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压胜钱以方寸之地集诗书画字于一体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2:35: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压胜钱以方寸之地集诗书画字于一体                                                                                               2016年05月14日08:43                                                                                                                                                                           夫妇图1                                                夫妇图2               
  (原标题:夫妇齐眉 梦熊之喜)
  压胜钱除了文化内涵外,还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以方寸之地,集诗、书、画、字于一体,这其中既包括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也含有山水、花鸟、建筑、人物等各种图案;同时,压胜钱上有很多内容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大都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社会教育意义。
  笔者收藏有两枚吉语花钱,一枚是“夫妇齐眉背儿孙绕膝”花钱,另一枚是“维熊维罴背多子多孙”花钱。“夫妇齐眉”一语出自“举案齐眉”的典故。相传东汉章帝时扶风平陵有一位叫做梁鸿的人非常好学,知识渊博,他对做官不感兴趣,不求仕进,每日与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一天梁鸿与妻子外出游玩,从潼关出发,一路向东至洛阳,登北邙山远望,看到了皇家修建的豪华宫殿,侈丽无比,有感而作《五噫歌》,其歌词讽刺汉统治者不恤民力,大修宫室,耗费无度,只迷恋于奢华生活。没想到,此事为汉章帝所闻,章帝便派人搜求梁鸿。梁鸿恐惧,于是更改了姓名,携妻子往东逃往齐国地区。之后转往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依附当地豪强皋伯通,做了皋伯通家的舂米佣。自此之后,梁鸿每天收工后,其妻孟光都为他准备好了饭菜,吃饭时必举食案与眉齐,从不仰视,以表恭敬。后来,我们形容夫妻和睦、相敬如宾为“夫妇齐眉”就是来源于此。
  而维熊维羆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斯干》。这是一篇关于周王建筑宫室落成时的祝颂歌辞,其主要意思为:宫中下有莞席、上有竹簟,可以舒舒服服地就寝。主人睡醒后起身,叫仆人推想梦境,是什么吉祥的好梦呢?原来是梦见了大熊、小熊,梦见了虺蜴、长虫。为何梦见了这些猛兽却成了吉祥的好梦呢?接下来仆人又为主人详细地解说了梦,答曰:“大人占之,维熊维羆,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到这里我们就很明白了,当时人们认为,梦见大熊、小熊则预兆生男孩。自此之后,古人常以梦中见到熊羆为生男祥兆,也就逐渐有了“梦熊之喜”一词的来历,用来形容生男孩的喜悦。压胜钱中带有“维熊维羆”之辞往往与“多子多孙”一词连用,这都表现了古人对生男孩和儿孙满堂的一种美好希望。
  压胜钱利用方寸大的空间,将成语故事绘制其上,以传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我们今天要继承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提炼其中积极、健康、有益的成分,用以启迪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文化需求。(瑞 竹)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6-18 11:26: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6-18 11:28 编辑

为什么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倍受青睐                                                                                               

2016年06月17日16:36        

                                                                                                                        
       纵观近几年的藏品市场,各类珍奇异石不乏可陈,然而,对于那些本身就现存量极少,在市场上异军突起的明清钱币或者民国货币而言,则更容易受到藏品大咖们的注意和亲睐。同时,随着各地拍场古钱币交易的次数愈加频繁,且因它为大众藏友们带来的价值不菲,使得钱币在各地拍场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
  对于一度被炒得火热的钱币收藏现象,专家们认为,在收藏时有几个判断标准是非常值得钱币爱好者去留意的。
  其一,注意寻找那些历史传承下来、按年代排序、质量上有保证的古钱珍品,这种钱币无论是藏家还是普通藏友,都会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价值也在市面上注定不菲。
  第二是名家们旧藏的拓片。拓片是钱币实物在交易时资料性的物品,在前几年的艺术品交易上并不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却是真实历史的写照,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一定会备受关注。因而也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
  其三是品相好的钱币将越来越具有不凡的身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大多重视钱币的年代是否久远,却忽视了钱币本身的品相是否完整精美,近几年来,随着钱币的品相被大幅度提升,人们对钱币的鉴赏眼光也变得越来越挑剔。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近代中国钱币中的精品,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 珍贵的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记录了辛亥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历史,由于历经百年风雨,“开国纪念币”存世量极为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为稀缺,因此很受收 藏爱好者青睐。



  图中的钱币现为豪隆展览平台所展示藏品。编号为:ZX160624,直径:3.8cm,正面中央为孙中山侧面肖像,边缘内上镌中文隶书体“中华民国”四字、 下镌“开国纪念币”五字、左右长枝花饰。背面中央为中文隶书体“壹圆”及嘉禾,边缘英文“中华民国”、“壹圆”,左右分列五角星(后改为六角星)。
  来源:华夏收藏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6-18 11:29: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6-18 11:30 编辑

