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7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戴安澜张自忠等家书曝光 铁血汉子显柔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0:46: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戴安澜张自忠等家书曝光 铁血汉子显柔情                     
2016年07月22日08:50

        编者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是古往今来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集文学、史学、美学、书法、礼仪等元素于一体,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尤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写就的家书,其时代感就更加突出和鲜明。抗战将领、义士们视死如归,但他们也有普通人一样的爱、恨、情、仇人。小编为您整理出毛泽东、戴安澜、张自忠等英雄的家书,让我们一起体会他们的坚硬与柔软。

        毛泽东重视子女学习 传授读书方法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也像世上所有的父母那样,对子女的读书学习也是抓得很紧的。只要一有机会,酷爱读书的他总是愿意在家书中勉励子女多读书,向他们推荐各种好书,并传授自己的读书方法。

        1947年9月,毛泽东写给毛岸英的一封信:

        “岸英儿:别后,晋西北一信,平山一信,均已收到。看你的信,你在进步中,甚为喜慰。永寿这孩子有很大进步,他的信写得很好。复他一信,请你译成外国语,连同原文,托便带去。我们在此很好,我的身体比在延安要好得多,主要是脑子休息了。你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朝人写的笔记小说(明以前笔记不必多看),可托周扬同志设法,或能找到一些。我们这里打了胜仗,打得敌人很怕我们。问你好! 毛泽东 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二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7-22 10:46:50 |只看该作者

        张自忠抗战九昼夜 生前留书视死如归

       

        张自忠,抗日战争中牺牲于枣宜会战,牺牲前他将自己的卫队全部调去前方增援,全身八处负伤,战至最后一刻。正如他在遗信中所说的那样: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作为总司令,张自忠亲自率部渡河作战,与日军奋战九昼夜,在追击中陷入重围,身负重伤,仍坚持作战,最终壮烈殉国,年仅49岁。张自忠是抗战阵亡将士当中,军衔最高的将领。周恩来曾称赞他“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在枣宜会战前线,张自忠将军写给部下、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的亲笔信:

        “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7-22 10:47:15 |只看该作者

        戴安澜书写托孤信 铁血汉子显柔情

         

         

       

        戴安澜将军在牺牲前不久,给三位亲友写过一封托孤信,从字里行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铁血的汉子,对家的眷恋不舍。

        戴安澜写给亲友的家书:

        “子模、志川、尔奎,三位同志鉴:余此次远征缅甸,因主力距离过远,敌人行动又快,余决以一死,以报国家!我们或为姻戚,或为同僚,相处多年,肝胆相照,而生活费用,均由诸兄经手。余如战死之后,妻子精神生活,已极痛苦,物质生活,更断来源,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想诸兄必不负我也。手此即颂勋安。安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7-22 10:48:14 |只看该作者

        左权字里行间含深情 以进步酬报别后情

       

        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仁,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他把生命过早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幸他为后人留下了一摞鲜活生动的家书,才使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情感细腻的威风男儿。70多年过去了,这些家书的纸张已变成了枯黄色,字迹也淡化了许多,然而,这字里行间蕴含着的绵绵深情却永远震撼着我们。

        左权将军壮烈殉国前几天写给爱妻刘志兰的最后一封信:

        “志兰: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带给你十几个字。乔迁同志那批过路的人,在几天前已安全通过敌之封锁线了,很快可以到达延安,想不久你可看到我的信。希特勒“春季攻势”作战已爆发,这将影响日寇行动及我国国内局势,国内局势将如何变迁不久或可明朗化了。我担心着你及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的恢复身体,有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需人照顾的。

        此间一切如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今年没有种花,也很少打球。每日除照常工作外,休息时玩玩扑克与斗牛。志林很爱玩牌,晚饭后经常找我去打扑克,他的身体很好,工作也不坏。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重复说我虽如此爱太北,但是时局有变,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你的学习及妨碍必要时之行动为原则。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不多谈了,祝你好!叔仁五月二十日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6-7-22 10:48:55 |只看该作者

        赵一曼家书迟到21年 用实行教儿爱国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富裕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21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该校唯一一届女学员中的一员。1932年春,儿子宁儿未满三岁,李坤泰就接到党中央派遣,从此音讯杳无,留给宁儿的,只有一张合影。

        赵一曼曾在抗战期间率领东北抗日联军打击日本侵略军,1935年11月,她在与敌作战中被俘,并经受住了酷刑折磨。1936年8月,赵一曼被日军处死,年仅31岁。在唯一能留下的遗书中,赵一曼也没有泄露自己的真实姓名。而这份存在日军的审讯档案中的遗书,直到1957年才被发现。同年,当原东北抗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到赵一曼的家乡四川宜宾进行烈士身份核实时,宁儿才第一次知道了母亲的身份。知道赵一曼就是自己的母亲之后,宁儿曾专程前往东北,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他用笔抄下了这封被翻译成中文的遗书。这封家书迟到了整整21年。

        赵一曼的最后一封信: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936年8月2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赵一曼”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6-7-23 13:51: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23 13:53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3 00:35 , Processed in 0.01076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