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毛驴从河南驼回来的200多树苗,立功了,创造了一个传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9:38: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年的一首《黄土高坡》红遍大江南北,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奇景,深深的印在了一代人的记忆中。

黄土高原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长期流水强烈侵蚀,逐渐形成了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

黄土高原覆盖面很广,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但是唯独延安洛川的景色最美。

黄土地国家地质公园

顺着地质大道进入谷咀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派气势恢宏的景象。一座嵌有国家地质公园标徽图案的假山,无声地告诉游人,这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南北两侧的高大门楼,拔地而起,直冲云霄。院内3孔凸现陕北南部民居特色的窑洞式博物馆为游人打开了了解地质知识、探寻黄土成因、研究第四纪地质的大门。

谷咀村附近三面环沟的观景台上,湛蓝如洗的天空,浩瀚雄浑的高原,远处龙脊一样的坡头剖面,近处塬、峁、梁、沟谷披上的新绿震撼着我们。

在沟底,初夏的北方沟谷景观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暗红色的黄土古土壤地质遗迹及万年睡童、飞涧流瀑、黄土塔桥等喀斯特地质奇观,见证了240万年的风雨沧桑与岁月更迭。置身其中,我们不由得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的雕琢魅力所折服,不由得为保护这些地质遗迹,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人们所感动。

闭上眼睛,张开双臂,高原的阳光静静地洒在脸上。厚重的黄土地,镌刻着岁月印痕的黄土剖面,神奇的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已成为洛川人民的的根,成为他们的魂。这种根,这种魂,历经沧桑而久远,穿越时空而愈发牢固。
舌尖上的洛川

在沟峁壑梁横竖交错的黄土高原地貌上,1947年,永乡镇阿寺村的李新安费尽千辛万苦,从河南灵宝用毛驴驮回200余株苹果树苗,成为洛川种植苹果的第一人。
从最初的不被理解,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洛川苹果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

步入永乡镇阿寺村,我们看到,李新安的塑像挺拔地屹立在村头。时间过去70年,洛川的第一棵苹果树如今早已枝繁叶茂,100亩的新建苹果示范园滋滋地吸收着地下水分,等待着慕名而来的我们驻足观赏及采摘。大家纷纷走上田间地头,想尽快咬上一口汁多味甜的洛川苹果。金秋时节,洛川高原上流光溢彩,果缀枝头,川流不息的苹果外运车辆喇叭声和果农果商的欢笑声到处激荡。
尝完鲜果,就该享受美食了。谷咀村的农家饭花样繁多,口味纯正。新鲜醇香、被煨质地酥烂的火碗,香辣鲜咸的老婆拢手巾,汤清味醇的鸡血面,特色炒猪肠、软馍和油糕等,这些普通的杂粮和自产的蔬菜,却能吃出回归自然和家乡的感觉,吃完就住在村子里的土窑洞民宿,体验一次地道的农家生活。

今日,我们踏上洛川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黄土地,轻轻地拂去岁月的封尘,一方方黄土、一幕幕景象,都在追忆着遥远的影子,也感悟着今天的巨变。我们不禁感恩地球的馈赠,感恩那双敢于创造的手,感恩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3 17:05 , Processed in 0.00901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