古代货币中的花钱:洗儿钱、酒令钱、吉语钱                                                                                              

2016年06月18日09:45   人民政协网      

                                                                                                                         
                 
                                                                                                                          
行酒令钱 “第十九”

  “钱”与“前”同音,古代货币的形态多为方孔圆形币,钱中有眼,因此,在古人看来,钱币就有了“眼前”的含义,如果钱币上铸有福禄寿的图案,那便是“福禄寿在眼前”的意思。也正因此,在我国古代货币中出现了一类奇葩———被称为“花钱”的民俗钱。
  源于汉兴于魏晋鼎盛在明清
  民俗钱又称“花钱”“厌胜钱”或“压胜钱”。外形常与当时的古钱相仿,但却不能流通。花钱所展示的内容丰富,是不同时期民俗的缩影,并有如:祈福、镇库、馈赠、祝福、玩赏、配饰等众多类别,映射出百姓对幸福安康、前程锦绣的美好期许。
  花钱的图案五花八门,没有年号,也没有通宝,反倒是“龙凤呈祥”“状元及第”这些吉利语,除文字外,还有宝剑、灵兽等图案,寄托着使用者的愿望。
  花钱一般是用来佩戴的,中国古人有佩玉的风俗,但玉的价格很高,普通百姓买不起,而又也想祈福消灾,佩戴写满愿望与祝福的花钱,是比较经济实惠的办法。
  一般而言,花钱在逢年过节时可以当压岁钱,此外,进京赶考时,最好要带上“连中三元”“文星高照”等;做买卖时,要带上“招财利市”“黄金万两”;新婚时可以佩戴“龙凤呈祥”;而盖房上梁时,也要压上花钱,以保平安。
  目 前,很多专家都认为汉朝是民俗钱诞生的时期。这绝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汉初,国家统一、经济发展较快、社会趋于安定,由于趋利避害心 理因素的作用,人们开始将铜钱制成“护身符”。这就是以祈求升官发财长寿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民俗钱。此时,这些钱多作为瘗钱用于陪葬,让主人在去世后继续升 官发财的美梦。如“辟兵莫当、除凶去央(殃)”的压胜钱,此钱上端有环,中为圆钱形,下端方形中通一小孔,形制独特,开创了民俗钱体系。
  到魏晋南北朝之后,民俗钱得到进一步发展,形式上仍多以当时流通货币为文,诸如“常平五铢”“五行大布”等,惟尺寸大小不一,书法有别;背面则铸有日、月、北斗星象以及仙道人物等图案。
  隋 唐时期虽然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民俗钱的品类反而不多。一般仅见有“开元通宝”钱背铸祥云以及契刻简易花草枝叶图案等,但也有其形制与用途较前代有所 发展的,如“长命守富贵”钱,以花形五字钱文突破以往圆钱上下左右四字钱文的形式,是唐人婚娶时“撒帐”之用,取吉祥美满多得子之意。
  宋元时,民俗钱又多了起来,也很有特点。北宋早期博戏之用的选仙钱,画面图案由诸仙组成,背面皆配有一首五言绝句,非常优美。如壶中仙词云:“有时壶内去,去即一千年,荣辱悲欢外,须知别有天。”这充分折射出宋初人们注重精神修炼、渴望成仙得道的人文之风。
  明清二代是我国民俗钱铸造大发展的鼎盛时期。目前传世和出土的绝大部分花钱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总体上以吉祥为宗。
  如今,花钱已经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隐退了。然而近年来它的收藏价值却在悄然升温,已经成为各大拍卖行的常客,其成交价格也不菲,甚至破万元的花钱也层出不 穷。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花钱在国内留存上千年,从汉朝到近代一直有人铸造,花钱得到人们的青睐,除其精神上的象征意义以外,精湛的工艺、丰富的表现内 容、极强的艺术观赏性都体现了我国各个时期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

吉语钱 “招财利市”


