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鹃声里又清明,往事如烟历历萦。诗友清明节诗词拾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6 09:03: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杜鹃声里又清明,往事如烟历历萦。诗友清明节诗词拾萃(一) 慕羽轩文社 2018-04-05 19:03:12
七绝•清明
桐城常青

(一)
恨是沾衣细雨侵,苍松染泪不堪吟。
春光渐老青山瘦,墓冢残碑待我寻。

(二)

杜鹃声里又清明,往事如烟历历萦。
老酒鲜花来祭拜,怀思父母倍伤情。

七律·丁酉清明寄怀
芩鹤居士|薛士赫
暖阳奕奕树鸣鸦,节到清明尽是花。
满目韶光飘柳絮,七分真气出陶家。
东风未老终将老,丽日将斜还未斜。
捻字成丝织岁月,寄情山水作生涯。

清明到风尘起
日月空空
悲风动春木,天地入黄云。
惆怅无由起,凄凉不可闻。
人归匆抚面,花落苦添坟。
莫是清明日,飞尘作祭文。

浣溪沙·清明之殇

山中兰
纸蝶飞时烟雾熏,坟头香火密如云,哀思几缕与通神。
尘世有亲连血脉,孤魂偏我折乡根。一杯自酹断肠人。

清明
海天风
清明天地里,怀感属亲人。
望月多追旧,伤花复悼春。
平居生易度,永诀聚难轮。
烛并飞灰散,铭心是苦辛。

七绝·又逢清明节(新韵)
田平
霄外徘徊望帝声,视凝青冢雨烟盈。
烧香焚纸三鞠首,四月碑前泪满菁。

鹧鸪天·清明雨
苦丁
细雨轻烟入画图,乡情郁郁胜屠苏。小桥流水水依旧,老树著花花若初。
翁妪熟,子孙疏,称爷尊祖众声呼。半生飘泊报恩薄,故土村邻愧有辜。

过清明二首
雨箭蛙

一:
寒食寂寥眠不成,春光踯躅到清明。
陵园气味怄烟火,孝子心情调泪羹。
偏恨残花随柳絮,谩劳悲鸟替人声。
隔河谁唱思亲曲?无雨无风暗禁城。

二:
尙余车辙向春明,河岸烟陂共午晴。
日丽夭桃粉色重,风和弱柳绿衣轻。
灵鸦反哺枝头语,纤草随阳古道生。
奠飨西山踏青嶂,才知慈母此中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4-6 11:20:35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必读的十首最美古诗词 2018-04-05 13:30

本帖最后由 扬帆 于 2018-4-6 11:28 编辑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带大家读几首古诗词中的传世经典之作,一起感受一下我们古人面对清明节时的心境。

POETRY
古诗词
清明必读十首最美
感受
1
第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2013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带大家读几首古诗词中的传世经典之作,一起感受一下我们古人面对清明节时的心境。

POETRY
古诗词
清明必读十首最美
感受
1
第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2
第二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记述寒食节的由来的诗,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3
白居易还有一首《清明夜》

白居易《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点评】《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4
唐代诗人张继的《闾门即事》

张继《闾门即事》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5
唐代诗人孟浩然《清明即事》

孟浩然《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点评】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6
唐代诗人韦庄,《长安清明》

韦庄《长安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点评】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这首诗写得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平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7
宋代程颢,《郊行即事》

程颢《郊行即事》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点评】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画了出来,落花流水虽说不是春天里独有的现象,可是毕竟是会在春日里最先出现的事物,因此诗人将追逐落花这样的游戏也写进了诗里,平添了几许稚趣,或许诗里人是想随漂浮的落花找到流水的源头,累了,于是坐在岸边石头上休憩,临水沉思,就想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遂起了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的念头,“莫辞盏酒十分劝”的句子许是如此而来。

8
《途中寒食》,来自唐代宋之问

宋之问《途中寒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点评】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9
唐代韩翃的《寒食》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诗比讽深远。”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据唐代孟所撰的《本事诗》说:这首诗颇为唐德宗赏识,御批提拔韩为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又以同名同进。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10
明代王磐的《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王磐《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点评】自古清明是亲近自然游山玩水的日子,如今清明节已至,看着窗外的春色满园,不禁顿生感慨。然而凭栏而望却不知哪处风景最佳。有朋友告诉我晴空万里下碧绿的原野尽头,便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紧收马缰,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清明节来了,不要忘了去祭奠一下逝去的亲人。除此之外,如果春光正好,可以邀上几位好友外出踏青,效仿古人喝上两杯薄酒,写生画画或吟几首诗,都不失为一种专属于中国人的特别体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13:14 , Processed in 0.0104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