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为国宝,我只用了47个字|故宫镇馆之宝 2017-07-01 09:30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10:13: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伯远帖》是一封尺牍,作者是东晋的王珣。
王珣是王羲之的远房侄子。书法是王家的祖传基因,王珣的书法也不错。王珣传世作品只有《伯远帖》了——实际上,可信的东晋文人传世书法作品,也只有《伯远帖》了(《平复帖》算是西晋的哟)。当然,相信无奇不有的琉璃厂可能还可以找到其他的。

▲ 《伯远帖》

该帖纵25.1厘米,横17.2厘米,行书五行,原文是: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前面几句大意是,我堂弟王穆伯远,在家里诸多兄弟中最为出色。身体不太好,就想在家宅着,平时出门溜溜弯,没想到非要让他当官,真是烦恼,家里蹲的人生夙愿没法实现。后面几句是对收信人所说:分别好像在昨天,却又像是古今之遥,隔着千山万水,在没有视频聊天的时代,见一面真是太难。
其实,这不过是信笔所至的一封尺牍。然而这就是高人,高人就是随手一挥,即为永恒。不需要搞得正经八百,笔墨伺候,穿着唐装,梳着大背头,旁边还围着几个吃瓜群众,才能说,看,我在写书法。
这信笔写的47个字,就成了经典之作。
董其昌评价是:“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书法评价常常是这样,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了半天跟啥也没说似的,对外行充满了恶意。
当然,从芸芸众生能理解的角度说,这幅字微微欹侧,浓淡相间。布局的时候大字小字错位排列,整篇看下来,不会堆满了墨,让人浓得化不开;细看小字,也没有一笔是草草划过,给人气若游丝的窒息感。字与字之间,能找到上下笔相接的气息。结体自然开张,姿态横生,当然也就有了一股潇洒的气质。
在专业人士眼里,这个帖好到了面对王羲之、王献之也毫无愧色了。宋朝米芾说是:观其下笔,力变右军父子。明朝顾复说是:尽脱王氏习气。他们都说好,你说好不好?

这幅字写完之后辗转流传,北宋时进入宫廷。艺术帝宋徽宗当然免不了时时把玩,还经常拿出来和米芾等书友讨论。随着北宋覆灭,这幅字流出宫廷,辗转在民间流传。
到了清代,酷爱收藏、盖章成瘾的另一艺术帝乾隆皇上终于得到了。就此,他集成三大不世之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王家终于大团圆,虽然是个三缺一,但是可以斗地主了。
他把三件珍宝放在皇宫一小屋内,不时拿出来把玩。于是把那个小屋也改名“三希堂”。然而从题跋看,在皇上心中,这三件宝贝排名大概是有先后的。
首先是书法界扛把子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皇上看了,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大笔一挥,在前面留下四个字“神乎技矣”。还不过瘾,又在原件的右上角处,写了大大的一个“神”。简直是王羲之脑残粉为偶像疯狂点赞。

▲ 《快雪时晴帖》

其次是王羲之儿子王献之《中秋帖》。这个帖纵逸豪放,几乎一笔写成。皇上欣赏不已,题下“至宝”两个字,给了一个五星好评。

▲ 《中秋帖》

最后是王羲之拐了七八道弯的远房侄子王珣的《伯远帖》了。这个帖萧散自然,而且47个字,远比前两帖要多。但王珣名气远不如前面两位亲戚。皇上面对《伯远帖》,不像面对前面两幅那么不淡定,淡淡地在前面写下“江左风华”四个字。前两位的光芒太耀眼,以至于《伯远帖》淡然安顿于角落。
然而,乾隆皇上是文物圈搞乌龙是出了名的,这次他又看走眼了。经现代人鉴定,《快雪时晴帖》是唐人摹本,《中秋帖》是米芾临的,唯独《伯远帖》是真迹。


