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8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不过青衣!俏,不过花旦! 2017-07-25 22:18古典书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6 04:54: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青衣是梦,在乎岁月;
花旦是酒,成于岁月;
原是花旦,逐渐青衣。
——古典君按
说起青衣和花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比如娱乐圈里就常用“四大花旦”和“四大青衣”用来对明星誉称。
但是,在中国传统的历史上,青衣和花旦却是两个风华卓绝风情万种又带有像谜一样色彩的角色。

传统戏曲中,一般都有生、旦、净、丑四个扮演不同年龄、身份、性格之剧中人的“行当”。
青衣,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旦行的一种。
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青衣以唱功为主,可以称得上戏曲中的“唱腔实力派”。
所以,娱乐圈常把演技实力派的女演员赞为“青衣”,所谓:花旦易有,青衣难得。

花旦是中国传统戏曲角色行当。
一般扮演青年或中年女性的形象,性格活泼俏皮或泼辣放荡,常常带点喜剧色彩。花旦一词,来自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凡妓,以墨点破其面者为花旦。”
娱乐圈所称的“当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这样角色的演员,想来是从传统戏曲借用的称谓。

虽然青衣和花旦常给人一种看上去很像的感觉,但却有着天壤之别。
第一,她们饰演的角色不同
青衣多半扮演的是养尊处优的女子,诸如千金小姐、侯门公主、名门之女等,而花旦则往往是她们的跟班,丫鬟之类的角色。
就像是剧中女主和女配的关系,例如《西厢记》里的莺莺和红娘主仆二人。

越剧《西厢记》扮相
第二,她们性格的不同
常言道:美不过青衣,俏不过花旦。
青衣是静如处子,花旦则是动如脱兔。在封建社会,小姐的言行举止必须表现得端庄得体,贤淑有礼,才符合封建审美标准。但身为婢女就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了,只要人前大方即可。
所以花旦就显得活泼开朗,泼辣有趣,带点喜剧色彩。典型人物如《白蛇传》中的青白两蛇。

京剧《白蛇传》扮相
第三,表演动作的不同
前两者的差异就决定了二者的表演动作不一样,青衣的动作幅度委婉含蓄,通常是在舞台上轻移脚步,慢慢挥动水袖。还都目不斜视,笑不露齿,甚至袖不露指,俨然大家闺秀的做派。
花旦的喜怒哀乐就明显多了,她们毫无掩饰地把自己的情绪公之于众,完全是女神跟女汉子的区别。
在京剧《白蛇传》中,白蛇表达悲痛时会一圈一圈的转动,挥舞着水袖;而青蛇表达情绪则充分利用表情和动作。开心时,就拍着手或跺脚;生气时,就嘴翘得老高,头摆向一边,甚至手一甩,脚一跺,十分率性。

京剧《白蛇传》剧照
第四,唱腔的不同
青衣以唱为主,以做为辅;唱词繁多文雅,唱腔复杂;花旦则更重于念白、做功,几乎不唱。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文绉绉的作风对于一个不拘小节受教育水平低的的婢女而言,也不现实。再者主角必然比配角戏多。

第五,服饰不同
身份有别,衣着必然分明。最明显的是青衣有水袖,花旦没有。
青衣的衣服多是长衫,简洁但是高贵大方,令人一看就觉得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而且就算是家道中落,也是朴素大方。

花旦的服饰往往色彩艳丽,以短衫、裤子、裙子和小袄配以围裙为或坎肩为主。

试想——当年的我们,
也曾是试道的花旦,
娇俏伶俐,欢呼雀跃,
如三月杨花一般漫天飞洒袭人面。
一颦一笑牵人心。
花旦的眉眼,有青春的朝气,玲珑剔透。

是岁月,让我们
逐渐成为了出尘的青衣,
端庄雅致,顺目低眉,
浅吟低唱着柴米油盐和人情冷暖。
一唱一叹总关情。
青衣的表情,有凝重的人生,婉约和顺。
我们看花旦,看的是半生的喜悦,
我们看青衣,能看清楚一辈子的忧伤。

寂静流年,人生如戏!
无论曾是花旦,还是青衣;
无论是穿过了历史,还是行走在春秋;
看着别人的戏,也被别人看着戏,
安然行走在人生的大舞台,
笑不张狂,悲不沉沦,
才不负时光也不负自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8-7 20:27:48 |只看该作者

浓妆艳抹总相宜

本帖最后由 清梦 于 2017-8-7 20:30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8-7 20:28:19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7-8-7 20:28:4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7-8-7 20:29:1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7-8-7 20:29:40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 00:06 , Processed in 0.00980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