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笔画的“创始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4:00: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朕才是工笔画的“创始人”宝库2016.06.27

            艺术家会为了艺术玉石俱焚,所以当国家权力掌握在一个艺术家手上时,他会倾国之力去实现他的艺术梦想。在艺术上是令人感动的,但在社稷民生上,却是一种灾难。


也许宋徽宗赵佶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断送北宋王朝的命运,他仅是以他作为艺术家的天真、浪漫、美学主义去缔造着他的王国。也许他更没有想到,他的极致追求让中国的美学遥遥领先西方,直至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赵佶像                                            公元1100年,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去世无子,王朝急需寻找下一位继承者。向太后提议立哲宗弟弟端王为帝,可是大臣反对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最后向太后力排众议,助端王赵佶登上皇帝宝座,即宋徽宗。


当时传说宋徽宗母亲与皇帝宋神宗同房时,宋神宗梦见李后主来访。之后生下来的赵佶也是风流儒雅、才华卓绝,深得嫡母向太后的喜爱。
                                                    赵佶-《听琴图》                                            在赵佶18岁之前,他估计从没想过自己会当皇帝,他终日将时间花在书法、绘画、骑射、蹴鞠等爱好上。与其说他是个皇帝,不如说他是个错生在帝王家的艺术家。
                                                    赵佶 - 《五色鹦鹉图》 局部                                            开创院体画,天下只一人
                                    宋徽宗最擅长工笔花鸟画,重视写生,以形神兼备而著称。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他还会用生漆给鸟雀点睛。
                                                    赵佶 - 《瑞鹤图》                                            他画的《瑞鹤图》中,彩云缭绕在汴梁宣德门,天空中有十八只丹顶鹤在盘旋,另有两鹤立于鸱尾之上,交相呼应。每一只鹤都姿态各异,无一雷同,但都灵动精妙,仿佛呼之欲出。而且构图奇特,让群鹤高翔,布满天空,气势庄严,瑞祥自现。
                                                    赵佶 - 《瑞鹤图》 局部                                            宋徽宗认为画画一定要观察入微,要做到形似才能达到神似。他发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因此要求宫廷画师们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则。他的眼光也很精到,看到一幅月季花图时,马上就能认出是春天正午时节的花,因为他观察过月季花不同季节和时辰的样子。所以说从材料到技术徽宗一直追求将绘画推向细致入微的境地,皇帝的推崇使得北宋文化导向倾向于细致华丽的风格。
                                                    赵佶 - 《芙蓉锦鸡图》                                            宋徽宗不但在绘画上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并开创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字体:瘦金体。《瘦金体千字文》是他23岁时写的,一改前人书法里藏锋的要求,他释放了字里的犀利,让这种犀利的锋芒以一种飘逸洒脱的姿态挺劲而出。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灵秀韵味,又有“屈铁断金”的刚烈个性。
                                                    赵佶 - 《瘦金体千字文》 局部                                            徽宗爱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题跋,让人难以分辨画作者究竟是谁。他的花押也很有意思,类似今天个性化的署名,看上去像“天”字,但是上面一横又和下面隔得远,倒像是“天下一人”。不知宋徽宗写这个花押的用意何在,身为天子确是“天下一人”,而他在艺术上的自信,应该也让他觉得自己是“天下一人”。
                                                    赵佶 - 《瘦金体千字文》 局部                                            独特审美引领时代,影响后世几千年
                                    宋徽宗成立了翰林书画院,自己亲自出考题选拔人才,挖掘了张择端、李唐等大师。有一次他出的题目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马蹄”、“花”、“归来”都好画,但“香”却又如何表现?有位画师独具匠心,画了奔走的马蹄周围有几只蝴蝶在飞舞,仿佛是寻香而来,赢得宋徽宗大赞。


因为宋徽宗在绘画上的主张,改变了宋朝之前的绘画风格,从而推动了中国写意画的发展,让画里不仅有写实,更有了意境。


                                                    赵佶 - 《风雨归牧图》                                            不仅如此,宋徽宗还开创了官窑制度,一手建立了历史第一个官窑,将自己的审美追求表现在官瓷上。他追求釉色之美,认为含蓄素雅、极致至简才是美学之道。而青瓷的釉色,一来符合宋徽宗的喜好,二来又能变化出天青、粉青等深浅不同的釉色,呈现出深厚的内涵。
                                                    钧窑瓷器                                            据说当时烧制的瓷器要给宋徽宗过目,有一点不满意,便当场摔碎,而烧窑师傅也会被问斩。这种极致到近乎残忍的追求,逼得窑工们不得不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技术,也不敢出任何差错,但也将宋朝的瓷器提升到了一个卓越千古的高度。
                                                    钧窑瓷器                                            宋徽宗在北宋这一系列的艺术创新与变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绘画、书法、瓷器、园林……都不禁让人感叹宋徽宗作为一个掌握着一个王朝重要权利的皇帝在艺术上的倾尽全力,他的影响对后世的审美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作为历史上对工笔画最为推崇的皇帝,也可以说是他一手将工笔画以官方手段推到中国主流绘画的地位。


                                                    赵佶 - 《溪山秋色图》                                            虽然宋徽宗治理国不行,并亲手断送了北宋一朝的命运,自己也被俘虏至金国至死。但是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他却是光芒万丈的一位,因为他超凡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美学造诣,让今天的我们只能高山仰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1 20:32 , Processed in 0.00734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