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6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浒传》中地理风物为何错误频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0:17: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版3D《水浒》近日宣布启动。作为一部广为人知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一直是影视人热衷的题材,不过,小说作者在书中留下的诸多“破绽”,也一直让人们雾里看花。其中最让人糊涂的莫过于群英聚集的具体位置了。
梁山,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最高的主峰只有海拔197.9米,称不上险峻,可自古以来却没有人小看它。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水泊梁山”。但是,这座山到底是不是《水浒传》中那个“水泊梁山”的原型呢?
梁山周围已不见“水泊”
环顾梁山四周找不到一片水面,这与《水浒传》中“山排巨浪,水接遥天”“满目芦花,茫茫烟水”的描写相去甚远。“八百里水泊”难道是小说作者的杜撰吗?《中国历史地图集》揭示了一个秘密。古代梁山地区曾有一片湖泊叫大野泽,梁山位于大野泽西北方,处在水面之外。
隋唐五代时期,黄河多次溃决,洪水泄入大野泽,大野泽水域不断扩大,到北宋时,已将梁山纳入其中,形成当时长江以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泊中的山头以梁山最为高大,后来得名“梁山泊”,《水浒传》中称“方圆八百余里”。根据对宋代历史地图的测算,方圆八百里就是周长八百里,跟小说家说的数据基本相符。“八百里水泊”已成为八百多年前的往事。黄河水裹挟着泥沙生生不息,所到之处地势淤积抬高,梁山泊原有的水面渐渐难以为继。南宋末年到金元时期,黄河改道南移,更致使水泊严重萎缩。黄河造就了有水泊的梁山,最终也带走了梁山水泊。
梁山水泊最后消失在哪里?当地专家带考察组来到了梁山附近的南旺湖。这里虽被称为“湖”,却找不到一片水面。在北宋,这里曾属于连成一片的梁山水泊。一百多年前,它还保留着一块湖面。漫长的几个世纪里,它经历过干涸与充盈的交替,最终变成一个没有水的湖底,八百里水泊在这里消失了它最后一洼水。
北方地理常识出错或因作者为南方人
在《水浒传》中,梁山是整个故事的地理核心。然而,有学者发现,整部小说在梁山地理常识上的漏洞多达几十处。如“武松打虎”一回,小说写道“武松思乡,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武松从沧州南下到清河,直线距离约180公里;而到阳谷280公里。小说居然让武松错过了故乡清河下了阳谷!
在“东平府误陷九纹龙”一回,宋江描述梁山周边地理态势说:“梁山泊东,有两个州府,却有钱粮:一处是东平府,一处是东昌府”。东平府即今天的东平县,在梁山东北方向,东昌府在聊城境内,在梁山正北面。宋江这个本地人居然会搞错方位!
水浒专家马成生介绍:写到北方的气候、风物,真是错得一塌糊涂。林冲雪夜上梁山,到梁山泊却看到了“山排巨浪,水接遥天”这个春末夏初才有的景象。更令人诧异的是,“梁山泊义士尊晁盖”一回,山寨召开庆功宴,小说列出的食谱中有“山南树上自有时新的桃、杏、梅、李、枇杷、山枣、柿、栗之类”。枇杷是生长在江南的亚热带水果,不可能出现在北方的梁山。《水浒传》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为解答这个问题,浙江的马成生教授邀请考察组到杭州走了一趟。
今天的杭州依然能找到《水浒传》描写过的地方,如西湖东岸的涌金门,是“浪里白条”张顺被射死的地方。西岸的西泠桥,张顺就是从这里潜入西湖走上不归之路。凤山水门,宋江的将领曾乔装成船家,从这里混入杭州城,缴获方腊的运粮船。马成生介绍:凡是小说写到的地名、路、桥,现在去看,完全和实际情况一样。写北方,却南北不分、东西不辨。
马成生教授认为,《水浒传》之所以常常把北方的地理风物搞错,是因为小说作者是一位南方人。《水浒传》的作者到底是谁,在研究领域意见并不统一,以马成生教授的观点,杭州是作者常年生活的地方。
那么,北方的水浒故事是怎样传播到杭州,并成就了《水浒传》这部巨著的呢?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开封,北宋灭亡。金兵不断南下,逐渐吞并广大中原地区,激起沦陷区人民的抗击。历史上的梁山素以农民起义多发而知名,这里有山林庇护,水泊构成水险,便于藏身割据。人们已经习惯于把各种英雄传说与梁山联系起来,形成最原始的水浒故事向四方传播。
据《现代快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2-7-5 11:02:45 |只看该作者
增长了知识啊   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2-7-5 21:19:44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再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2-7-6 10:51:20 |只看该作者
俺看过水浒传,学到很多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16:53 , Processed in 0.00859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