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7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套人民币是见证中国历史奇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4:37: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三套人民币是见证中国历史奇迹                                                                                               2016年07月29日08:08
                                                                                        

“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借鉴这一方法重温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是在中苏关系破裂,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情况下, 在艰难困苦、奋发图强的历史条件下,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应运而生的一套人民币,同时也是一套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面解放生产 力和发展现代化等时代特征的人民币,也是一套见证中国历史诸多奇迹的货币。



一、 回顾第三套人民币产生的历史原因

上 世纪50年代的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1954年世界武器迈入核时代。毛泽东在赫鲁晓夫首次访华时提出了核提供帮助。1957年6月赫鲁晓夫在 政治上有求于中国,决定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生产技术,帮助建立核工厂。作为政治交换条件,毛泽东必须访苏对他表示支持。1957年10月,毛泽东访苏,签订 了中苏《国防新科技协定》。毛泽东表态拥护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地位。1958年苏联研制射程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成功,具备了对美国实施战略核 反击的优势,赫鲁晓夫稳固了个人地位。此时中国掀起了“超英赶美、大跃进”等热潮,把“老大哥”也隐含在内。赫鲁晓夫感觉受到威胁,于是对中国从帮助转为 加强限制。苏联迟迟未提供帮助建设的原子反应堆和核工厂,以及一些关键技术。这一时期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加强、巩固与发展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于1959年中 央批准设计第三套人民币,即“五九版”人民币。

二、 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情况

1960 年7月中苏关系彻底破裂,苏联撤走全部苏联专家、撕毁合同,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为此,中国人民树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1962年4月20 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七种票面:辅币壹角、贰角、伍角。主币:壹元、贰元、伍元、拾元,共9个品种,其中壹角三个品种(红壹角、背绿、 背棕)。辅币一律用胶版和凹版印刷,后因需要量大全部采用胶版印刷。主币采用双面凹版和胶版、接线、套线新技术,钞纸印刷、油墨、颜料全部使用国产。这套 人民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特特征:

(一)票面正面图案:

10元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5元炼钢工人; 2元车床工人;1元拖拉机手;5角纺织车间;2角武汉长江大桥;1角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票面背面图案除国徽外:

10元天安门;5元露天煤矿;2元石油矿井;1元牧羊;5角棉花;2角牡丹花;1角菊花。

(三)票面上的水印:

10 元天安门固定水印;5元满版五星水印;2元满版五星水印和五星水印与古布水印混合水印;1元满版五星水印和古布水印混合水印、满版五星水印;5角有凹版、 满版国旗五星水印与无水印;2角特制棉纤维纸有国旗五星水印“凹版”与有国旗五星水印“平板”;1角特制棉纤维纸,有空心五星水印(背水、背棕)与无水印 (背绿),有红字冠与蓝字冠,有凹版与平板。



(四)票面发行时间与特点

60年版枣红壹角,俗称“红壹红”: 三罗马 ,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空心五星水印,双面凹版印刷,票面正面人物向右,人物前排中间有一干部,其它壹角票面正面人物向左,人物前排中间空缺),1962年4月20日发行(1971年11月只收不付)。

背绿水印壹角,俗称“背水”: 三罗马,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空心五星水印,正面凹版印刷,背面胶版印刷),1966年1月10日发行。(1971年1月只收不付)。

背绿无水印壹角,俗称“背绿”: 三罗马,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无水印,正面凹版印刷,背面胶版印刷,1971年1月只收不付)。

三罗马凹版有水印壹角,俗称“红三凸”: 三罗马,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空心五星水印,凹版印刷),1967年12月15日发行。

二罗马凹版有水印壹角:俗称“红二凸”二罗马,红二轨(二字冠,8位号码,空心五星水印,凹版印刷)。

三罗马凹版无水印壹角,俗称“红三平”三罗马,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无水印,凹版印刷)。

二罗马凹版无水印壹角:二罗马,红二轨(二字冠,8位号码,无水印,凹版印刷)。

蓝三罗马胶版无水印壹角:蓝三轨(后因需要量增大,改蓝三字冠,7位号码,无水印,胶版印刷)。

蓝二罗马胶版无水印壹角:蓝二轨(后因需要量增大,改蓝二字冠,8位号码,无水印,胶版印刷)。

三罗马凹版贰角: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国旗五星水,凹版印刷),1964年4月15日发行。

