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腊月十九:春联写起来,年货买起来 禅境 2017-01-16 09:14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0:01: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农历的新年正悄然向我们走来……以前的时候,腊月十九就开始写春联了,自己写,请人来写,也可以去集市上去买。
还记得小时候围看别人写春联的场景吗?车水马龙的街上,人们团团围在写春联的摊位前,满怀期待地现场定制属于自家的对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向阳庭院花开早勤劳人家喜事多
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南西北财
天地和顺家添财平安如意人多福
……
一张张充满吉祥如意的大红喜气对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及美好祝福,开启每一户人家一年的好运程。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后来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相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京城微服私访,见到一家门上没有春联,原来屋主是一屠夫,不识字,也请不到别人帮忙。
朱元璋听后,大笔一挥,为屠夫写下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次微服出行,漫步街头,看见东大街上财神庙旁,有间修鞋的铺子,屋子十分破旧,因为没有生意,一个鞋匠坐在里面愁眉苦脸。
乾隆说:“你去买张红纸来,我给你写副对联,贴在门上,生意一定会好起来的。”鞋匠一想也好,反正就要过年啦,贴副春联,凑个吉利也热闹。于是买来一张大红纸,磨好墨汁。
乾隆看看财神庙,一挥而就。上联是“拉拉拉拉来五路财神”(“拉”,是形容修鞋时拉麻线的形态),下联是“锥锥锥锥走四方穷鬼”(“锥”,是修鞋时使用的工具锥子),横幅上写“只见发财”四个大字。
后来果然奏效,修鞋匠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地好起来了。
从这些民间传说可以看出,在明清时期,春联受到朝野一致的喜爱。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写春联之外,还要办年货,其实过了腊月十五以后,大街小巷,各集市都挤满了买年货的人。
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总把过年当做件大事。过年之前,每家每户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
人们把过年要买的东西,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拜年礼物),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统谓之曰“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年味在人们置办年货的欢声笑语中,在一副副春联中,在人们对新年的期盼里,在人们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中越来越浓,浓得化不开!
新年,我们已经听到她熟悉而又亲切的脚步声。焕然一新、风姿绰约的新年,正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一直走进我们的心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1-16 23:23:39 |只看该作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唁飞语                        2017-01-16 09:39
  年的脚步声近了,对年的渴望也越来越淡漠了,年对于我们来说,有点遥远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渴望在年里好好会会老友和亲人,再者好好静下来休息以外,没有别的希翼了。新衣服是可以随要随买的。以前年节才有的吃的荤的或坚果之类的,平常日子也不乏此类。

于是无端就生出以前对年的那种渴盼了。小时候应该是最喜欢过年的。除了从头到脚的一身新衣服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吃食。还有在现在看来是少的可怜的压岁钱,那点压岁钱可是我们一年的渴盼。
贴春联,糊斗方。门框门楣上,窗户两旁都贴上红红的春联。红红火火的,年的气氛扑面而来。童年的年是真正的年,因为单纯,因为匮乏,所以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4 15:41 , Processed in 0.00760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