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忽闻河东狮子吼一一一古人怕老婆怕出了境界 作者:侯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09:52: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1-9 09:53 编辑

不但怕 还有理论做支撑   

        2016年01月08日 13:08
           


不少男人因惧内而青史留名。  

列国时的专诸被称为四大刺客之一,他手持鱼肠剑,在画像砖上留影。但他却怕老婆。只要老婆一叫,立刻回家。若是老婆提前知道,他就刺杀不成吴王僚了。

  

文人冯衍娶了北方彪悍的任氏女子为妻后,家中惨得一无是处,唯一有个婢女,破得不敢涂脂抹粉,动不动就被虐打得脓血横流。冯衍说她既无妇道,又无母仪,并在信中赌咒发誓:“不去此妇,则家不宁;不去此妇,则家不清;不去此妇,则福不生;不去此妇,则事不成。”好好地展现了汉赋排比铺陈的风格。冯衍虽然离婚成功,可第二任妻子还不如任氏,她想要害死冯衍和任氏生的孩子。再往后,梁代以注《文心雕龙》著称的刘峻也怕老婆,他在文章中自比冯衍,列出三同四异,看来境遇也好不到哪去。   


唐代的任瑰、杨弘武、裴谈,宋代的陈季常、王旦,明代戚继光,现代的胡适、周作人,外国的苏格拉底、林肯,都怕老婆。沈括的遭遇最惨,被老婆打得连胡子都一根根拔下,上面还带着血和沈括的皮肉。陈季常的故事已拍成电影,不用再重复了。过去讽刺别人怕老婆,曰:“贵公有季常癖乎?”   


这个名单还可以继续开列:王阳明、申时行、王锡爵、萧如薰、汪道昆……直至读者厌烦为止。戏言称,缺少航海家,正是“老婆一叫就回家”的缘故。而郑和的成功,在于他是位公公。  

对于老婆,爱即是怕,怕即是爱,真动手动口,男人总干得过女人,但皆因爱,所以忍了。这是未婚者的解释。过去人的怕老婆是上升到理论上的。  

清初小说《反芦花》中说对老婆有三怕,每怕又分为三样:   

势怕:畏妻之贵、畏妻之富、畏妻之悍。   

理怕:敬妻之贤、服妻之才、量妻之苦。   

情怕:爱妻之美、怜妻之少、惜妻之娇。   


五四运动以来,胡适之博士认为对老婆要“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并推断出没有怕老婆故事的国家是日本、德国和苏联,因此只有民主国家才怕老婆。如今这个“新三从四德”已经被发扬光大。  

妒忌是妻子凶悍的缘由之一,历代多对女人的妒忌大发批评,文学中一直写这个原始母题。悍妇与妒妇往往是一个人肩挑二者。因嫉妒而凶悍,因凶悍而嫉妒。潘金莲不仅是所谓的淫妇,还是妒妇的代表,她以打骂、虐待侍女著称,还采用让下人顶着石头在院子里罚跪的手段。同样,妒忌还增添了一个神,厕所里的神仙紫姑,她是被正房夫人杀害在厕所里而成神的。东晋时期前秦的苏蕙,由于嫉妒而虐待小妾受罚,才制作出841的字,能够转着圈阅读《璇玑图》来。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斯巴达克斯》中的艾芙姬琵达都是妒妇路子。妒忌的故事很多,《酉阳杂俎》中记载,相传刘伯玉的妻子段氏十分嫉妒。丈夫在他面前朗诵《洛神赋》,说到洛神的美时,段氏气得不行,并投水自尽。那个地方叫妒妇津,凡美女经过都会有大风大浪,而不漂亮不打扮的则平安无事。   


关于悍妇、妒妇的治理,一直是上下四方的重大工程。刘宋时期的明帝对此颇为不满,命令大臣虞通之写了《妒妇记》一书来训诫。这书是面向当时的公主。清代的俞正燮写了篇《妒非女子恶德论》,他认为妒是人之常情,并不是什么恶德。而俞樾则针锋相对,他在《妾媵说》里写道:“自古以来,以一妒妇而破国亡家者往往有之矣,谁谓妒非恶德哉!”此种观点有所偏颇,产生坏作用的嫉妒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因为女性。   


以上是理论,在实践方面,男人饱受妒妇之苦,还发明了一种浓汤,叫“疗妒羹”,出现在明代吴炳的同名剧作中。做法是苍庚的肉下药,苍庚就是黄鸟。这种鸟的肉能够治疗女性的妒忌。在《红楼梦》中,也有个叫“王一贴”的神医,给薛蟠的妻子夏金桂开了一种“疗妒汤”: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煮到梨熟为止,每日清晨吃一次。冰糖梨水,当然没有作用。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妒忌被看做一种病症,却不知妒忌是男女共同的天性,男性也是病得不轻,但无可救药了。   


宋代有个名叫郑绮的人,他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立下不少家规,后世子孙不断完善,形成了《郑氏规范》,历经数代而不分家,受到过朱元璋的表彰,至今还存有巨大的宅院和牌坊群。《郑氏规范》云:“前子不孝,以致继母之虐;丈夫不端,以致嫡妻之妒。”所谓女子嫉妒而成为悍妇的原因,全在于这句“丈夫不端”,若丈夫端了,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10:41 , Processed in 0.00823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