三罗马平版贰角: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国旗五星水印,胶版印刷)。

三罗马凹版伍角: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国旗五角星水印,凹版印刷),1974年1月5日发行。(1991年3月只收不付)。

三罗马平版伍角,俗称“渡水” 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国旗五角星水印,正面凹版背面平版印刷)。

三罗马平版伍角,俗称“平水”: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国旗五角星水印,胶版印刷)。

三罗马平版无水印伍角,红三轨(后因需要量增大,三字冠,7位号码,无水印,胶版印刷)。

三罗马满版五星水印和古布混合水印壹圆: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空心五星水印与古布钱币水印混合印刷,正面凹版印刷),1969年10月20日发行。

三罗马国旗五角星水印壹圆: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国旗五角星水印,胶版印刷)。

二罗马国旗五绝星水印壹圆:红二轨(二字冠,8位号码,国旗五星水印,胶版印刷)。

三罗马满版五星水印和古布混合水印贰圆: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满版五星水印与古布钱币水印混合水印,正背面凹版印刷),1964年4月15日发行。(1991年3月只收不付)。

三罗马满版五星水印贰圆: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国旗五星水印,正背面凹版水印刷)。

三罗马伍圆: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国旗五星水印,正背面凹版印刷),1969年10月20日发行。

二罗马伍圆:红二轨(二字冠,8位号码,国旗五星水印,正背面凹版印刷)。

三罗马拾圆: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安门固定水印,正背面凹版印刷),1966年1月10日发行。

二罗马拾圆:红二轨(二字冠,8位号码,安门固定水印,正背面凹版水印刷)。



三、 第三套人民币的变故

(一)票面发行的增减变化:第三套人民币取消3元券别,延用第二套53版无号码纸分币。1981年发行了53版无号码纸分币。后因辅币需要量增大,增大辅币冠字胶版印刷。

(二) 改版的根本原因: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了红壹角票面,俗称“枣红壹角”。“枣红壹角”原名称是“干部参加劳动”,票面正面人物向右,人物 前排中间有一干部。红壹角”,经周恩来审定,建议改版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票面正面人物向左,人物前排中间空缺。1966年1月10日发行了改版 后的壹角票面,俗称“背绿”。“背绿”发行后,发现“背绿”的菊花图案颜色与贰角十分相近很容易混淆,再次改版为桔黄色壹角。俗称“背棕”。1967年 12月15日发行了再次改版后的壹角票面“背棕”。后因需要量增大,改为无水印,胶版印刷蓝三字冠,蓝二字冠。

(三)停止流通时间: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

四、 第三套人民币的时代精神

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刷是在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总方针的原则下进行的,从设计、制版、印钞设备、纸张和油墨都是自力更生解决。版面图案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成就和政治风貌。

(一)10元:票面的正面“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案,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人,背面以红色牡丹花和彩带衬托天安门,象征伟大祖国富强和民族团结,俗称“大团结”。

(二)5 元:票面的正面“炼钢工人”。炼钢在中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5元炼钢工人生活情况的记录,反映了炼钢工人炽热的革命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票面背 面的大露天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平朔、伊敏、霍林河、元宝山和准格尔)之一——平朔露天煤矿,位于朔州市区与平鲁区交界处,总面积达三百七十六平方公 里,地质储量约为一百二十六亿吨,现为大型露天开采的煤矿。

(三)2 元:票面的正面“车床工人”象征工业为主导,票面背面以国花“牡丹花”衬托石油矿井。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相继建设了胜利油田、大庆 油田、长庆油田和辽河油田。1960年春,我国发现大庆油田,王进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王进喜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四)1元:票面正面为“女拖拉机手”,象征农业为基础,票面背面的葵花、箭麻、鹿麻等经济作物衬托牧羊群,象征畜牧业的发展。

(五)5角:票面正面“纺织车间”,象征发展轻工业。

(六)2角:票面正面“武汉长江大桥”,象征建设新成就。



(七)1角:票面正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象征文化教育新改革。3种辅币票面背面图案,采用菊花、牡丹、棉花等分别组成的图案,象征文化、科学、艺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这7种主币票面上均有国徽和蒙、藏、维、壮四种民族文字,票面手工雕刻技艺精湛。这套人民币辅币一律用胶版和凹版合印刷。改革开放后,1987年引进奥利公司胶凹联合机,该公司提供的油墨成分中有荧光粉特殊性能未进行检测产生紫外光。

