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有诗圣诗仙,到了宋代又冒出一个“诗俊”,地位很高但了解不多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04:31: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12-19 08:27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是在唐代的时候,出现了数不清的诗人,其中还诞生了诗仙诗圣等一大批优秀诗人。
不过,我们都说过诗仙诗圣诗魔诗鬼,但是对于“诗俊”却很陌生。
这个“诗俊”是存在的,不过是不是在唐朝,乃是在宋朝。

这位诗人的名字,叫做陈与义。
陈与义被称为“诗俊”,实际上并非是因为取得了与李白杜甫等相同水平的成就,而是因为其是当时“洛中八俊”的一员,其中就包括“诗俊”陈与义、“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等人。

陈与义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位置,与江西诗派的尊崇有关。在宋代的江西诗派,尊杜甫等人为一祖三宗,杜甫为一祖,三宗分别为黄庭坚、陈与义,陈师道。
陈与义的有一首古诗,看上去很简单,读来却很有味道,且看: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首诗的题目是《襄邑道中》,最亮眼的一句当属“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两句所表达的志得意满,堪与唐诗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相提并论。
当是时,诗人任满经襄邑入京,前景一片大好,所以诗人的内心非常舒畅,所以才吟咏出“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的春风得意。

前两句用一个成语概况,那就是“一路顺风”。因为一路顺风,所以诗人行船看两岸飞花,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真可谓花团锦簇。接下来“百里榆堤半日风”,顺风顺水,半天时间就已经到了距离京城百里之地,可见风速之快,行船之快。

一路顺风,看到满天的云彩并不动,原来是因为“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留下的诗篇不多,但是却博得了如此之高的地位,说明其诗作风格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诗作大多俊朗明秀,所以也才被称为“诗俊”。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6 19:39 , Processed in 0.00797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