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7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叙说“二月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08:37: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二月二”这个民间传统的节日。这是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传言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民间传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正如农谚所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龙是一种神异的吉祥瑞兽,民间对龙的传说故事很多。

    记得小时候,过了正月“十五”,就盼着“二月二”。每到了这一天,母亲早早就催我们起床,为我们“洗龙头”扎龙尾辫子。然后给我们佩戴上她赶制的“小龙尾”。这是母亲把平时积攒各式各样的花布头,剪成一片片小圆形,再把麦秆 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把剪完的一片片小圆形花布,用 一小段段的麦秆间隔穿在一起,象征着龙尾。大一些的挂在门上,小的佩戴在身上,十分好看。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爆米花,吃炒豆子,吃着说着笑着很开心。

    而如今,这个民间习俗已经淡化了许多,虽说也记得“二月二”吃猪头肉,但是也不是那么太在意了。现在的年轻人 有谁还能说起“二月二”的由来,又有谁还能记起那个象征着 吉祥和幸运的五颜六色漂亮的“小龙尾”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3-10 09:34: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3-10 09:45 编辑

赞!
二月二日新雨晴,
月上梧桐雨露清。
二十四帘冰壶里,
龙绕旌竿风满旗。
抬眼试看山外景,
头白江湖放旷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3-10 09:44: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6-3-10 09:52 编辑

好文!学习、收藏。
 

        二月二古称龙抬头日,这天的许多风俗都与龙有关。然而在古代,这一天还盛行着一些与龙无关的风俗。这些风俗至今多已不存,但我们从一些古诗中,还可以觅到它们的影子。

       挑 菜  久将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声。
  [宋]张:《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这首诗写的是宋代二月二挑菜节的习俗。诗人说,每年二月二这天,他都要采来青菜烧一锅肉菜汤。而今年的二月二雨大路滑,不能出去挑菜做羹了,只好坐在家中,回忆故乡菜园中那生长旺盛的蔬菜,仿佛又听到引来春水的辘的声音。
  这种“挑菜”的风俗,始于唐代,唐代人李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说:“二月二日,曲江菜士民极盛。”到了宋代,这种风俗更加盛行。每年春二三月,百草生发,人们便纷纷到郊外挖来野菜,或到园中摘取新菜,生食或作成菜肴,这样既可尝到鲜菜的美味,又能讨到发财的吉利(“菜”“财”同音)。当时还把二月二日这天定为“挑菜节”。这种风俗,在宋代还由民间传到了宫廷。
  迎 富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花迎富时。
  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宋]魏了翁:《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二月二迎富的习俗。诗人说,正月晦日送穷的日子刚刚过去,又到了戴着花迎富的时候。因为“穷神”难以驱逐,许多人已对“送穷”没了兴趣;可一向渴求富裕的人又怎能回避“迎富”的风俗呢?贫困若是容易除去人人都想除,富贵若可以求得那我也去求。不过这些都是传之久远的风俗而已,我只是随大流去看看热闹罢了。
  “迎富”的风俗在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唐人韩在《岁华纪丽》中说:有巢氏时,有人要了个孩子带回家中养活,他家从此便大富起来。以后人们便在这天到野外采摘蓬叶(蓬为多子植物,古人以“蓬”代“子”),向门前祭之,谓之“迎富”。而明人谢肇浙在《五杂俎》中则说:“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他还解释其起源说:相传有户人家生了个孩子,送给邻家帮助抚养,邻家从此大富。这家人家见此情景,又将孩子从邻家要了回来,要回这天正好是二月二日。从此以后,人们便将二月二定为“迎富日”。

  撑腰糕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清]云:《撑腰糕》

  此诗写的是江南一带二月二吃“撑腰糕”的习俗:二月二这天春意正浓,大家互相劝说着吃隔年的花糕可治腰痛。担柴挑米凭的是腰板结实,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不怕终年劳作。
  二月二吃“撑腰糕”,这种风俗在江南一带也传之久远。所谓“撑腰糕”,就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过去一到二月二这天,江南一带家家都将隔年的“撑腰糕”用油煎食,据说可以治腰痛。不过想减肥细腰的女子,这种糕却不能多吃。

  以上这些节俗,无不打着农耕文化的烙印。在科学还不发达、生产相对落后的古代,人们常把脱贫致富、祛病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风俗上。尽管他们的目的难以达到,但这些有趣的风俗却以其特有的魅力,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欢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3-10 10:21: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6-3-10 10:22 编辑

《皇帝耕田图》诗:

“二月二,
龙抬头,
天子耕地臣赶牛,
正宫娘娘来送饭,
当朝大臣把种丢,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6-3-10 17:26:10 |只看该作者
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6-3-10 18:12:44 |只看该作者
好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6-3-11 06:01:06 |只看该作者
宏扬国粹,传承民俗,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14:06 , Processed in 0.01024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