1987年7月至1989年3月,五四一厂、五四二厂,使用该种油墨印刷的10元票面“大团结”(中国第一张荧光纸币)。

五四一厂冠字有:

IV VI 00000001-70000000。

V X 03300001-10000000。

V IV、V V、V VI 00000001-10000000。

五四二厂冠字有:

IV V 07375001-10000000。

VII I 00000001-24550000。

YX VI 01890001-04101000。

五、 第三套人民币见证了历史

中国人民在(1959-1961年)震惊中外的三年自然灾害(旱灾)面前,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欺压下,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奇迹和科学技术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 “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命名为596,反应赫鲁晓夫背信弃义的时间。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 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中国人民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奋发图强完成了“两弹一星”,“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两弹一星”的 巨大成就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也进一步说明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都是纸老虎”。这是党和政府重视科学技术、决策果断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 科技工作者智慧和辛劳的结晶。

(二)艰苦奋斗 奠基业:在连续三年自然灾害面前;在生活物质极度匮乏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不怕困难、团结一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出诸多人间奇迹:北京“十大建筑”、红旗汽车、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矮秆水稻、 “铁人”王进喜那句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鲜明的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的伟大精神财富。这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历史,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些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六、 币王“背水”

币王就是在一套货币种类的版式中脱颖而出的票面。没有它,就会改变该套《人民币大全套》的运行轨迹及发展方向。第三套人民币的币王是钱币爱好者公认的“背水壹角”。例如缺少了“背水壹角”《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就只能称为《第三套人民币小全》。

(一) 背绿水印壹角:公认为第三套人民币“币王”,票面空心星水印,票面正面人物向左,人物前排中间空缺,票面背面的菊花图案颜色浅绿色,而得名背绿水印。正面 单凹印刷,背面胶版印刷,触摸花纹,银行名等有较强烈的凸凹感。1966年1月10日发行,1971年1月只收不付。流通使用时间5年。存世冠号常见的有 136、130、14加任何一个数字等冠号编号。

(二)背水与背绿的区别:就是票面有水印与无水印的区别。有空星水印的是“背水”,无空星水印的是“背绿”。

背水常见的冠字有I III IV(134)、I III VI(136)、X III I(031), X III I(031)这一组四个冠号。

背绿常见的冠号I III X(130)、I X III(103)。

(三) 背水存世量:绝品的背水很少,背水即使是旧票也非常少见。96年以前,很少有人认识背水的价值。当时背水与背绿的市场价格没什么差别。96年以后,背水受 到钱币爱好者的高度重视,市场价格一路走高,直线上涨,被公认为第三套人民币的币王。但是为时以晚,背水币王已经不是一般钱币爱好者收藏的藏品了。背水存 世量不足6万张。但是背水的准确存世量到底有多少天知道。

七、 第三套人民币的收珍品藏热点“珍品”

珍品就是原始量相对稀少,经过不经意的消耗后存世量更加稀缺的品种。第三套人民币珍品有平水、枣红壹角、背绿壹角、车工。

(一)平水:平水即5角平版水印,1974年1月5日发行,到1991年3月1日只收不付,流通使用时间5年。

平 水最早发现时间为1981年11月,最晚的印制时间约为1982年2月。数量集中在481、841、814,三个基本冠号,每一个冠号存世量不足1万枚。 少的冠号就几十枚,几百枚。平水补号097。2007年之前,很少有人认识到平水的价值,市场价格与平板5角的价格差不多;2007年以后,平水受到钱币 爱好者高度重视,市场价格一路走高,直线上涨,公认为第三套人民币的珍品。平水的冠号有:

(1)平水存世量最少的冠号依次为156、097、514、164、184。

(2)存世量相对较少的冠号依次为146、174、491、510、941。

(3)平水存世量相对较多的冠号依次为471、417、147、501、150、015、541、461、416、714、741、194、105、641、148、914、051、614、149、419、418。

(4) 平水存世量相对多的冠号依次为481、841、814(481冠号的平水存世量相对最多)。平水稀冠的前十名顺序为:156、097、514、164、 184、491、941、146、174、015。平水存世量大约为10万左右,其中有70%的存世量集中在481、841、814等三个基本冠号。

(5)平水中的“渡水”:渡水即5角平版水印里有票面正面是凸版,票面背面是平版,称之为“渡水”。渡水是在平水中发现较晚的一个品种,存世量不明确。(渡水有补涨的趋势,存世量相对平水的有些冠号要少)。

