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史以来的咏梅诗词中,毛主席的这首是前无古人的绝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16:18: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12-11 16:38:24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歌咏梅花的诗词作品难以计数。宋代林和靖,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而咏梅诗词最多的名家,当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此类题材的诗词在百首以上。毛泽东的这首《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毛泽东借咏梅来言志,鼓舞广大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鼓励他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点明梅花开放的时节,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虽有“风雨”、“飞雪”,但给人的感觉迥异于陆词的阴冷压抑,而是欣喜舒朗。“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绘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以及不畏严寒的性格特点。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作者把梅花进一步热情礼赞,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表达了梅花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从自喻的角度看,是他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陆游的咏梅词,全篇重一个 “愁”字,毛泽东的咏梅词重点却在最后一字——“笑”。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两位作者经受的磨难,以及不同的面对和心境。自有咏梅诗词以来,毛泽东的这首词是前无古人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12-12 16:19:46 |只看该作者
毛主席诗词,气势宏伟意境深远,许多行家评其水平早已超趆辛弃疾、苏轼、岳飞等名家。巜沁园春-雪》与《卜算子.咏梅》二首为我最爱,掛于牆上时曰不浅。时而咏之,颇能感受伟人之气魄与气度,很能激励心智与情操。我非常赞同主席诗词之高度与深度,前无古人,同时也难有后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12-12 16:20:31 |只看该作者
最近读了一些宋词,无论是李清照,柳永,张先,苏轼等人的词,初读时还有一些味道,再读几首,便觉千篇一律,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悲催哀愁。读毛主席的诗词,正气凛然,大气磅礴,胸襟舒广。宋词与毛词之比,真乃荧火与太阳之比。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03:36 , Processed in 0.02772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