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才子郭沫若被毛主席的这首词难住,长叹道:解诗之难,由此可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23:48: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诗文观止                        2017-05-05 16:08
  

重点提示:《忆秦娥.娄山关》是毛主席诗词中争议最少的作品之一,这首词虽然以李白压仄韵的《忆秦娥.箫声咽》双调为正格,但很多人拿此词与原词作对比之后,却认为其艺术性高于李白原词。郭沫若解读此词时,对词中的时间、地点、气候、意象理解有所偏差,后被作者纠正。针对此事,郭沫若感慨地叹息道:“解诗之难,由此可见”。

词作原文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忆秦娥:词牌名。李白首写此词,因此以词中首句中“秦娥”为词牌名。别名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等等。
烈:列,凛烈,形容西风劲厉。
霜晨月:霜晨晓月。。
喇叭:管乐器,这里指军号。
雄关:雄壮的关隘,这里指娄山关。
漫道:莫说,徒说,枉说。
从头越:重头再开始。
苍山:青山。


赏析《忆秦娥》词牌有十一种格式,这首词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正格而作。全词在格律上规规矩矩,音韵和谐,无一出律。是毛主席本人也较为满意的一首作品。相对于律诗,毛主席本人认为他更善于作词。他在1965年给陈毅的信中说:“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当然这只是他的自谦之言辞,其律诗的成就,在本头条号以前的有关文章中谈到过,也是非常高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忆秦娥•娄山关》写景状物、慷慨悲烈、雄沉壮阔,抒直胸臆,赋予了豪迈乐观、不畏艰难誓达目标的革命情怀。这是毛主席在长征后写的第一首诗词作品。
1935年1月7日,红军在突破乌江天险之后,攻下了黔北重镇遵义并攻下了娄山关。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当时蒋介石调集40万军队来围剿中央红军,中央决定渡过赤水河,再过长江,与川、陕的红4方面军汇合。

渡过赤水河时,敌军重兵在长江一线阻截,于是,中央军委当即决定渡回赤水河进军贵州。2月24日,攻下桐梓县城,25日夜,再克娄山关,展开了遵义战役,并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以来第一次最大的胜利。3月16日17日,红军主动行动,从茅台第三次过赤水河,向川南进发。

当敌人迅速调兵时,红军主力却秘密返回,四渡赤水,回师南下,紧接着重渡乌江、兵临贵阳逼昆明、巧渡金沙江,绕个大圈实现了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即定目标。四渡赤水是毛主席军事上大手笔的得意之作,在二渡赤水再夺娄山关之后,诞生了《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是他在诗词方面的得意之作。

上片,起句悲壮高亢。“西风烈”,是悲壮,恍如一幅英雄立于天地间,任凭世事沧海桑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图画。一个“烈”字,让人动容。“长空雁叫霜晨月”,是苍凉凄婉,更是高亢。唐人诗“一片孤城万仞山”已是苍凉之极,而本句的意境有过而无不及,前者是静态图,后者则是动态图,长空万里,霜白月明,雁鸣声在这清冷的天地间回荡,悲戚、哀婉。此两句表面写景,实则比喻红军在长征途中,一直战斗在恶劣的气候环境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下,彰显红军将士生命何其壮丽,人生价值何其伟大。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句将情景进一步推进,把人物放进辽阔的背景中。急奔的马蹄,呜咽的军号,交相起伏,在群山间回荡不息。表现了战情的紧急。用“马蹄声”和“喇叭声”代指征战的红军将士,用“碎”和“咽”来表达战时沉郁的心情和时刻准备战斗的状态,形象生动,非常巧妙,不是诗词大家无如此手笔。毛主席自己也曾经说过:“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下片起始两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全词的点晴之笔。表现的不仅仅是红军将士二夺娄关山的胜利,同时,也寄予了毛主席自身政治军事生涯、以及红军的前和途命运在遵守会议上实现了危机关头的关键性转折后,那种过捱过千辛万苦,终于度过难关,决心“从头越”的豪迈喜悦。此句的意义非同凡响,是把本词定义为“史诗”的关键句子。同时,这句也成为名句,在中国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被广泛引用。


最后两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是中国诗史第一次有人把“残阳”拟作“血”。诗人把茫茫的贵州高原群山比喻成波涛起伏的大海,把即将坠没于高原的夕阳比作血一样鲜艳,构成了一幅辽阔、壮观、奇丽的画面,夺人心魄,令人叹为观止。。李白原词《忆秦娥》中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两句,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说:“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而毛主席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除了具有前者的凄凉悲怆之意外,更具有壮丽、遒劲,雄健,且赋予了隐隐的喜悦,这种复杂的意境,与诗人心怀天下的身份以及刚刚获得战斗胜利的心情是契合的,恐怕是李白所不能驾驭的。

答疑对此词的质疑,一是关于“长空雁叫”的问题,质疑者认为当时冬天,不应有雁。二是“西风烈”与“霜晨月”的关联问题,质疑者认为,即有西风,就不应该有霜。其实这两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经解决了,是以郭沫若对毛主席的词作研究为主,以毛主席本人的解释为凭,以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提供的科学依据为佐证,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解决的。不知什么原因,近年又有些人提出这个问题。小编不妨贴出当时郭沫若和毛主席的有关原文,供大家参考。



郭沫若:
在《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一文中,他说:
“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我起初也觉得是一天的事。曾经把新旧《遵义府志》拿来翻阅过,查出了由遵义城至娄山关是60余公里,恰好是一天的路程。清早由遵义城动身,晚上到达娄山关,那是合情合理的。然而,进一步考虑,却发现了问题。红军长征第一次由遵义经过娄山关,是在1935年1月。第二次又经过娄山关回遵义,是在当年2月。就时令来说都是冬天。为什么词的上阕写的却是秋天?‘西风’,‘雁叫’,‘霜晨’,都是秋天的景物。这怎么解释?要说主席写词不顾时令,那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我才进一步知道:《娄山关》所写的不是一天的事。上阕所写的是红军长征的初期,那是1934年的秋天;下阕所写是遵义会议之后,继续长征,第一次跨过娄山关。想到了这一层,全词才好像豁然贯通了。”

毛主席:
5月9日,毛泽东看了郭沫若的文章后,感到不太满意,特别是在写作的时间,以及历史背景的解读上面。毛泽东以郭沫若的口吻写道:
“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初以为是写一天的,后来又觉得不对,是写两次的事。头一阕一次,第二阕一次。我曾在广州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意见,主张后者(写两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写一天),可是我错了。这是作者告诉我的。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了,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人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但是事与愿违,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力。红军由娄山关一直向西,经过古蔺古宋诸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叫做‘鸡鸣三省’,突然遇到了云南军队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中央政治局开了一个会,立即决定循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回马枪。这是当年2月。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浦城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类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100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竺可桢:
郭沫若专门咨询过竺可桢,竺可桢回忆亲见过娄山关2月和4月是有雪的,或者,竟是霜雪吧。那么,毛泽东所说的,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也许不错。至于风向,竺可桢查知,也确是西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5-9 09:48:56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5-9 14:07:28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1 09:58 , Processed in 0.00882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