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最后的状元刘春霖:宁作华丐,不当汉奸!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06:36: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志和 于 2017-2-24 06:37 编辑

                中国最后的状元刘春霖:宁作华丐,不当汉奸!                                    2017-02-23 20:10                
               
            
                                       

艺术需要阵地!

————————————

  摘要:刘春霖工于书法,尤擅小楷,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举行殿试,状元是刘春霖,这是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公元1872年-1944年),河北肃宁人。据说当初原拟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可慈禧一看就恼了。有说因为名字…
                                    

刘春霖

宁作华丐,不当汉奸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他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笔力清秀刚劲,深得世人推崇。

  “第一人中最后人”
  他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
  德才兼备。
  面对日伪拉拢,
  “宁作华丐,不当汉奸”,
  保持晚节,受人敬佩。
  

刘春霖工于书法,尤擅小楷,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

  刘春霖家道贫寒,世代为农,其父先后在济南、保定府衙当差,其母亦在知府家中做女仆。但其天资聪颖、学习刻苦,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一举夺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可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说起他的状元及第,其中还有一段趣事。
  公元1904年7月,殿试过后,主考大臣经过认真挑选,将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钦定”。夺魁的举子是朱汝珍,慈禧太后一见“珍”字便想起了支持光绪皇帝改良的珍妃;而朱汝珍是广东人,更使慈禧火上浇油——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些大清朝的“首逆”都出自广东。于是她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

  第二份试卷是直隶(今河北省)肃宁人刘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
  于是,慈禧太后大笔圈定,使刘春霖名列榜首,而朱汝珍只得屈居其后了。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不久被派往日本留学。

  刘春霖在晚清和民国皆有任职。民国9年、10年,他曾两次代表大总统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主祭,名噪一时。

  “宁作华丐,不当汉奸!”
  刘春霖目睹了当时军阀混战、内部争斗、政治腐败的局面,非常愤慨。他把自己在总统府任职比作“执戟郎官”。1928年,他愤然辞职,退隐北平。
  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不参与政事。“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派人以溥仪名义,邀请他担任教育部长。他表示,君非昔日之君,臣非昔日之臣,断然予以拒绝。“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侵占平津,“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以同科进士兼留日同学身份,亲自请他担任伪北平市长,刘春霖当面给予痛斥。王揖唐恼羞成怒,派兵抄其家,并将刘春霖赶出家门。刘春霖经此打击,身心大受摧残,于1944年,因心脏病猝发,与世长辞,时年73岁。

  声明:网络文章,不代表本公号观点。仅限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9 05:53 , Processed in 0.00928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