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匠之门:他注定不是一个普通的木匠! 篆刻频道 2017-09-25 20:29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7:20: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拼爹”的外挂可开
但偏偏有些人不“拼爹”
却做到了那些“拼爹”的人做不到的事
就比如齐白石
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
最后却跻身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957年),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
要知道
白石一开始仅仅只是一个木匠
大匠之门,白石刻
“大匠之门”这一方印是白石成名之后所刻
经常被用在他的画作之上
比如下面这一副
白石画作《茶花》
找到“大匠之门”了没?
就在左下角
除此之外
白石还刻了许多印
诸如“鲁班门下”、“班门大斧”、“木笔居”、“木人”、“木居士”等
根本不避讳他曾经是个工匠的事实
但就个人而言
白石的爱好是读书绘画
在他的人生经历中
也是上过学的
虽然他只读了将近一年的书
那一年,白石大概7岁,之前他跟着祖父识字,但祖父学识有限,已经没有什么知识可以教授给白石,但若是送他去学堂,贫困的家庭又拿不出学费。这个时候,母亲拿出平时积攒下的几斗稻谷,那是她椎稻草椎下来的,准备多积一点换银钗,现在拿出来换了现钱,母亲说:来年阿芝的外公会在枫林亭开设蒙馆,阿芝去念书,想必他外公不会收我们的束脩。阿芝早去晚归,中饭带去吃,换来的这点钱虽然不多,念一年的书是够了的。
念书的这一年中,白石不单单只是读书,他经常用练字用的描红纸画画,曾画过雷公,又画家禽家畜、飞鸟、鱼虫……画的画多了,描红纸却越来越少,后来外祖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指责他不务正业,糟蹋了来之不易的描红纸。
但好景不长,那一年收成不好,白石的家里因吃饭而发愁,学是不能继续上了,于是白石只能辍学回家,帮着父母做家务,挑水、扫地、种菜甚至是上山砍柴。然家务再忙,白石依旧会偷闲读书、写字与绘画,有时候入了迷,家务往往是忘了做。
白石好学本是好事
但奈何家境困窘
祖母都感到很惋惜
白石曾言:
“余童子时喜写字,祖母尝太息曰:‘汝好学,惜生来时走错了人家。俗云: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明朝无米,吾儿奈何!”
于是
白石不得不考虑生计问题
该怎样谋生呢?
那就做木匠好了
白石自小体力不济,干不了田里的重活,家里怕他勉强干下去,身体受不了,就想让他学一门手艺,以备将来养家糊口。可究竟学哪一门手艺呢?一家人商量好几次,也都没个好主意。恰巧,有一位本家叔祖是大器作木匠,人称“齐满木匠”,年初到齐家拜年,父亲就提出来让白石跟他学木匠手艺。几天后,送了进师酒,行了拜师礼,白石就正式拜师学做木匠了。(注:大器作,就是专门盖房子,做桌椅板凳和种田工具这类粗活的木匠)
木匠中的大器作
时间不长
白石就因为体力不济
被打发回家
但似乎白石就与木匠杠上了
一个月后
白石又拜了一位性情温和的师傅
学的还是大器作
但这木匠活也有讲究
白石做的是大器作
与之相对应的是小器作
做的是雕花一类的细活
木匠中的小器作
大小器作原本只是分工的不同
但后来却也有了高低之分
导致木匠中身份的不平等
小器作看不起大器作
一天,白石与师傅干完活,收工后在路上遇到了三位木匠,那三人傲慢至极,师傅却毕恭毕敬。白石不解,问道:“我们是木匠,他们也是木匠,师傅为什么要这样恭敬?”师傅拉长脸说:“小孩子不懂规矩!我们是大器作,做的是粗活,他们是小器作,做的是细活,他们能做精致小巧的东西,还会雕花,这种手艺,不是聪明人,一辈子也学不成的。我们大器作的人,怎敢和他们并起并坐呢?”白石听了,心里很不服气,决心要学小器作。
于是
16岁那年
白石就投师到了周之美门下
学做雕花木匠
白石虽是一个地道的木匠
但又不是一个普通的木匠
他的创新意识注定他要有一番大作为
他的创新意识表现在
改进雕刻刀法:
白石拜的周师傅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能匠,擅长平刀法雕刻人物,技术更是独一无二,若是能够学成师傅的手艺,白石足以养家糊口,但他却并不满足,在学习平刀法的同时,他并不固守已有技法,而是又琢磨着改进了圆刀法。
增添雕刻花样:
白石尝言:“那时雕花匠所雕的花样,差不多都是千篇一律。祖师传下来的一种花篮形式,更是陈陈相因,人家看得很熟。雕的人物,也无非是些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一类东西。我以为这些老一套的玩艺儿,雕来雕去,雕个没完。终究人要看得腻烦的。我就想法换个样子,在花篮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桃梅李杏等果子,或牡丹芍药梅兰竹菊等花木。人物从绣像小说的插图里,勾摹出来,都是些历史故事。还搬用平日常画的飞禽走兽,草木虫鱼,加些布景,构成图稿。我运用脑子里所想得到的,造出许多新的花样,雕成之后,果然人都夸奖说好。我高兴极了,益发的大胆创造起来。”
正因如此
白石很快就出师了
十九岁那年
他开始跟着师傅
出去做活
凭着雕画的本领挣钱了
人称“芝木匠”
齐白石早期木雕作品
看着凭一手雕花功夫挣钱的孙儿
祖母终于放心了
以前尝言:
“好学,惜生来时走错了人家。俗云: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明朝无米,吾儿奈何!”
等到白石出师后
只余感言:
“哪知今日锅里煮吾儿之画也”
齐白石
成为一个木匠
不仅让白石能够养家糊口
更让他锻炼自己的绘画功力
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以成名之后
白石压根不避讳自己的木匠身份
木匠又如何
我就是“大匠之门”
大匠之门,白石刻
观“大匠之门”其印
这方白文印之中,四字印文打破了惯有的平均分配空间原则。“大”字的四条垂笔姿态、粗细各不相同,其中还有一笔明显是用复刀处理来加强其劲道的。“大匠之门”四字笔画都比较少,由于“匠”、“门”两字的几处并笔,显得顾盼有情,增强了全印的团聚感。在每个字当中的留红处也多少不一,使得整方印古朴苍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2 16:31 , Processed in 0.00699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