渡水冠字号仅限:451、415、140、410、145、041、401、104、154、014,仅有10个冠字号是渡水。

(二)枣红壹角:也就是红壹角:1962年4月20日发行,俗称“枣红”。原名称是“干部参加劳动”。枣红壹角从发行到1971年11月只收不付,流通使用时间就9年零7个月。枣红壹角是唯一一张第三套人民币壹角票面正面人物向右,人物前排中间有一干部的纸币。

枣 红壹角是唯一一张纯手工雕刻双凹印制的纸币,防伪技术极高,也是新中国纸角币中唯一采用正背面双凹印制的纸角币。枣红壹角是唯一一张带有政治色彩的纸币, 在上世纪的1966年到19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而枣红壹角票面正面的图案是“干部参加劳动”,方向向右。因此,在那个年代,右派是被打击改造的 对象, 枣红壹角一度引起了造反派的攻击,被认为是受右派利用的人民币,枣红壹角根本无法流通使用。如今,枣红壹角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存世量少不足10万张, 被钱币爱好者公认为珍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三) 背绿壹角:枣红壹角,经周恩来审定,建议改版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6年1月10日发行了改版后的背绿壹角有两种,一种是有空心五星水印,俗 称“背水”,公认为币王。另一种是无水印称之为“背绿”。由于背绿市场价格紧跟枣红壹角;存世量相对稀少大约在15万张左右,被钱币爱好者公认为珍品。

(四) 车工:1964年4月15日发行,到1991年3月只收不付,流通使用时间6年零11个月。2元“车床工人”有两种:一种是满版五星水印与古布混合水印; 另一种是满版五星水印。红三轨(三字冠),7位号码,票面正背面凹版印刷。目前2元满版五星水印和古布混合水印与2元满版五星水印价格没有明显区别。存世 量相对稀少,大约在18万张左右,被钱币爱好者公认为珍品。需求量大,市场价格偏低,有补涨的潜力。

第三套人民币是一套政治色彩很浓的人民币,特别是第三套人民币存世量最少的背水,被确认为币王。平水伍角被确认为第一大珍品、而枣红壹角因存世量大于背水,被确认为第二大珍品、背绿被确认为第三大珍品、车工2元被确认为第四大珍品。

八、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

人民币大全套收藏(即收藏一套票面齐全完整的人民币)起源于民间,所谓的完美无缺是人民币大全套收藏的标准。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经过长期人民币爱好者的深入研究探索总结为比较成熟的27枚人民币大全套。

(1)3罗马拾元。

(2)2罗马拾元。

(3)3罗马伍元。

(4)2罗马伍元。

(5)古币水印贰元。

(6)五星水印贰元。

(7)古币水印壹元。

(8)3罗马壹元。

(9)2罗马壹元。

(10)凹版水印伍角。

(11)平水有水印伍角。

(12)平版无水印伍角

(13)凹版贰角。

(14)3罗马贰角。

(15)2罗马贰角。

(16)枣红壹角。

(17)背绿水印壹角。

(18)背绿壹角。

(19)红三凸有水印壹角。

(20)红三平无水印壹角。

(21)红二凸有水印壹角。

(22)红二平无水印壹角:

(23)蓝字3罗马无水印壹角。

(24)蓝字2罗马无水印壹角。

(25)无号码纸伍分。

(26)无号码纸贰分。

(27)无号码纸壹分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虽然有所争议,但是都大同小异。关于第三套人民币是否需要补充“拾元荧光、深版伍元、深版古币水印壹元、渡水、18K纸黄金壹分等,就是收藏者说了算的事了。

总 之,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完整的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当家作主、不怕困难、团结一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在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生活物质匮乏的形势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 诸多的人间奇迹。体现出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鲜明的时代精神。见证了“两弹一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经济的不断发展。

1978 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拨乱反正”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在“调整、改 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全面真实的社会历史。总结了“改革开放是 强国之路”的历史经验 。

九、 第三套人民币给收藏者的悟性

一、 二、三套人民币的首发冠字都是罗马数字“I II III”,也就是阿拉伯数字 “123”,其寓意是一步一个台阶,步步高升。

巧妙的是一、二、三套人民币收藏的价值也如同首发冠字的寓意“一步一个台阶,步步高升”。并将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价值所表现的价格也是“一步一个台阶,步步高升”,只进不退。