▲ 乾隆题跋

启功写下一首诗:“王帖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他自己解释道,他把《伯远帖》拿到太阳下看,墨色浓淡,纯出自然,毫无迟疑钝滞的迹象。若是别人临写,总是要边看边写,一笔一画地摹吧?这么顺畅,只能是真迹了。
这下《伯远帖》彻底翻身了。要知道,《伯远帖》若为真迹,那么晋代留下的墨迹只有两件,陆机《平复帖》,王珣《伯远帖》。别看王羲之、王献之名声大到突破天际,现存作品中,他们没有一件真迹,都是后人临摹,或是刻在碑上。上穷碧落下黄泉,想感受王羲之书写的温度,想看看他们运笔的纤微之细,已几乎再无可能(不排除哪天地下蹦出一个真货来)。
想了解王家书法家学之精微,晋人笔法之原意,“直入晋室”“书追二王”,最近,也只能从《伯远帖》入手了。而在《世说新语》里的一个个不拘一格、率性而为、疯疯癫癫、潇潇洒洒的晋代王谢风流,如今这世上,他们的一手墨迹,大概只剩这47个字了。
当然,最心惊肉跳的消息来了,这个《伯远帖》,可能也是个高仿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涛在所著《字里书外》一书中提出三点疑问,一是第一行“远”字,捺写得软弱无力;第二行的“期”字的“月”的竖弯钩,却有错位的接笔痕迹;第四行的“如”,女字旁一横断裂成一个点。这些迹象都暗示,这可能是临摹的。



早在清代,吴其贞就在《书画记》里说,这个帖是“唐人廓填”。倘若真的是临摹的,那么王谢风流连这一点孤光也没留下。这消息太过残忍,于是,相信不少人会选择“我不听我不听”……
当然,学界目前的标准答案还是真迹。毕竟这些破绽也可能是手抖了一下、纸皱了一点之类的原因所致。有时,想得到100%的答案不可能,打了折的确凿,有悬疑的真实,可能就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结局了。
这幅字,在溥仪出宫时,被一老皇妃带出,从此失踪。结果在1950年,香港突然展出了《中秋帖》《伯远帖》,周恩来总理指示,一定要将二帖购回。购回后,交由故宫博物院。至此,险些湮灭的《伯远帖》,命运终于安稳了下来。
其实在书法圈,阶层早就固化了,写来写去都是王家人。除了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王珣的父亲王洽也擅长书法,王羲之夸他“弟书遂不减我”。王珣的弟弟王珉也善书,生前名气比王珣还大。王珣的孙子王僧虔,也是著名书家。王羲之的另一儿子王徽之也善书,他的后人又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僧人书法家智永。
不仅王家能写,沾亲带故的都能写。智永的有一个学生,叫虞世南。此人酷爱王羲之,又教唐太宗李世民写书法,把皇上带成了王羲之的迷弟。虞世南有一个妹妹,生了一个儿子叫陆柬之,不幸的是,又是一个书法家……
可以说,没有王羲之,中国书法圈的半壁江山大概就塌了。看似这么多书法家,然而,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墨迹有多少呢?说实话,和他们生前所书相比,极其极其微不足道。
以为王羲之留下多少旷世巨著么?其实并没有,《兰亭序》已经是超长作品了。大部分不过一时片纸只字,几个字,就是一个帖了。
就这么一星半点,就是文化传承的一点幽光。尤其是书画,打个喷嚏上去都能毁了一片。今天我们能看到这么几个字,真的是好不容易。

▲ 分别如昨

看着这些墨迹,我常想,哪怕一个手欠的稍不注意,一个不识货的拿去糊了窗户,一个记性差的不知道扔哪了,这个文明的吉光片羽就消失了。“分别如昨,永为畴古”,《伯远帖》里几个字,真是让人感慨万千。看着字面,似乎还能想见作者书写的姿态。然而在千年的传承中,命运不过在一念之间,一次失误,就“永为畴古”,再也不见。
《伯远帖》等等墨迹,今天能看到,它们好幸运;今天能看到,我们好幸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22:33 , Processed in 0.00811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