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雅致的红楼人的别号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1:35: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刘庆 于 2016-10-27 06:05 编辑

好 雅致 的红楼人的别号                                                                                                                (2016-09-24 07:23)
李治亚的博客


红楼梦里面的人很雅致,不仅是因为她们寻常时节喜欢作诗对字,就是她们在成立诗社前,自己取的名字也十分高雅。刚才还宝钗黛玉的叫,不久就有了另外的别号,看看这些男孩子女孩子的别号,你就疑心是来到一个诗歌的国度,颇有大唐的风韵……

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主’就好。”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探春道:“你的号多的很,又起什么。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宝钗道:“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宝玉笑道:“当不起,当不起,倒是随你们混叫去罢。”李纨道:“二姑娘四姑娘起个什么号?”迎春道:“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作什么?”探春道:“虽如此,也起个才是。”宝钗道:“他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

你看,黛玉多愁多病风流韵致,因此潇湘妃子,大致还是因为泪多;李纨自诩年迈,怡然以老农自居,所谓稻花香里说丰年,原是有田园风味;贾探春初为秋爽居士,不过是透露出干练之意,后来为蕉下客,似乎有蕉下听雨的情趣;黛玉打趣她蕉叶覆鹿,也是妙极;至于探春反诘也是文人之间的雅趣。

宝钗的蘅芜君,也很雅。看过书的人都知道的,因为当时大观园刚盖成,贾政携众门客去游览,恰逢宝玉因秦钟死去日日悲伤,也在园中游玩,所以贾政有意要试宝玉的才情,故在游玩时凡该题匾额的地方都命宝玉拟出。当游到蘅芜苑这一处时,因看到满苑的奇花异草,宝玉便说出“蘅芷清芬”四字,又有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奢靡梦也香”。元妃看到宝玉能够题,很高兴,就用了这个名字。后来元妃游览大观园,并给各个地方赐名,“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蘅芷清芬”赐名蘅芜苑。然后元妃又命姊妹们和宝玉进园去住,黛玉住了潇湘馆,宝钗住了蘅芜苑,至于“蘅芜”二字原本就是香草的意思。也有人认为是小人,因为她本身不是有枝干的乔木。事实上,宝钗心有城府,是个心机婊,喜欢嫁祸于人,她在扑蝴蝶的时候,就曾嫁祸于林黛玉,说她小人也不是虚夸,只是曹公又说她是君,可见对宝钗有时又有点称道,大抵有些矛盾的味道。

至于贾宝玉,刚开始是绛洞花主,接着是富贵闲人,这也符合这个人无事忙的称号,后来便称怡红公子。无论怎样,在大家的眼里,贾宝玉就是一个富贵无所事事的人,当然这未必是林黛玉的心里话。

尽管大家都有雅号,可雅号与雅号不同,比如不喜欢写诗歌的二丫头,就叫紫菱洲,喜欢画画的贾惜春,就叫藕榭,这也是以地名来取雅号,想象也是一种很雅致的称号。

虽然是绰号,水浒里的名字就没有这么雅致,而是表现的比较凶悍,尽管是女人,也有女神与女汉子之分,比如母夜叉、母大虫,即使最漂亮的扈三娘,也是一丈青的诨号,据说一丈青,那是一种蛇的名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6-10-27 06:07:21 |只看该作者
看看这些男孩子女孩子的别号,你就疑心是来到一个诗歌的国度,颇有大唐的风韵……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07:09 , Processed in 0.0077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