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文采非凡,建国后却遭邓大姐“压迫”,2天时间创作一首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文采非凡,建国后却遭邓大姐“压迫”,2天时间创作一首词                                                                 2025-10-02 13:18                                        

发布于:天津市
   
      大家常听说“千金难倒英雄汉”,但你是否听说过“一首诗难倒英雄汉”呢?毛主席,作为一位博学多才、擅长诗词的伟人,竟然也曾因邓颖超的一句话,连续两天两夜不眠不休,才完成一首诗。
在革命之前,毛主席还是校园中的才子,写字作诗,文才出众。8岁那年,他就作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那年正月,毛泽东和母亲一同到湖南湘乡的外婆家拜年。大街上锣鼓喧天,鞭炮声不断,热闹非凡。外婆带着他和其他孩子们去观看舞龙舞狮。当地人酷爱文艺,尤其喜欢在节日里搞些小节目。舞狮表演虽然热闹,但大家觉得太过单一,于是加了一个特别的环节:狮子停在谁面前,谁就得现场作诗。文采不用太好,能表达心意即可。
当舞狮队伍走到毛泽东面前时,那只狮子突然停了下来,低头趴在他面前。旁边的大人们笑着告诉他:“毛泽东,狮子选中了你,快作首诗吧,诗一做,狮子就会离开。”毛泽东心里虽然有点紧张,但很快灵感就涌上心头。他随口吟道:“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这首简单的即兴之作,虽然不算文采斐然,但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已是相当出色了。

这一小插曲在当地传为佳话,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小年纪就展现出文采的少年,日后竟会成为一位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一生写了132首诗,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沁园春·雪》。

1936年2月,毛泽东带领红军队伍到达西北高原,准备渡河东征。一天,他与工作人员一同登上一座海拔千米的塬。途中,天空飘起了雪花,等他们到达山顶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雪花漫天飞舞,整个世界被白雪覆盖,景色美得令人无法移开视线。毛泽东从未见过如此壮丽的景色,深受震撼,便即兴作词。这便是《沁园春·雪》。
当时,同行的人听完这首词后都感到非常震撼。由于当时战事紧急,这首词并没有立即对外发表。知道的人只有当天的工作人员,直到1945年11月,这首词才正式发布。发布后,它迅速轰动了整个文坛,成为了毛泽东诗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毛主席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年岁也渐长,创作诗词的时间和精力逐渐减少。直到有一天,邓颖超提起了毛主席在雪原上创作的《沁园春·雪》。邓颖超非常喜爱这首诗,她读过后内心澎湃,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她希望毛主席能再创作几首诗,让大家也有机会欣赏到这样的佳作。

经过一番交流,毛主席感到有些触动。于是,他开始伏案创作。在接下来的两天两夜里,毛主席几乎没有休息,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了这首满意的诗词。几天后,毛主席将这首诗交给邓颖超,并幽默地说道:“邓大姐,按照你的‘压迫’,我终于在两天不眠不休后完成了任务,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邓颖超笑着回应:“那我可得好好品读一下了,这可是在‘压迫’下创作出来的杰作呢!”

这段小插曲不仅展示了毛主席幽默的一面,也让我们看到他对创作的执着与努力,足见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才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5 20:15 , Processed in 0.00715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