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渐渐消失的老手艺(上) 网易寒冰泉 2016-11-10 15:37:19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08:06: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时代在发展,这些老手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的来来越少,老手艺渐渐随岁月远去,也许只有文字、图片和我们的记忆证明它们曾存在过。

一、弹棉花:弦断无人续
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睡起来也是格外厚重踏实。这些作坊可以自带棉花,出点人工费即可。

弹棉花

二、磨刀人:凝固的记忆
以前小的时候还能见到这些师傅,他们驮着全是生锈颜色的板凳,走街串巷地吆喝,“磨剪子,锵菜刀……磨剪子,锵菜刀……”爸爸就会拿出钝了的刀,剪子让老师傅磨,一把剪刀,一把菜刀统统2块钱。现在偶尔还能听到这些老师傅的吆喝声,却也只有些老人给上几笔生意。

磨剪刀

三、制作杆秤:快要失传的手艺
手工秤,而今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小商品,在老辈人的记忆里,那是市场交易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随着制秤技术不断革新,手工杆秤退出市场后,出现了电子秤、台秤、案秤等不同产品。

制作杆秤

四、吹糖人: 童年记忆
每当看到晶莹剔透的糖人,总会让我对童年的依稀回忆中弥漫起一丝甜蜜芬芳的气息。在那时,看“吹糖人”是一种快乐,玩“糖人”是一种幸福。

吹唐人

五、爆米花:儿时零食
小时候一听到炸爆米花的老爷爷吆喝,就急着掏一碗大米,飞驰而去。家家户户排着长队,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说的香甜,紧紧盯着那黑乎乎的爆米花炉子,“砰”的一声巨响,只听见孩子们开始欢呼,爆米花就做出来了,香甜柔软,入口即化,那是电影院里做不出来的味道。却也是我孩童时候的美好回忆。

爆米花

六、棉花糖:入口即化的甜味童年
这是童年记忆里最梦幻的一种食物。街头卖棉花糖的大叔像魔术师,他们娴熟地转动受众的棉花糖卷,糖丝温柔轻盈地汇成一朵甜美的白云。

棉花糖

七、纳鞋底:那些年穿过的布鞋
纳鞋底应该算是农村最常见的一个情景了。在田间地头,在家家户户的门口,尤其是到了冬天农闲时,吃完了晌午饭,暖暖的阳光懒洋洋地洒落在家户的院落里,家里的女人搬小个板凳,或坐在门墩上,一边唠着家常,一边纳鞋底。这样的鞋朴实得宛如一把泥土,承载了祖祖辈辈千百年来对脚下的这块土地深深的眷恋和热爱。

纳鞋底

八、编竹篾:爷爷的好手艺
编这东西的都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了,年轻人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弄这些了。记得小时候屋后是一片竹林,爷爷就会砍下竹子,削成篾片,编个竹篓,菜篮,常年累月,爷爷的手满是开裂的口子。除了给自家用,更多的还是拿出来卖,以贴补家用。

编竹笢

九、补锅:敲敲打打又一年
在以前,每家每户的锅用久了难免会损坏,丢弃也会浪费,因此就有了修锅底的师傅来修补。到现在,家家户户有了带电才煮饭设备,补锅师傅难觅踪影。

补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7 18:34 , Processed in 0.01117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