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石牺牲后,主席很后悔:最大错误就是没集中两个野战军攻打台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1 14:18: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吴石牺牲后,主席很后悔:最大错误就是没集中两个野战军攻打台湾                                                                    2025-10-21 06:07                                        

发布于:甘肃省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一声枪响划破黎明,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倒在血泊中。而他身后传递回大陆的那批军事情报,成为他一生的最后一次贡献。此时的北京中南海,毛主席正站在地图前,久久凝视着东南沿海的战线
他本希望能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统一全国,可是眼看着台湾一步步变成“飞地孤岛”,他心里五味杂陈。看到吴石的绝笔信,主席沉默良久,只说了一句:“这是我们七大后最严重的一个历史错误。”这到底是怎样的错误?毛主席为何会把“没集中两个野战军解放台湾”视为毕生遗憾?

1949年春天,蒋介石的军队节节败退。人民解放军横扫大陆,势如破竹。三大战役刚结束,中央就开始为下一步的统一台湾制定计划。那时的军委认为,台湾问题不成问题,只要“渡海一战”,即可解决。
毛主席曾提出,利用内应和空军,配合大军进攻台湾,是最理想的方式。他对台湾的地下党系统寄予厚望,尤其是像吴石这样的核心人物。

吴石手握台湾防务核心情报,身份极其特殊。为了保护这条情报线,党组织安排朱枫、聂曦等人协助吴石运转情报网络,这个被称作“吴石情报组”的小组,成了攻台计划的关键支点。
那一年8月,蒋介石逃往台湾时,特意把吴石也带上。他对吴石信任有加,任命其为“国防部参谋次长”,这让吴石拥有了接触台湾最高军事部署的权限。而这,正是党组织梦寐以求的机会。

朱枫六次秘密赴台与吴石接头,情报源源不断汇入华东局。包括台湾战区战略地图,登陆点地形资料,空军机场分布,舰艇部署情况,甚至连蒋介石的“游击战”计划都一一掌握。毛主席看完情报后,特意嘱咐身边干部:“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
战争不仅靠力量,更要看时机。1949年7月,毛主席电示粟裕等人:“必须加强准备,随时准备攻打台湾。”他决定由三野主导攻台,并计划抽调二野协助。然而,全军普遍认为蒋介石已经无力反扑,不必集中兵力,三野一军足矣

粟裕虽英勇善战,但他自己也清楚,光凭三野,兵力始终吃紧。他报告毛主席:台湾守军虽多,但防线分散,兵力薄弱;蒋军内部动摇严重,岛上600万人要养活上百万军政人员,压力极大。但他也提醒,缺乏制空权与渡海工具,贸然行动风险极大。
这时候,毛主席也已开始谋划空军和海军的建立。他派刘亚楼赴苏联求援,争取飞机和舰艇。同时,萧劲光被任命为海军司令,开始组建人民海军。苏联答应援助,中国则准备集训三野12个军、增派四野4个军,总兵力50万,准备“明年夏季”全力攻台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进行,直到一次致命的暴露。1950年初,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他供出“吴次长”三字,引起台湾“保密局”的高度警觉。
特务谷正文顺藤摸瓜,闯入吴石家中,发现线索,并诱骗其夫人王碧奎说出朱枫的名字。朱枫当时已秘密到舟山,准备乘渔船回大陆,却被特务沈之岳封锁通道,最终在医院被捕。
吴石被捕当天,国民党在他家中搜出陈宝仓写的情报笔记,随后陈宝仓、聂曦也相继落网。1950年6月10日,“吴石情报组”四人被处决于台北马场町。

这场破坏是毁灭性的。台湾地下党瞬间瓦解,1800多人被捕。大陆对台情报网络几乎失联,失去了吴石,解放军对蒋军动态完全失去掌握。更严重的是,蒋介石趁机从舟山撤走12万守军,悄然加强台湾本岛防御,而我军毫无察觉。
粟裕坦言:“没有内应,我们就像瞎子。”他指出,台湾的环境极其严峻,特务密布、监视严厉,地下党再难起到实质作用。他建议,只有在我军登陆成功后,地下力量才能配合行动。

空中援助仍在推进中。毛主席希望苏联能提供几十架战机,确保我军掌握制空权。同时,重庆号巡洋舰也正委托苏联打捞修复,未来不仅能作战,还能运输一个师兵力。所有准备都在进行,可时机一点点错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第七舰队闯入台湾海峡,彻底打断了解放军攻台的节奏。原本准备渡海作战的第九兵团被紧急北调朝鲜,攻台计划被无限期搁置。

毛主席见大局已去,对王力说:“我们输了,在台湾,蒋介石赢了。我们把二野分去了西南,三野又要守城清剿,没集中兵力打台湾,是无法挽回的错误。”
其实早在金门战役失败后,毛主席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九千官兵在金门因缺乏支援而全军覆没,让他明白,跨海作战不是靠单一兵力就能完成的。失去吴石,让情报战变得几近瘫痪;失去时机,让美国有了介入的借口。

1953年,朝鲜战争刚结束,主席又在军委会议上强调:“现在可以腾出手来,集中力量解决台湾问题。”他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台湾的目标
1973年,吴石被追认为烈士,遗骸运回祖国,安葬在香山福田公墓。2010年,朱枫烈士的骨灰也归葬故乡宁波镇海烈士陵园。他们的牺牲,成为一段无法遗忘的历史记忆。
吴石在赴死前曾说:“我的决心下得太晚,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但其实,他做的已经够多了。只是,国家当时的战略部署稍慢了一步。

毛主席的遗憾,不只是个人情感,更是对那个错失统一大业机会的深刻反思。历史无“如果”,但这段过往不断提醒我们:国家统一的大事,必须果断、必须集中、必须全力以赴。
吴石的牺牲,不只是一个情报员的悲壮落幕,更是一个国家战略窗口期的失守。毛主席的后悔,不是情绪化的悔恨,而是对统一道路上一次历史性“慢一步”的深切警醒。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31 21:42 , Processed in 0.00721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