再 次翻开第三套人民币,重温这段历史:1949年3月5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 建国”。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使中国走向富裕、走向发达、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正是在毛主席的倡导下,中国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 过的历程,使中国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大国,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第六大工业国,第二大经济强国,从而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诸多奇迹。记住历史向前看,如今 人民币一元化就在眼前。

(声明:第三套人民币 历经38年,文化深远、底蕴深厚、品种丰富,不同的思想意识对收藏的理解、认识、看法都不同。如果有争议,请自我消化,绕道而行,本人水平有限、知识浅 薄,拒绝讨论,本人就是喜欢收藏人民币,闲来无事重温第三套人民币的同时,总结了第三套人民币,也只能是点到为止。挂出来与人民币爱好者共勉。未经许可不 得采用,有不妥之处还请泉友见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7-29 15:25:17 |只看该作者
第三套人民币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面解放生产 力和发展现代化等时代特征的人民币,也是一套见证中国历史诸多奇迹的货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10-15 11:45:30 |只看该作者

人民币的前世今生 2016年10月14日13:36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10-15 11:46 编辑

 我们生活中都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人民币。我们买东西需要人民币,当花不完的时候商家会找我们人民币,我们可以跟着感觉就能判别真伪了。但是大家是否知道我国从开始发行纸币到现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渐进式发展模式。  一、我国人民币纸币的基本状况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银行成立起开始发行人民币至今已发行五套,防伪技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迈进世界印钞造币工业先进行列,通过研究纸币防伪措施的演变过程,从中您会发现,是从事造币、发行货币的先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并以超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精神,铸就了人民币防伪的钢铁长城。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到1953年12月,5年间共发行12个面额,62种版别(注:由张新知、王学文、乔传义主编的《人民币纸币鉴藏大典》一书为60种版别),1955年5月10日全部停止流通。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到1962年4月20日,7年间共发行11个面额,13种版别,1953年版10元、5元、3元券(俗称“苏三币”)1964年4月15日停止流通,其余各券种1999年1月1日停止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到1974年1月5日,12年间共发行7个面额,13种版别。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流通时间长达三十八年,目前是我国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到1997年4月1日,10年间共发行9个面额,14种版别,至今仍在流通。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到2016年8月,17年间共发行12种版别。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有第四套人民币(数量极少,多数被公众收藏,市场上已难觅踪迹)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市场存量也在逐年下降,全新的很难觅)、2005年版(市场上的流通主体,100元券会随着2015年版的投放逐年减少)、2015年版。
  二、纸张防伪措施的应用与发展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之际,正值解放战争进行之时,国家还没有建立,一切都在为战争服务,货币发行也是如此。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印到哪里,因此,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受当时的条件制约,纸张的使用上也都是就地取材,没有统一标准的用纸,有接收国民党印钞厂的钞纸、有从苏联进口的钞纸。很多钞票都有纸质的差异,同一券种中有薄纸与厚纸、普通纸与道林纸、国产纸与美钞纸之分,有黄白之分,有带水印和无水印或水印图案不同之分,大部分票券无水印。水印纸有波纹水印、菱花水印、空心五角星水印,还有个别券种带英文字母水印。
