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3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立秋|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 2017-08-06 20:56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22:48: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7-8-6 22:51 编辑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7日15时39分,迎来立秋节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早立秋凉嗖嗖,晚立秋热死牛”。意思是,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就还要热上一阵。
立秋虽然到了,但天气其实还不是气候上的秋季,甚至每年大热的三伏天还在立秋之后。秋老虎依然存在。

立秋三候


凉风至
丨凉风悄然而至


白露降
丨早上开始生了雾气


寒蝉鸣
丨蝉秋凉后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变声凄切

立秋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因为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啃秋

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食秋桃

立秋时,江南一带多流行食秋桃。在这天,无论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

秋收互助

秋忙时节农村还有“秋收互助”的习俗,妇女老人和十来岁的小孩,三五成群去田间,一排接一排去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谁家的玉米成熟得早,先帮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还体现了农村人民邻里互助的友爱。

立秋诗词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早秋客舍

唐·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到了立秋这个重要的节气,才惊觉一年已过半。人逢入秋,心境上总会莫名牵起一丝惆怅。但好在我们都习惯在每个节气时感念四时和自然赋予的更迭,并顺应它们做些琐碎的习俗。

于是,立秋带给我们的,并不止于寒蝉凄切的悲伤,而是面对每一个新的时令,我们那颗愿意妥帖照顾生活的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8-6 22:49:31 |只看该作者
发现生活中的美|用美的方式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8-7 06:30:29 |只看该作者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绿圃园丁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7-8-7 09:56:34 |只看该作者
文图并茂,诗意盎然。好帖,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7-8-7 18:49:53 |只看该作者
862685448 发表于 2017-8-7 09:56
文图并茂,诗意盎然。好帖,点赞!

谢谢李老师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09:45 , Processed in 0.00944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