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苏联治疗期间林彪为何会反感妻子张梅并与她离婚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06:41: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苏联治疗期间林彪为何会反感妻子张梅并与她离婚   

        2016年06月01日 08:18
           来源:人民网

        作者:耘山 周燕

核心提示:林彪自受伤后,性情变得很郁闷,不愿意多接触人,经常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表情木讷地陷入深沉的思考,偶尔看一些军事方面的书籍,就是吃饭也要让人端到寝室里。而张梅年轻,活泼好动,又喜欢热闹,这让林彪非常反感,常常为此大发脾气,甚至阻止张梅外出。两人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在林彪离开苏联之前,他与张梅正式离婚。

林彪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耘山、周燕,原题:毛泽民匆匆踏上赴苏之路是为毛泽东和嫂子贺子珍劝和?,节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闪击战。德军的兵锋直逼莫斯科城下。战争爆发不久,贺子珍和张梅从莫尼诺儿童院转移到伊万诺夫国际儿童院。伊万诺夫地处莫斯科西北,距离战场比莫斯科城还要近,飞机轰鸣和爆炸声终日不断。“一切为了前线!”是全体苏联公民的行动口号。
战争在残酷地进行着。红色救济会配给儿童院的食品明显不足。按规定,儿童院的每名职员每天有800克的面包,小孩子有600克。而多数时间,孩子们要靠土豆果腹,甚至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取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当时,学校设有工艺课,女孩子学缝纫,给前线的红军战士做内衣;男孩子学做木工活儿,为前线钉制木箱。为了做饭和取暖,孩子们要到很远的林区自己伐木,然后劈成合适的柴块,再用爬犁拉回来。孩子们还在学校附近开荒种菜。而贺子珍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又没有参加伐木,也没有种菜,因此,她无法取暖,也没有菜吃,只能得到400克的面包。她只好卖掉从中国带来的手表、钢笔和衣物,换取食品,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这时,张梅的婚姻生活也遭受到打击。据当年中国党校的同志回忆:林彪自受伤后,性情变得很郁闷,不愿意多接触人,经常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表情木讷地陷入深沉的思考,偶尔看一些军事方面的书籍,就是吃饭也要让人端到寝室里。而张梅年轻,活泼好动,又喜欢热闹,这让林彪非常反感,常常为此大发脾气,甚至阻止张梅外出。两人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在林彪离开苏联之前,他与张梅正式离婚。
因为冬天没有生火,身体瘦弱的娇娇经受不了严酷的寒冷,不幸得了一场重病,一连9天不省人事,几乎失去生命。后来,是贺子珍把她从医院接回来,带在自己身边,从此再没有送娇娇去幼稚园。
看着眼前的窘境,贺子珍又想到自己生下的其他5个孩子,除了在莫斯科生下的男孩在托儿所病死外,其他4个孩子均已失散于国内的4个省,要想找到他们谈何容易!
离开中国党校后,在近3年羁留于苏联的时间里,贺子珍一直在困苦中煎熬着。她曾几次给共产国际干部部写信请求帮助,希望得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只要有饭吃就够了。然而,她哪里知道,1943年5月,共产国际已经宣布解散。
这时,国际儿童院来了一位新院长,名叫玛尕洛夫。他对中国孩子非常歧视,总是挑刺儿找茬儿,大加呵斥。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儿童院的食品本来就不充足,玛尕洛夫还从中克扣供他们夫妇吃小灶,他们餐桌上总不断肉食和蔬菜。
贺子珍语言不通,说话又很急躁,她的要求往往得不到院方的理解和支持。玛尕洛夫还经常训斥她:“你待在这里不想干活儿,难道还要我们养活你们这些懒虫!”这种人格上的侮辱,谁也无法接受,更何况贺子珍是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女将。她一再给有关方面写信,申述情况,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
然而,苏联正在抗击德国法西斯,谁又能有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帮助贺子珍呢?她火爆的脾气终于让她怒不可遏。
玛尕洛夫竟强行把贺子珍送进精神病院……
贺子珍在苏联的境遇的确是悲惨的,但与其他在苏联失踪的同志相比,她还算是幸运的。
1946年,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王稼祥和中共东北局副书记罗荣桓先后到苏联养病。他们了解到贺子珍被送进精神病院的情况,随即向国内作了报告,经中共中央与苏联有关方面交涉,贺子珍终于重获新生。
1947年春天,冰雪消融,树绿了,草青了,花开了。贺子珍带着岸青和李敏终于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李敏在《我的父亲毛泽东》一书中记录了这段感人的情景:
妈妈盼望的日子终于到了。我们从莫斯科起程,乘火车回国了。
从莫斯科到哈尔滨,要穿越苏联的大半部地区,听说我们要走八天八夜才能到呢!
我不时看着妈妈。她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脸贴着车上的玻璃窗向外看着。我奇怪,她在想什么?找什么?看什么呢?
当火车靠近中国边境时,妈妈一直站在车窗边。我明白了,妈妈是想快点,再快点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到她曾经出生入死捍卫过的那块属于她自己国家的土地上。
列车终于驶进哈尔滨车站。人们都站起来,准备下车了。我紧紧拉着妈妈的手,随着人流向车门走去。我感到妈妈的手心里有些汗,她的手在微微地颤抖。我抬头看了看妈妈,她的脸上流露出喜悦、兴奋和幸福的神情,激动的泪花在她的眼睛里转着。当来到车门口的那一刻,妈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意思是说:终于到家了!我终于站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了!我终于摆脱了令人恐怖的日子,摆脱了寄人篱下的生活,我真正的自由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0 21:24 , Processed in 0.0080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