  如10元工农钞票有英文字母水印纸和无水印纸两种;1000元钱江桥钞票有空心五角星水印纸和无水印纸两种;10000元军舰钞票有波纹水印纸和无水印纸两种;10000元耕地钞票有空心五角星水印纸和波纹水印纸两种。纸张品种多、质量差异大、制作工艺不统一是第一套人民币纸张第一大特点。
  第二套是在国家大定之际印制发行的,纸张统一从苏联引进,并请苏联代印10元、5元、3元三种券别。第二套人民币钞券用纸主币均为水印纸。十元券为国徽图案固定水印纸,当时我国尚不能制造高级钞票用纸,全部由苏联钞票纸厂供应,以求纸质的统一。纸张原料主要为棉花、麻、木浆三种按配比混合,纸质坚挺、耐折度很高,以利于流通中延长寿命;第二套人民币1956年版5元钞票,有实心星花纹混合满版水印和空心星满版水印两种钞纸;1953年版1、2、5角钞票有空心星满版水印和无水印两种钞纸。1953年版1、2、5分钞票使用的是芬兰道林纸和旧存美钞纸。钞纸依赖进口,纸张防伪措施少是第二套人民币纸张的第一大特点。
  第三套人民币在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关于新版人民币的印制,应贯彻自力更生”的批示下完成的。首次实现了专用钞纸。1角、5角均有带水印和无水印的区别,带水印的较稀少,1元、2元钞票有五角星布币混合满版水印和国旗五角星满版水印的区别,五角星布币混合满版水印的较为稀少;拾元券使用的是天安门固定水印图案;五元券使用的是国旗五角星水印图案。第三套人民币纸张的特点就是我国可以自主生产钞票专用纸张,结束我国不能生产钞票专用纸张的历史。
  第四套人民币继续沿用固定水印、满版水印和无水印专用钞纸。100元券为毛泽东头像固定水印;50元券为炼钢工人头像固定水印;10元券使用农民头像固定水印;1980年版1元、2元(包括1990年版)、5元钞票使用的是古钱币满版水印,1996年版1元券采用的是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为提升防伪水平,防范假币造假高潮,1992年发行的1990年版100元券和50元券钞纸中首次应用了全埋式金属安全线。1997年发行的1996年版1元券钞纸中加入了无色荧光纤维。新技术的应用表明我国钞票抄纸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第四套人民币的特点是抄纸水平进一步提高,水印的清晰度明显高于第二套,并添加了安全线掩埋技术和无色荧光纤维技术。
  第五套人民币是在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高速发展时期发行的,抄纸技术更加成熟,抄纸的防伪措施不断增加。全部钞票使用的都是固定水印专用钞纸。100元券、50元券使用的是毛泽东头像固定水印,抄纸水平、水印效果明显高于第四套人民币。20元券、10元券、5元券、1元券使用的是花卉水印,依次是荷花、月季、水仙、兰花。第五套1999年版10元券和5元券还首次使用了“面额数字高光水印”(又称“白水印”,是相对水印说的。水印与白水印的制作方法正好是相反的),2005年8月31日发行的第五套2005年版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券都使用了这一防伪技术。
  从安全线的形态看,第五套人民币先后使用了全埋式安全线和开窗式安全线两种形式。第五套1999年版人民币100元、50元券使用的是全埋式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20元券使用的是全埋式明暗相间(或称:全埋间断式)安全线;10元、5元券两种券别首次使用了全息磁性缩微文字开窗安全线。第五套2005年版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券五种券别钞票全部采用了全息磁性缩微文字开窗式安全线。第五套2015年版人民币100元券使用了超宽光变镂空缩微文字开窗式安全线和磁性镂空缩微文字全埋式。一张钞票纸张中埋有两条安全线在我国也是首次。
  继第四套人民币1996年版1元券使用无色荧光纤维之后,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2005年版、2015年版所有券别都使用了无色荧光纤维防伪技术;1999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券四种券别钞票纸张中还加入了红蓝彩色纤维丝。第五套人民币纸张的特点是抄纸技术更加娴熟,纸张科技含量更高,仿制难度进一步加大,安全线的制作难度不断提升。
  三、印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第一套人民币由于历史条件限制,防伪措施比较简单,当时为满足战争需要,以最快速度进行钞票的印制和发行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新旧设备同时投入生产,纸张、油墨等主要原料了都是就地取材,没有统一的规格,造成第一套人民币质量差别大,券别种类繁多,票面破损严重。
  从目前公布的资料看: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了12种券别,共计62种版别。主要采用的是石印、凸印、凹印、胶印、凸凹合印、胶凹套印、暗记等多种印刷技术。第一套人民币62种票面中有18中使用了凹印技术。凸版主要用于冠字号码的印刷。其特点是:纸张多样、防伪措施简单、票面色泽多样、规格不统一、暗记多。由于当时战争还没有结束,技术落后,所以钞票的防伪措施也相对比较少,暗记使用频次多也是第一套人民币防伪一个明显的特征,每张钞票使用的暗记的特点多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结合密切,多以文字为暗记。
