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乐毅率燕国之兵,连下齐国七十余城,维有莒和即墨两城未下。燕昭王死,太子即位,是为燕惠王。燕惠王不信任乐毅,罢了他的官,让骑劫代他。于是乐毅逃到了魏国。田单用火牛阵大破骑劫,恢复了齐国的疆土。燕惠王恐惧,派人到魏国去召乐毅,乐毅不回,给燕惠王写了一封信,信里就说了这句名言:“绝交不出恶声”。 乐毅虽然被冤,但他是燕昭王搭“黄金台”请入燕国的,他逃回魏国时,他的儿子还在燕国为官,他不出恶声,有君子风度同时也有这些实际原因。乐毅回到魏国之后,魏王封他“望诸君”,待遇不低,所以他不出恶声合乎情理。 绝交出恶声者有之。华歆和管宁是同窗,因为华歆心慕富贵,管宁便把席子割开,与他“分席而坐”,说“子非吾友也。”华歆的人品虽然不及管宁,但比王朗还要强些。有一次华歆和王朗乘船渡河,遇到有个人被仇家追杀。华歆不让他上船,王朗却坚持要让他上。船行至河心,那人的仇家追了上来。王朗竟要把那人扔到河里去,以免连累了船上其他人。这时华歆坚决不同意。他说,要么别救,要么就救到底!最终还是把那人渡过了河。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过王朗被诸葛亮气死的情景,不管是否确有其事,总之觉得,王朗有这样的下场并不奇怪。 管宁与华歆绝交,还算不得出恶声。汉代,有个叫朱穆的人,与他的朋友刘伯宗绝交,大出恶声。其绝交诗云:“北山有鸱,不洁其翼……饕餮贪污,臭腐是食。添肠满嗉,嗜欲无极……”不解气,又作《绝交论》。朱穆性格刚直,刘伯宗升了官,贵为二千石,便傲慢骄人。他遇到了朱穆算他倒霉。不仅挨了骂,且因朱穆的诗歌传世,两千年后,还有人,比如笔者,把这件事拿出来数落一番。此事足以给人警示——肆意伤害朋友,把朋友情义不当回事儿的人,应该小心才是。 绝交不出恶声者,是君子;绝交出恶声者也未必是小人。这要看挨骂的是谁。 □常柏祥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7:06 , Processed in 0.00777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