  钱眼里蕴藏商业史
  “重农抑商”几乎贯穿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大部分时期,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明清时期这种禁锢有所缓解,特别是在江南一带,对财富的追求已经不是那么隐讳的话题,而这一时期,相关的民俗钱也逐渐丰富起来。
  在这一时期,苏炉所产的民俗钱就有一款正面为“一本万利”四字楷书,后面则是宝瓶、罄、戟等组成的画面。据介绍,“瓶”与“平”谐音,“罄”与“庆”谐音,“戟”与“吉”谐音,寓意平安吉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德通宝”,根据历史记载,明朝正德皇帝并没有铸造钱币。目前市场上能找到的“正德通宝”多为清代到民国时期铸造的花钱,又被称作“压胜钱”。
  据 清代俞典园《茶香室四钞》所载:“国朝焦循《忆言》云,泰州宫紫悬太史言:十年前后以重价购求正德钱,一二文可值一金,云正德为游龙,佩之渡江河,无波涛 之厄。近遂有伪为求售者,甚或钱背铸一龙,前此未闻,此康熙年间事也。余幼时尚见以正德钱佩于腰首者,近则无之矣。按正德游龙,俗传尚有此说,其钱可镇风 涛,余亦尝闻之故老也。”
  通过这段文字,大致可以了解到清朝初期人们为了渡海安全,才购买“正德通宝”,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当时虽然有海禁政策,但民间商人仍愿意冒险追求财富。
  除 民间之外,官方与商业相关的花钱也多有发现,而且年代可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古代朝廷在开炉正式浇铸之前,往往会特意铸制一种大钱,喻义镇灾驱邪,求吉祥, 永镇财富,该钱为非流通硬币,一般被收藏者称为“镇库钱”。由于五代时期的南唐国铸过一种带有“大唐镇库”四字的大钱,故有此称,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 历史。
  镇库钱无论材质、钱文均很精美,且铸量甚微,工艺甚精,形制比一般钱币大,为该时期铸币工艺之代表作。
  钱眼里看科举文化
  科举自隋朝创立以后,就成了当时很多寒门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遂成为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毕生追求,并构成了社会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进入明清社会以后,醉心于此道而无法自拔的读书人不计其数。
  因而,这种思潮在民俗钱上也得到了具体生动的体现,“文星高照”“早登科第”“连中三元”“状元及第”“独占鳌头”“五子登科”“位列三台”“一品当朝”等钱币就是追求科考、仕途顺畅的读书人的必备之物。
  通过这些民俗钱,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一些科举文化。“文星高照”中文星指的是“文昌星”,被古人视为科举士子的守护神。古代科举竞争激烈,因此,因科举而兴起的魁星信仰、文昌崇拜盛行一时,特别是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普及,对于文昌帝君的崇拜更加普遍。
  古代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每个级别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和“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指同一个考生在三个等级的考试 中都获得第一名,又称“三元及第”。这是对参加科举的士子的吉利赠言,但在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很少,据考证,在中国科举史上只有17人。
  “独占鳌头”成语典出元代《陈州粜米》:“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鳌头原指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发榜时状元站在此处迎榜,因此,独占鳌头比喻位列第一。
  鲤鱼跃龙门花钱上则有一只鲤鱼在黄河龙门口的图案。龙门位于黄河从壶口而下的晋陕大峡谷最窄处,今称禹门口。在古代有传说,河中鲤鱼若能跳过龙门,就会化身为龙,因此,在科举考试中,人们常用鲤鱼跃龙门来比喻科举及第,寄寓了人们美好的祝福与愿望。

洗儿钱 “长命富贵”


  钱眼中的家务事
  在“礼”的框架内,婚姻自古以来就是两个家族的大事,而民俗钱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如 清代浙炉铸品的“螽斯衍庆”钱,正面为“螽斯衍庆”,反面为双喜。螽斯是一种昆虫,产卵极多。衍,延续之意。其寓意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双喜,两个喜字 重叠在一起,原非字典中的字。相传宋代王安石在和马家小姐完婚之时,又接到了金榜题名的圣旨,不禁喜出望外,遂提笔在大红纸上写出了一个双喜字,喻义喜上 加喜。此刻洞房花烛,金榜题名,可谓春风得意,人生至乐也。此后,这个传说由王安石自创的双喜字,便大量出现在婚庆场合,以此表达人们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洗儿钱是亲友长者送给未满月的新生儿祝福之钱。因为新生儿在出生第三天需请接生婆“洗三朝”,送洗儿钱都在这三天左右进行,因此名曰 “洗儿钱”。《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洗儿钱除了贺喜之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者送给新生 儿的压邪护身符。
  洗儿钱除了铜质之外,还出现了银质大花钱,如“长命百岁”与压岁钱可以通用。还有“长命富贵”“连生贵子”等
  古代文娱生活较少,一般在文人雅士之间常会以饮酒、下棋、弹琴、作诗为乐。而这些领域也都出现了与之匹配的民俗钱。
  行酒令钱在汉朝就出现了,在河北满城汉墓中,曾出土过不少有断代标志的五铢钱,其中内有20枚铸有阳文数字从“第一”至“第二十”记数钱。
  据介绍,古人在参加宴会时,每人各执行酒令钱一枚,监酒正则将与之相对应的酒筹钱放入筹筒,经摇动后取出一枚,再根据上面记数报出何君所持数字,然后由所持者或罚酒或游戏,这也是古代民俗的集中体现。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7-1 05:15 , Processed in 0.00891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