  第二套人民币的印制当时,主要是利用苏联的制版技术,为了提升防伪水平,扩大了凹印印刷技术的使用范围;在凹印图文上大量应用了精细图纹防伪技术,如凹印变点、黑白线花纹、暗花、黑白交错暗花等。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当时,我国在一系列防伪技术手段上还处在落后的阶段,对世界上的先进的钞票印刷技术只晓得太少。经过广大技术人员不断的刻苦研究和摸索,印制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商伯衡、刘观润等试制成功了“黑白线图案花纹技术”,张作栋等试制成功了“钢版雕刻变点技术”、“钢版雕刻暗花技术”、“浮雕花纹技术”等;“黑白线圈线”和“多色接线技术”在改版的5元券(1956年版)上得到了应用。与第一套人民币相比,第二套人民币在印刷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可以说自此人民币才有了真正的防伪措施。第二套人民币印刷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印刷技术更加规范统一、票面印刷质量明显高于第一套,表明我国钞票印制能力开始迈入规范化生产轨道。
  第三套人民币是在自力更生思想指导下,自主开发印制的人民币,防伪技术有所增多,在保留第二套人民币所用的凹印变点、黑白线花纹、暗花、黑白交错暗基础上,加大了凹印图案的面积,并自主研发了“平凸版一版四色接纹”和“一版四色凹印接纹”印钞技术。“一版多色双面凸印间接印钞”技术更是我国首创,具有正背面同时一次印刷、套印正确、色数多、正背面印刷各有不同的特点。
  第三套人民币10元、5元、2元、1元四种券别全部采用双面凹印技术;5角、2角两种券采用的是正面凹印;1角券1962年开始发行的双面凹印,1966年1月10日发行的为单面凹印,后期全部改为胶印。第三套人民币印制的特点是自主研发的印刷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彻底结束了借助外国力量印制钞票的历史,实现了自主印制钞票的目标。1960年版5元券,正面炼钢工人采用当时我国独有的接线技术印刷,线条精细,对接准确,被国际印钞界公认为纸币精品。
  第四套人民币在票面的设计风格和印刷工艺较前三套人民币都有创新和突破,既吸收了国外钞票设计的一些艺术特点,又保持并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在具有实用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第四套人民币在制版和印刷工艺上主要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胶印对印技术、胶印接线印刷技术和凸印号码技术等。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一直是国际通用的钞票防伪技术,它具有凹凸感强、难以复制的特点。第四套人民币元以上各券种主景人物头像都是使用此种工艺制作而成的。
  第四套人民币5元、2元、1元三种券别正面左下角的小花束和背面右下角的小花束,迎光透视观察正背面图案完全对应吻合,这是使用对印印刷技术制作而成。胶印和凹印接线印刷技术的应用更增强了钞票的仿制难度,每根线条呈现两种以上颜色,不同颜色之间对接完整,不产生重叠、漏白现象。钞票冠字号码使用的是特制的凸印设备印制的,号码字型、字体大小、线条粗细都是特定的。另外,第四套人民币10元券还首次使用了隐形图案印制技术,10元券正面右上角蓝黑色圆形图纹中间,变换角度观察可见英文字母“C”字样,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当年发行后也没有对外公布。
  第五套人民币在设计上以便于公众识别为目标,以大人像、大面额数字、大水印面目公诸于世,使钞票的使用功能、防伪功能、机读功能得到了全面发挥。它在保留第四套人民币手工雕刻凹版印刷、胶印对印技术、胶印接线印刷技术和凸印号码技术基础上,增加了胶凹缩微文字印刷技术。这些防伪技术与以往各套人民币防伪技术虽然基本特征一致,但产品质量不可同日而语。同为对印图案,第五套人民币是以互补的状态出现(1999年版和2005年版为古钱币阴阳对印图案,2015年版为面额数字阴阳互补对印图案),更有利于识别;手工雕刻头像、雕刻凹版印刷图案更加清晰、凹凸感更强;凹印隐形面额数字更加便于观察;缩微文字虽小,放大镜下观察清晰可变,却难以仿制。双色横号码和双色接线号码印制技术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防伪技术。除第五套1999年版100元、50元券采用的是横、竖双号码外,其余各券种都采用了双色横号码;1999年版10元券的双色接线号码更是独特;2015年版红黑双色横号码与蓝色竖号码同时呈现在币面,更增加了仿制的难度。
文交所频道
传递文化产权市场健康价值观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10-19 15:49:15 |只看该作者
第三套人民币是在中苏关系破裂,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情况下, 在艰难困苦、奋发图强的历史条件下,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应运而生的一套人民币,同时也是一套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面解放生产 力和发展现代化等时代特征的人民币,也是一套见证中国历史诸多奇迹的货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2 13:38 , Processed in 0.00951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