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锡金被印度吞并的始末 中印边境的尘封往事 2017-06-29 16:37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17:25: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小时候地理课上“锡金”还是我国的一个大陆邻国。但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邻国减少了一个——锡金,它已不再是一个国家了,成了印度的一个邦。早在1975年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同年锡金被印度吞并。
   锡金他在哪?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面,与我国西藏接壤,南面与印度邻接。这片土地并不贫瘠,除北部边境外,其他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光照充足,生产水稻、苹果、茶等农作物可谓富庶之地。早在13世纪锡金就已经建国,历史上锡金曾经是清朝的藩属国,19世纪末被英国殖民统治,二战后英军撤离,印度便开始了他吞并锡金的脚步。
   
   印度一步步吞并锡金
   1947年,英国撤走后,印度马上与锡金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意在填补此地的政治真空。他们一方面继续往锡金派驻专员,一方面授意其扶持的锡金国大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改革”。同年5月9日,国大党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锡金王族强烈反对,群众运动也日渐兴起。
   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动乱和流血”为由,派兵进驻锡金,接管了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政府,并委任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1950年12月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锡金从此成为印度的"保护国",国防、外交、经济等均由印度控制。
   
   1968年8月,锡金首都甘托克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锡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由于印度军警的介入,游行活动转变为暴乱,蔓延至锡金全境。在这次暴乱中,印度军警共击伤击毙锡金民众63200余人,逮捕主张国家独立的“激进分子”3327名,其中处死336名。
   印度政府挟第三次印巴战争胜利余威于1973年4月对锡实行军事占领,5月8日印锡签订《锡金协定》,规定锡内政、外交、国防、经济均由印度政府负责。
   1974年6月20日,锡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同年9月《印度宪法修正案》规定锡金为印度的“联系邦”,在印度两院各为锡金设一个议席。1975年4月,印度军队效法当年英国主子的做法软禁了锡金国王。不久,印度议会通过决议,正式把锡金变为印度的“锡金邦”。
   
   锡金人民的反抗与中国的反应
   锡金左翼政党“民族党”及其支持者一致为锡金的独立而奋斗不息,自1968年锡金甘托克示威游行,遭到印军血型镇压后,锡金境内的激进独立团体几近覆灭。流血的现实,也让国内主张武装暴动的组织开始转变行动方针,采取“合法斗争”。“民族党”在这一大背景下,经选举进入锡金议会,与代表印度行政当局意志“国家大会党”分庭抗礼,利用议会平台,反对印度干涉,倡导国家独立。
   一连串救亡行动中,以谋求中国干涉最为积极。2005年印度外交协会解密的资料显示,从1974年5月29日起,至当年6月20日止,短短23天时间内,“民族党”共向中国驻南亚各国和驻联合国外交机构、商务团体、民间团体发送请求“政治调停”和“武装干预”的电函149封,平均日均接近7封,这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最后一封的发出时间是1974年6月20日11时42分,也就是说,临近锡金议会表决通过《印锡合并》宪法修正案的最后20分钟,“民族党”仍将国际干涉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希望在最后时刻获得中国当局援助,挽救国家命运。
   
   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众所周知的大运动时期,在早些时候进行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就无力援助巴基斯坦,而坐视东巴被印军肢解。此时,也同样无力援助锡金。
   1974年6月20日11时52分,“民族党”在自己的党部大楼顶层,悬挂起五星红旗,同时致函世界各主要国家外交机构,宣布锡金一切外交事务,自当日起,交付中国负责。此后锡金民族党决心武力抵抗,但遭到印军的血腥镇压。在了短短3个小时,就湮灭在印军的炮火之中。
   枪杆子力出政权
   
   历史早已经无数次的告诉我们,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真理,不论是个体还是国家把希望寄托于别国之手得到只能是遗憾。回首过往14年的抗日战争早已告诉每一个中华儿女和平从来都是打出来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4 11:58 , Processed in 0.00666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