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传席:为什么说李苦禅落后于潘天寿和李可染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17:46: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墨香雅苑 2017-09-21 08:12

李苦禅(1899- 1983),男,出身贫寒。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


“他虽然不是一代大师,却高于一般画家”。在评论家陈传席看来,李苦禅的笔墨功力深厚,且在画法上有一定的突破,但不知笔墨表现什么,没有精神实质上的独创。另外,他还谈到李苦禅读书太晚、理论积累薄弱。
陈传席特别将李苦禅与李可染相对比。在上世纪50年代甚至60年代初期之前,李苦禅的名气和表面才气不亚于李可染,甚至超过他。而因为“稀里糊涂地画了几十年”不知变,最终落后于李可染。“苦禅画前后固有小异,乃自然之老化,非蜕化也”。

笔墨有“首创”,但仅限于形式
本来,李苦禅的名气高于李可染,齐白石对李苦禅的评价也很高,他在画史上还不应该被遗忘。最突出的是,他画老鹰把鹰眼变方,更突出鹰的锐猛。八大山人、齐白石、徐悲鸿画鹰,眼睛仍是圆的,李苦禅则化圆为方,并且把鹰眼的比例增大,这是他的独创,虽然创造性不太大,也还值得一提。其次,李苦禅画大墨叶,尤其是画芭蕉,笔墨也有创造,放笔横扫,很有气势。我年轻时画鹰、画竹鸡、画芭蕉等都受过李苦禅的影响,但后来就不再学他了。
他虽然在笔墨上有很多“首创”,但仅限于形式,内在和实质上并无太大变化。我们看齐白石作画,学吴昌硕、八大山人等,笔墨上首创的东西并不多。但齐白石去除了吴昌硕的浊气、怒气和狂气,表现了清雅、清高、清静;他吸收了八大山人的冷逸、超脱,去除其险怪;他吸收了金冬心的生拙,去除其不确切(冬心造型能力较差)。白石的画在形式上首创不多,但他更淡(自然)、更散(无所成见)、更天真,即实质和内涵上首创了很多。
形式上有点变化,并不太难,动动脑筋,想两个点子,就变了。而实质和内涵的变化就不易了。第一要有修养(尤其是文化水平);第二要有笔墨功力;第三要有过人的思维能力;第四要长期的实践(根据自己思维去实践),缺一都不行。

读书太晚,限制大写意画创作
李苦禅不是不读书,根据李燕写的《李苦禅传》讲,他经常读《资治通鉴》、唐诗等,白石弟子岂能不读书?不过,他读书太晚。读书太晚,这是他的缺陷之一。对于大写意的画家,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李可染如果也画大写意,成就肯定不会太高。李可染后来借鉴西方素描和油画的方法表现出山水的厚重,因而成功了。
李苦禅的笔墨功力是有的。他玩笔墨也像一个高明的泥瓦匠玩泥蛋一样容易,但他的笔墨不知表现什么。当然他表现鹰、表现花鸟,这只是第一自然。而绘画的成功是基于第二自然的。当时与李苦禅齐名而并称“南潘北李”的潘天寿,其笔墨表现一种“霸悍气”,他自己叫“强其骨”。和“骨”无关的东西,他都尽量舍弃。潘天寿开始是学吴昌硕的,早期画酷似吴昌硕,但他后来意识到这样下去,只能成为“吴派”画家之一员,自己不能再立宗派,于是改学李瑞清。李瑞清以书法名世,画十分鲜见,但画重骨,又没有形成宗派,潘天寿在其基础上又强其“骨”,形成特色。也就是说,潘的笔墨强调表现“骨”。所以,后来潘天寿的画名气也高于李苦禅。李的笔墨好,但无所表现,这是十分可惜的。

个性突出,但缺少文化的过滤
李苦禅的人品十分高尚,这是事实,无人否认。他自己说:“人无人格,画无画格。”确是如此。李苦禅绘画成功正因于此,但他的画没有取得更高的成就,也和此有点小关系。他是山东人,一身正气,可谓豪杰之士,他为人正直豪爽,不用心机,作画如之。为人不用心机是好的,但作画必须用心机。
潘天寿“强其骨”,李可染“打进去”、“打出来”,借鉴油画素描,都是用心机在作画,他们也有理论。李苦禅不用心机,也无理论。没有理论的画家多数是糊涂地在画画。只要是画得好的画家肯定有理论,不过,有的人没有写出来而已,像八大山人、弘仁等虽没有理论著作,但偶尔讲几句,都十分高明。

李苦禅是属于没有理论的画家,所以,他落后于潘天寿和李可染,他未能成为一代大师但李苦禅的画还算有成就。他的个性强烈,不巴结权贵,不拍马逢迎,有骨气。他帮助地下党大抵是因为这些地下党都是穷朋友,为穷人办事。日伪时期,他辞去伪事,被日本宪兵抓去,严刑拷打,但坚贞不屈、铁骨铮铮。正因为他有强列的个性,所以他的画粗壮而有雄气和豪气,都超乎寻常。他的画的特色乃是他个性突出的自然流露,但缺少文化的过滤。“质粗而文细。”其文不细,不知追求什么,这是他的缺点,这阻碍了他的艺术达到最高境界。


李苦禅精于书法,其书法甚至超过一些专门的书法家。同时代的画家大多赶不上他,后来很多画家干脆不懂书法。但他的字也是缺少较深的文化修养,最终没达到书法家的境界。


陈传席,1950年9月生于山东,江苏徐州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兼任中国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评阅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陈传席被美术界公认为全国美术批评第一人。他的评论在当代产生巨大的正能量,改变了一代绘画风气。
陈传席被外国和很多国内年轻学者称为“现代美术史研究之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9-28 17:48:05 |只看该作者
見仁見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4 11:37 , Processed in 0.00854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