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能化养老“钱途”难测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5:1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智能化养老“钱途”难测        
2016年07月04日01:04
北京商报


  积极对接养老的互联网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渐渐找到了与养老适配的方式方法,日前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跟随市人大及多方采访后发现,近段时间,以可穿戴设备为核心、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为支撑的养老新产品、新项目频繁落地,互联网技术在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作用愈发明显。但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养老产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两者间全面的融合还不宜操之过急。
  认准市场前景
  多领域布局“互联网+养老”
  目前,全社会养老、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在社会养老机构容量有限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一系列基于互联网而诞生的养老思维和产品早已经问世并在加速布局,并得到了政策、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去年正式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这意味着,“互联网+智慧养老”已经得到了政府肯定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而在政策的引导下,不少地方政府也一直在探索“互联网+养老”的试点工作,并把关注点集中在居家养老身上。政府往往是通过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引入信息化技术构建信息网,储存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并配有线上老年服务交互系统,通过在老人家中安装智能居家照护设备、远程健康照护设备、SOS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等,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比如老人意外跌倒后,呼叫中心和老人家属就会立即收到报警,相关救助也就可以及时跟进。这一整套服务过程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在一起,形成的统计数据报告会逐月提供给政府,方便政府掌握老年人情况。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年产品企业也看到了“互联网+养老”背后的巨大市场,纷纷研发智慧养老产品,特别是一些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比如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智能手环或手表就可以实现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心率测量、健康管理等功能。该手环还有一款面向政府以及老人子女的智能手环管理软件,子女可通过该软件实时掌握老人的状况。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
  实时掌握老人情况
  近日,在跟随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西城区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工作时,北京商报记者就在跟随检查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互联网+”给养老产业带来的革新。
  采访过程中,主打“互联网+养老”概念的清濛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檬”)相关负责人始终将养老健康O2O、智能化、互联网技术等挂在嘴边。在朝阳区珠江帝景小区中某栋家属楼的一层,北京商报记者看到了清檬在此设立的一处养老驿站。
  清檬养老运营总监谢拥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清檬在北京共建立了10多所养老服务中心及驿站等,全部都是以嵌入社区的模式为周边3公里老人提供服务,清檬会对每一位老人的身体能力及居住环境进行评估,并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照护方案。而以上数据及方案都会上传至云端,老人每天的照护日志也都会按时推送,子女通过手机就可以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起居、饮食和照护情况等等。截至目前,相关的云服务已经对接超过8000名老人。
  实际上,有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社区和街道也意识到了互联网技术对于发展养老服务的作用。公开消息显示,本月起,石景山区八角街道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系统正式上线。据悉,古城南里智能健康居家养老项目试点由民政部当代社区发展与治理促进中心与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办事处战略合作共建,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希望打造并实现一刻钟的养老服务圈。该项目提供养老服务的核心就在于老人佩戴的智能健康腕表。通过网络终端远程信息的同步和共享,工作人员、家人亲属、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均可以实时监控老人的情况。子女还可以通过智能健康腕表时刻了解老人的位置信息,还可以随时与老人进行语音对话。
  巩固基础预留空间
  二者融合不宜操之过急
  然而,就在“互联网+养老”概念如此火爆的当下,多位业内人士仍认为,这一融合尚未走出起步阶段,目前许多层面的养老服务仍然无法有效地与互联网进行对接。而且“互联网+养老”毕竟还属于新鲜事物,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善,市场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其实,“互联网+养老”的关键在于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设备都可以做到实时跟踪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并形成数据统计。但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万磊看来,目前“互联网+养老”在客户端方面发力过猛,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问题还没法通过互联网得到妥善的解决。万磊表示,除了要开发适宜老年人的可穿戴设备之外,还需要对传统业态养老服务进行改造升级,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产品。
  另一方面,专家和部分企业认为,推进“互联网+养老”的重担也不应都压在企业的肩上,政府部门应当在推进“互联网+养老”模式过程中扮演好引领者、支持者和参与者的多重角色,依托现有的资源和社会力量,通过O2O模式等方式,搭建养老服务网络平台。

  政府已经在前方搭好台、铺好路,面对老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现状,养老服务商也必须进行一轮革新和改造。专家分析认为,政府和养老服务商之间应充分采取购买服务、公私合作等模式,鼓励支持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和社会化服务商进入养老服务市场。此外,在提供传统的养老居家及上门服务之外,服务商还可以将目光锁定在老年电子商务、老年互联网金融、老年教育等新业态之上。
  不过在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看来,发展“互联网+养老”实则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他认为,互联网对应的是虚拟经济,养老对应的是实体经济,如果实体经济不够发达,虚拟经济实际上也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暂时搁置互联网这一助力。”党俊武说。他表示,由于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对接起来没有难度,因此,在发展养老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与之适配,比如开展养老服务线上线下的融合等等。
  但他明确表示,目前养老与互联网之间的全面对接和融合还不宜操之过急。“当然,在充实巩固养老基础的过程中,可以预留出一部分互联网和智能化的空间,方便以后直接进行对接。”党俊武补充道。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 南淄博/文 王飞/制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00:35 , Processed in 0.00819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