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德化的陶瓷艺术世家 新华网 2016-10-29 21:56:12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2:08: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0月28日,苏玉峰在捏花。苏玉峰,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的一个雕塑世家,凭借自学,将乃祖瓷塑艺术继承并发扬。1992年苏玉峰继承其祖父堂号复办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重新创作了薄胎陶瓷、云片特艺瓷等制瓷技术。苏玉峰之子苏献忠,亦自幼爱好瓷艺,32年来推陈出新,创作有《“误”读水浒》、《何箫》等作品。苏献忠说:“四代下来在艺术创作方面基本上都是在颠覆传统的东西,以独有的、个性化的东西让人产生共鸣。”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0月28日,苏玉峰在介绍他的作品《济公戏蟋蟀》。苏玉峰,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的一个雕塑世家,凭借自学,将乃祖瓷塑艺术继承并发扬。1992年苏玉峰继承其祖父堂号复办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重新创作了薄胎陶瓷、云片特艺瓷等制瓷技术。苏玉峰之子苏献忠,亦自幼爱好瓷艺,32年来推陈出新,创作有《“误”读水浒》、《何箫》等作品。苏献忠说:“四代下来在艺术创作方面基本上都是在颠覆传统的东西,以独有的、个性化的东西让人产生共鸣。”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0月28日,苏玉峰在介绍他创作的陶瓷作品《五百罗汉》。苏玉峰,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的一个雕塑世家,凭借自学,将乃祖瓷塑艺术继承并发扬。1992年苏玉峰继承其祖父堂号复办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重新创作了薄胎陶瓷、云片特艺瓷等制瓷技术。苏玉峰之子苏献忠,亦自幼爱好瓷艺,32年来推陈出新,创作有《“误”读水浒》、《何箫》等作品。苏献忠说:“四代下来在艺术创作方面基本上都是在颠覆传统的东西,以独有的、个性化的东西让人产生共鸣。”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0月28日,苏玉峰(左)和儿子苏献忠在探讨陶瓷雕塑技法。苏玉峰,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的一个雕塑世家,凭借自学,将乃祖瓷塑艺术继承并发扬。1992年苏玉峰继承其祖父堂号复办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重新创作了薄胎陶瓷、云片特艺瓷等制瓷技术。苏玉峰之子苏献忠,亦自幼爱好瓷艺,32年来推陈出新,创作有《“误”读水浒》、《何箫》等作品。苏献忠说:“四代下来在艺术创作方面基本上都是在颠覆传统的东西,以独有的、个性化的东西让人产生共鸣。”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0月28日,苏献忠(左)在帮助学生修改作品。苏玉峰,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的一个雕塑世家,凭借自学,将乃祖瓷塑艺术继承并发扬。1992年苏玉峰继承其祖父堂号复办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重新创作了薄胎陶瓷、云片特艺瓷等制瓷技术。苏玉峰之子苏献忠,亦自幼爱好瓷艺,32年来推陈出新,创作有《“误”读水浒》、《何箫》等作品。苏献忠说:“四代下来在艺术创作方面基本上都是在颠覆传统的东西,以独有的、个性化的东西让人产生共鸣。”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3 11:30 , Processed in 0.00698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