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862685448 于 2016-3-22 16:50 编辑
【科学小品】 登盘蕨芽供尝新(原创)
“墙阴春荠老,笋蕨正登盘。”每当春光无限万物复苏的季节,我总向往那生长在阴坡山麓的鲜嫩蕨芽…… 北方诸省的春末夏初,在山坡丘陵、林间隙地,到处可见一种披着暗黄色绒毛的紫青色嫩梃.其上顶着形似孩童握拳状的芽孢。趁此“拳头”尚未伸开、绒毛尚未褪去之时采摘,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山风尾、如意草、拳头菜的蕨菜。 蕨菜,属高等植物中一个较低级群类——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的根状茎蔓生于土壤中。早春,从根状地下茎上长出新叶.叶片未展开前顶端卷起如手掌握物状,外生绒毛。此时采摘,含营养成分最高。据科学工作者分析,100克蕨芽含水分86克.蛋白质1 69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0克,还富舍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索,维生索c含量为35毫克。中医药学认为,蕨芽具有清热、润肠、降气、化痰等功效。《本草抬遗》说它“去暑热,利小水”,《食疗本草》说它能“补五脏之不 足”.《南京民问草药》载:“藏菜还可以治食隔、气隔。”据现代医学证明,“隔”就是癌。 到夏天.蕨菜的“拳头”逐渐伸开,叶梗继续伸长并长成三角形的三回羽状复叶.叶片近革质,边缘逐渐向里卷曲并生出赭揭色的孢子囊。其根状茎含淀粉.可加工戚蕨粉,供食用或酿造。明人黄裳的《采蕨》诗中就有:“皇天养民山有蕨.蕨根有粉民争掘”的诗句。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蕨菜的食用、药用价值。《尔雅·释草》篇记载:“出生无叶.可食。”《说文通训定义》讲得就更通俗具体:“初生如蒜苗.无叶.高似鳖脚.亦似小儿拳.故曰拳莱。”历代祢颂蕨菜的大有人在。 蕨菜之所以有名,大约和古代两位名人伯夷、叔齐吃蕨莱有 关。史书记载,伯夷、叔齐“耻食周粟”,在首阳山上曾经靠采蕨菜维持生活。 古农书《齐民要术)和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都介绍过蕨芽的吃法。《随园食单》也描述了蕨菜烹饪加工的方法:“单取直根(实为叶柄 笔者洼)洗净煨烂,再用鸡肉汤煨。”古人有“食蕨食臂莫食拳”的说法:将刚采来的新叶,自基部向上捋去叶柄上的城毛.掐掉顶端的叶苞,然后用沸水焯一遍,切成寸段,烧煮或配炒肉丝;也可佐以辣椒、青蒜凉拌,均有清香可口的山野韵味。有名的《鸡索烧》就是选甩蕨菜与松松覃一起烧制而成,味道极鲜美。 近些年来,化肥污染情况日益严重,无公害蔬菜永远不能满足市场供应。出于“回归大自然”的意识,人们对生长于自然环境中的蕨菜也倍加钟爱。各地每年都有人组织群众适期采摘。除自采自食外,还根据市场需要,选择整齐、粗壮的蕨芽,加工成鲜墩、翠绿、无杂质、无异昧的酱菜或清新、味正的干菜.出口换取外汇。加工成罐头,换汇率更高。 我国幅员辽阔,蕨菜的资源极其丰富,且自古以来就有应时采集加工的习惯和经验,倘能有目的地进行资源保护或试行“仿生栽培”,其开发利用前景无限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