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那时候进入腊月,就感觉到过年的气氛了。喝完腊八粥,就差不多可以倒计时。此后,年货就该开始准备了。炒爆米花、买瓜子,杀猪、宰鸡,准备新衣服。 期间看黄历,会安排一天扫尘。找一个长柄扫帚,把家里的蜘蛛网之类的全部清理掉。但是,房檐下有个燕子窝,一般是不动的。
到腊月二十多号以后,我就要开始写对联—这是我十几年的神圣任务。鼎盛时期,要连写六七天。 腊月二十七八开始准备蒸包子、蒸肉、卤菜。这些一般和我没什么关系。肉卤好之后,我可能切一些下来,放在木炭上烤烤。
年三十,算是正式过年了。早上起床首先去祖宗坟前烧纸。回来贴对联、贴门神、挂灯笼,这项工作一般是我和父亲完成。早年为了鼓励我练毛笔字,大门、小门、窗户、猪圈都要贴对联。 门神一般是财神,父亲很讲究,把福字倒着贴,讨口彩“福倒(到)了”。有一年贴一个招财进宝的门神,他找了钉子把“财”和“宝”字钉住,说要把财宝定在我家。
这些忙完,就该吃团年饭了。团年饭最早是轮流请。近几年孩子们都大了,两桌都未必坐得下,关键还都没处吃,大鱼大肉都剩下,就逐渐取消。 天擦黑,要去老祖宗坟前点蜡烛。这事一般我是主力。 除夕晚上要守岁。按照我们那里早年的规矩,要生起一大盆火。火越大寓意着越红火!因此用木炭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最好的烧巨粗的木料或大树根。不过后来换成砖瓦房之后,很少有人再这么做,折衷的做法是在门外生大火。路人如果经过,往往会奉承一下主人家:你家好大的火(寓意着你家好红火)!主人听了就很开心。这种节日,说话要非常注意,有一年,我发现火小了一些,便实事求是地说了句:“火快灭了”,被我父亲瞪了好久。可见,做个实在人,有时候不是件好事。
守岁的时候,一般是围着木炭火看春晚。据说城里面早就很少有人看春晚了,而且是各种鄙视春晚,最典型的是很多人瞧不起赵本山这种土包子。但在农村,至少在我们那一块,还是有很高的收视率。 在许多农村人眼中,赵本山是最好的笑星。他们不懂艺术,但看赵本山,他们会笑,就这么简单,没有必要上纲上线。近几年的相声小品,充斥着网络词汇、流行词汇,他们听不懂,茫然了,觉得没意思。
一般在看春晚期间,都会停一两次电。少则半小时,多则两小时。停电的原因:第一是因为我们这边的陋习,除夕晚上为了显示家里有人气,所有的电灯都得开着,因为没人会在这关键时刻节约几块钱的电费,结果导致负荷过重。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比较差。去年看新闻,居然将湖南除夕停电一事作为新闻来看待,我瞬间就很无语。记者可曾知道,很多村子每年除夕停电,这事也算新闻?欢迎今年到我们村驻点采访。
春晚结束,我们还不愿意睡觉,因为觉得幸福嘛。而睡着了就感觉不到过年的幸福了。就那样坐在木炭火边,等着去给爷爷奶奶拜年。 那时候大人也很“坏”,他们怂恿我和堂弟比赛,看看谁给爷爷拜年早。就这一句话,折腾我们一宿不睡,凌晨四点左右就去爷爷家。他们也都还在睡觉,门是被我们拍开的。
一般来说,大年初一一早,各家各户放鞭炮。鞭炮响声越大,声音越脆,寓意着来年越顺利。因此大部分很舍得花钱,买质量最好的。最怕的是那种声音特别钝,或者炸到一半熄灭的。大人会觉得这是来年的不祥之兆,往往骂半天。 然后吃饺子。早年饺子里面是包硬币的,一般硬币都是五分、两分、一分钱,谁吃上,寓意来年要发财。不过后来觉得这样不卫生,而且有安全隐患,就取消了。
除了给爷爷拜年比较早之外,一般情况都是早饭吃了才出门,从自己本家堂叔开始。10岁以前,长辈们忽悠我们小孩说拜年是要磕头的。我也就很认真给爷爷奶奶叔叔们磕头,然后得到压岁钱。 在自己本家拜年,一般是不带礼物的。正式的拜年,是给舅爷、舅老爷、舅舅这些外戚拜年,要带礼物的。 在我们那里,过去拜年是必须吃饭的,否则就是有瞧不起人家的嫌疑。这个其实很痛苦,因为有时候一天得吃八顿饭。 我的爸爸,有六个舅舅,所以那一天的时间,几乎都在饭桌上。从大舅爷家开始,吃到六舅爷家。这一家还没吃完,下一桌又等着。 在我们那里,拜年还必须回礼,时间一般在初四以后。早年生活节奏慢,经常拜年就要花去六七天时间,然后在家接待六七天客人。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7:04 , Processed in 0.00866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