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继红 于 2017-3-22 08:17 编辑
![]() 崔小冬的用笔精妙,表现了对象浑然 漫不经心的经心 笔拌色,或涂抹、或挥洒、堆砌。 在具体塑形之中,笔隐没在色之中 ![]()
《女儿》
崔小冬的绘画,有着不多见的古典味; 浓厚的色块、重色的背景、亮艳的肤色, 深知,所画的对象,除了画家, 就是模特儿,浓浓的画室景象, 一方与社会保持相对距离的画室天地, 借取传统油画的塑造之功,用笔酣畅。 ![]() 《浮光》 崔小冬的作品是很纯正的油画, 油画特性发挥得充分, 造型的趣味和色彩的表现结合得特别好, 具有传统技能的这种油画, 技法掌握得这么纯熟。 ![]()
《画室的午后》
崔小冬的色彩厚重, 笔法清秀、生猛, 他既有北方造型的严谨, 又有南方灵动笔法的结合, 色彩很有力量。 ——陈丹青 ![]() 崔小冬 l964年生于辽宁锦州 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6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 1999年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研修。 2005年应邀赴德国汉堡交流考察。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油画系教研室主任,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白玫瑰》 80x100cm ![]() 《小说》 55x65cm ![]() 局部 ![]() 茶园春色 160×110 2012年
![]()
《茶园春色》局部
崔小冬自述 我对传统绘画的眷恋, 偏爱于传统的古典写实风格, 色彩是凝重的,甚至有些陈旧, 难免给人怀旧的感觉。 ![]()
《轻悄的脚步》
![]()
静静的时光 160×130cm 2011年
另外,我追求画面凝重的质感,
我喜欢色彩的层层堆叠,
有时间上的先后来去,
仿佛材质在画布上生长出来,这就有沉淀感,
油画的语言具有这种表现力,这是很直观的。
我们现在去看古典绘画必然会有种时间感,
这是由油画的本体语言所造就的。
![]()
咖啡 182×160cm 2012年
![]() 《在春风里》
另一方面是画中 所呈现出来的对过往的回忆, 这应该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 有那个时代的经历,一种一贯的东西, 这些东西经过长久的凝视和关注 已经深入内心,很难改变。 ![]() 《秋意正浓》
![]()
月色182×160cm 2012
我看任何事物 总喜欢以这种角度去审视它。 这也是我的一种偏爱, 逐渐深化成我的审美趣味了。 所有这一切形成了我特有的质感。 ![]()
《英雄儿女》
![]()
《打船》
这种质感在我的绘画上 变成本能自带的一种怀旧伤感的浪漫, 我将绘画里的背景环境尽量削弱, 没有特定的时代性, 感觉像以前经历过的, 我一直在画这种似曾相识。 ![]()
《费城美术馆》150x120cm 2014-15年 ![]()
![]()
![]() 提香的颜色我很喜欢, 他的色彩有一种光韵, 在同时代的画家中他更多地赋予了画面 一种典雅高贵的色感。 我们只能以这些 并不贴切的艺术词汇来描绘, 其实语言根本表达不出艺术的真正魅力, 真正的艺术是说不出来的, 它是一种体验, 没有体验过艺术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说出来就将艺术的独特魅力失色了。 ![]() 《吉亚拉》60x47cm 2015年 ![]() 而中国的很多美术教育从事者 对色彩真正的品味和审美很滞后, 对造型和色彩的理解过于简单, 对质感、材料的触感很不讲究。 现在的艺术学院也基本不教这个, 因为很难落实到语言去教授, 不易描述分享。 油画是很讲究触感的。 行笔的方式、 色料的厚度表达的都是一种情调, 雷诺阿行笔的感觉 和库尔贝、柯罗、德拉克罗瓦是不同的。 ![]() 《拿波里女孩》60x47cm 2015年 ![]() 《红花少女》53x45cm 2015年 ![]() 《西莫娜》60x47cm 2015年 ![]() 《红头巾》60x47cm 2015年 ![]() 《诺弗里工作室》60x47cm 2015 ![]() ![]()
![]() 《女艺术家》60x47cm 2015年 ![]() ![]() 《午后阳光》50x37cm 2015年 ![]() 《弗朗西斯》50x37cm 2015年 ![]() 《崔小冬自画像》60x47cm 2015年 ![]() 《意大利理发师》50x37cm 2015年 ![]() 崔小冬意大利佛罗伦萨油画研究工程工作室之一 ![]()
冬至 160×136 2008年 《冬至》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银奖作品 ![]()
温暖的日子 140cm×160cm 2011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评述:
小冬的绘画,有着一种他这一代人所不多见的古典“味”;浓厚的色块、重色的背景、亮艳的肤色,甚至,他所画的对象,常常是除了画家,就是模特儿,一派浓浓的画室景象,一方与社会保持相对距离的画室天地,一系列略带摆姿的画室动态。
![]()
![]() ![]() ![]()
画室的题材,古典的趣味,所有这些常常易于营造出一种俗艳而又常见的流弊来,而在小冬那里,却十分有效地借取了传统油画的塑造之功,脱尽当下古典风绘画的娇柔之气,以收放有度的刚武用笔,赋予古典味一种独特的写意、酣畅的力度。
小冬的用笔是值得一提的。他画中的精妙之处常常是既表现了对象的行色,又凸显出油料油色的光彩,二者浑然一体。小冬的用笔常常表现为不事修饰的修饰,漫不经心的经心。笔拌和着油色,或涂抹、或挥洒、或堆砌、或描绘。在具体的塑形之中,笔是隐没在颜色之中。
![]() ![]() 关于历史: ![]()
《南京1937.12》与许江、孙景刚、邬大勇合作完成。
![]()
《南京1937.12》局部图 ![]()
《菜市口》与邬大勇合作
![]() ![]()
《菜市口》局部 ![]() 局部2 ![]()
![]()
《镇海战役》与邬大勇合作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