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敬老人的方法,原来我们都做错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29: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提到老年人,我们脑中浮现的场景就是:“颤颤巍巍”“两眼昏花”“老态龙钟”等等。

但事实是什么?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埃伦·兰格就通过她的实验,让我们大跌眼镜:
人老真的不中用吗?
研究者在养老院一些健康程度相同的老人中做了一个实验,给他们提供一些福利:选择接待来访者的地点、选择几棵盆栽、一星期看一场电影。但是这些老人被分成了两组,其中一组是护士决定在何处接待来访者、决定哪天晚上看电影、选择哪些盆栽,并由护士负责照看盆栽;另一组则有更多“特权”,他们可以自己选择接待来访者的地点、自己决定看不看电影、哪天晚上看、选择喜欢的盆栽,自己照顾。
18个月之后,拥有更多决策权的第二组老人在听讲座时积极参与并提出大量问题,富有活力、善于社交。特别让人震惊的是,虽然这些老人实验之前的健康水平相当,但是实验结束后第一组44位老人中,有13人过世,而第二组47位老人中,只有7位老人过世。死亡率分别是30%和15%!!!

有机会进行选择能够提高我们的激励水平。
对于研究者来说死亡率只是数据,但对于家庭成员来说,这绝对是对家庭幸福与否有绝对关联的事情!
想想自己和身边人,在面对老人的时候,总是“我来吧我来吧您坐着就行”“这么大年纪了你就该享清福,还去种什么菜啊,怪累的”“你看看那个老爷爷都70多了,儿女还让他每天出来捡矿泉水瓶,他们肯定不孝!”
这些都是我们对于老年人的思维定势,认为人老了就应该坐在家里什么都不要做,什么都不要想,等着别人照顾就行,而我们孝顺老人,就应该这样做。
但是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继续保有这样的“不成熟的认知”,真的就是在害老人!

看着别人做我们以前可以做的事情会让人觉得自己已经不中用了。即便老人不想依赖别人,但是养老院或者我们家人就这么“规定”,他们会因此感到沮丧。有关变老的心理定势会催生这种无能感。老人无需为依赖别人寻找什么借口,因为我们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人老不中用”。当自主生活的积极性遭受打击后,老人就变成了需要别人照料的老小孩。(小孩也是这样,当我们以“他太小了还不能做”而包办替代之后,孩子也自然而然变成了处处需要别人照料!)
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来说,我们一边抱怨生活不易压力巨大,一边又总是出于思维定势,觉得他们思维不清晰、行动不方便,于是替老人做各种决定、替他们考虑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觉得让老人什么都不用干安享晚年就是“孝顺”,但如果孝顺里包含“被尊重”这一点的话,我想我们应该学会放手,相信长辈,让他们继续为自己的人生做各种抉择、包容他们偶尔的失误(任何年龄段都会有失误,这不是老年人的特性)、鼓励他们自力更生。

当年轻时被问及有关老人的问题时,我们不觉得变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将年老和行动不便、神志不清等特征联系在一起。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也变老了,那些早年植入头脑中的成见会然我们感到害怕,让我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这些消极情绪会让人畏首畏尾,不敢尝试充满活力的新生活。
生活中已然有这样的老人们,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所以为了尚还年轻的自己多些喘息的机会、为了家中的老人有更高幸福指数的生活,为了终将老去的我们还能有充满活力的生活请
——相信,人老,并不是不中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8 00:42 , Processed in 0.00783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