是殊途同归,是革命的洪流将我们汇聚到了一起,你来得恰到好处,这里的工作极其需要你。
此后,宣侠父先担任周恩来的副手,抗战全面爆发后,经周恩来提名,宣侠父担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 。

在这一时期,宣侠父与国民党内众多高级将领交往,不仅彼此熟悉,而且关系密切,这对西安的统战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胡宗南与宣侠父一样是黄埔一期生,并且他们还是浙江同乡,后来胡宗南成为了国民党带兵大将,他多次向宣侠父请教游击战战术,最终还得出了“要打日本,只有采取八路军办法”的结论。
就在这个时候,考虑到宣侠父进行的革命活动,以及他出众的统战工作能力,还有在国民党、社会上层所拥有的威望和广泛影响力,蒋介石对这位自己曾亲手开除的黄埔学生愈发在意,甚至还曾说过“我们这边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像宣侠父这样的人”
为此,蒋介石多次授意黄埔旧友去拉拢宣侠父,使用了各种软硬兼施的手段,然而宣侠父根本不接受他们的拉拢 。
蒋介石真正察觉到,宣侠父是无法被拉拢的,当年在黄埔军校的时候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1938年7月31日下午5点多钟,宣侠父离开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之后便突然失踪,其下落变得不明了 。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们当即四处寻找,但始终无音讯。
当时担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军代表的林伯渠,立刻把这种情况汇报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判断宣侠父被国民党杀害了,多次向蒋介石索要人,然而都被蒋介石坚决否认 。
当时正处于国共合作“一致团结”时期,国民党若承认杀害宣侠父,就意味着承认破坏国共合作,所以宣侠父失踪案一直被国民政府严密地封锁着 。

佟荣功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51年的时候,国民党北平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副处长佟荣功被抓捕,他根据实际情况交代了自己在1938年7月参加暗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高级参谋宣侠父的罪行 。
当年,宣侠父离开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在回家的途中,他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勒死,之后被投入马陵的一口枯井中,当时他年仅39岁。
1988年,原军统西北区长张严佛撰写了回忆文章,文章又披露了当年的情况,当年是蒋介石亲自下达了“秘裁宣侠父”的手谕。

胡宗南

至于蒋介石下狠手,原因更多在于,当年蒋介石授意胡宗南等人策反宣侠父,然而宣侠父却借此机会与胡宗南往来更为密切 。
这让蒋介石极为恼怒,内心愈发感到不安,他十分害怕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会失去胡宗南这一重要力量,因此采取了严厉手段 。
至此,几十年来一直扑朔迷离的宣侠父失踪案,几十年来一直众说纷纭的宣侠父失踪案,才终于真相大白,被世人知晓。
只可惜宣侠父,他满怀报国的志向,他才华横溢,他没能死在抗战的沙场上,他却倒在了同胞的枪口下,实在令人惋叹 。

斯人已经离去,但其英灵永远长存,在那漫长且艰难的岁月当中,宣侠父将军身上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必定会彪炳史册,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值得我们怀念。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5 20:15 , Processed in 0.00839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