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位开国将帅的传奇逸闻七位开国将帅的传奇逸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15:59: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18-6-12 16:03 编辑

七位开国将帅的传奇逸闻                                         2018-06-12 08:34                                                   


聂荣臻急中生智救主席
1948年5月初的一天,聂荣臻正在吃早饭,秘书急匆匆跑进食堂报告:“司令员同志,下面的部队打电话报告,敌人几架飞机,正在西庄一带上空盘旋,看样子在搞侦察活动。” “叫他们继续观察敌机动向,随时报告。”
秘书走后,聂荣臻略一思索,似乎觉察到什么,他急忙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出食堂,向天空张望着。还不时朝毛泽东的住处巡视。
敌人的侦察机盘旋在上空,绕了两圈就飞走了。紧接着敌人的轰炸机从天际露出头来。
聂荣臻疾步向毛泽东的房间走去。彻夜工作的毛泽东,此时正在床上休息。聂荣臻对毛泽东说:“主席,敌人的飞机要来轰炸,请你快到防空洞里去。”
毛主席睁开眼睛,坐起来非常诙谐地说:“不要紧嘛,没有什么了不起,无非是投下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敌人的飞机来了,你必须离开!”聂荣臻用近似命令的口气说。毛泽东仍稳坐床上,就是不肯到防空洞去。参谋长赵尔陆望着聂荣臻心急如焚。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一向沉稳的聂荣臻眉头紧锁着,他对毛泽东说:“主席,我要对你的安全负责!”说完,他扭头朝外大声喊道:“警卫员,快取一副担架来!”
一阵咚咚的脚步声传来,警卫员提来担架跑进屋内。
聂荣臻和赵尔陆交换个眼色,两个人不由分说,把毛主席从床上架起来,接到担架上,抬起来就往门外跑。门外的警卫人员和秘书、参谋忙抢着接过担架,一溜小跑,进入房后的防空洞里。此时,飞机已飞临上空。
担架刚进防空洞,敌人飞机就俯冲下来。刺耳的尖啸声掠过头顶,随即传来“轰!轰”的爆炸声。一颗炸弹正好落在毛泽东住的小院里。霎时,卷起了冲天的浓烟。聂荣臻看到这个情景心一沉:好险哪!
  陈毅与金子
1943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毅被留在赣粤坚持斗争。当时,公家保存了一些金子,这是从中央根据地突围时带出来的。
这些金子由当时几个负责同志缠在腰里,以备党在特殊情况下的紧急需要。但有的战士因不明真相,在背地里有些风言风语。陈毅知道后笑了笑说:“实行经济民主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不要说这么一点金子,就是大笔的土豪罚款,几百上千的银元来往,也应该让同志们知道。”
一次,部队集合时,陈毅同志从腰间解下布袋,把金子全部摆在桌子上说:“这是党的钱,党的经费,只有这么多,是准备在特殊情况下应急用的。党要我保管,我从来一个都没敢乱用。我有责任通知大家,万一我被敌人一枪打死了,尸首可以不要,钱无论如何要拿回来!”
战士们听了陈毅这番话后,都深受感动。从此,再也没有人背后议论这件事了。

粟裕料敌如神
淮海战役中敌黄百韬兵团被歼灭、黄维兵团被包围后,徐州守敌惊恐万分,迅速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紧缩徐州,加强防御。粟裕分析,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率领的这3个兵团,下一步的动向有两个可能,一是固守徐州,二是突围。
如果敌人突围,粟裕判断它的方向有3个可能,一是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海运南逃,但要迅速解决装载3个兵团的船只、码头是困难的。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淮阴、淮安),经苏中转向京沪,但这一路河川纵横,要经过水网地带,不便于大兵团、重装备行动。三是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这一带地形开阔,道路子坦,距被我包围的黄维兵团又近,可以同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呼应,南北对进,既解黄维之围,又可集中兵力防守淮河,敌人极大可能走这一路。一旦杜聿明与黄维会合,战场形势将发生不利于我的大变化。所以也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一着。
正在这时,粟裕收到军委发来的军情通报,得悉杜聿明集团将从两淮方向撤逃。这使粟裕感到左右为难。他虽认为敌人不会由此方向逃窜,但有情报,万一敌人由此方向逃窜,而我军部署失当,贻误军机不说,势将影响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相信这个情报吧,如果杜聿明不从这个方向走,而是向西南,与黄维会合,后果更难设想。他再三分析,认为敌人走两淮的可能性不大。遂将北线的7个纵队部署于徐州以南津浦路的东西两侧,注意力重心放在西南,如果杜聿明3个兵团向两淮方向突围,要经过水网地区,速度不会快,我们也可以赶得上。事实证明,徐州杜聿明集团3个兵团 11月30日突围,走的正是徐州西南这一路。由于粟裕的正确判断和部署,在杜集团全部撤离徐州后仅3天,粟裕就指挥华野的11个纵队把它团团包围在永城的陈官庄地区,为淮海战役的全胜赢得了关键的一着。
1947年12月,毛泽东曾设想令粟裕率华野一兵团渡过长江,进一步把战争引向敌人远后方,以配合中原作战。次年1月27日,粟裕正式接到中央军委电报指示,要他准备过江。粟裕一方面积极准备,另一方面认真剖析了双方情况,认为此举不一定能达到引敌主力回防江南、减轻中原我军压方的目的。相反,我10万大军渡江,还削弱了中原我军的力量。于是,他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报告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毛泽东对此极为重视,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4位中央书记认真研究后,决定改变原来的决定,并任命粟裕代理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以实现其战略计划。6月17日至 7月6日,粟裕指挥的豫东战役大获全胜。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他们创造了我军在一个战役中歼敌1个兵团部、2个整编师、6个整旅及4个整团共9万余人的新纪录,活捉了敌兵团司令区寿年。
由于豫东战役胜利,使北上兖州的敌25军回援豫东,为华野山东兵团攻克兖州、斩断津浦路、孤立济南之敌创造了条件。9月16日至24日,在粟裕、谭震林指挥下,华野又全歼济南10万守敌,再次证明了粟裕建议的正确性。同时,暂将兵力集中于江北,还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名将粟裕的远见卓识,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军事家的胆略和气魄,受到了毛泽东的赞扬。

许光达面授“机宜”战骑兵缴坦克
1947年11月,许光达的第三纵队与敌骑兵第十旅在榆林以西的元大滩相遇。第三纵队是第一次与宁夏马家骑兵交战,有很多战士还是第一次见骑兵,仍按照打步兵的方法来对付骑兵,结果造成我们人员的重大伤亡,阵地失守,被迫后退,就连许光达最器重的一位团长也被敌人砍死。许光达听说后气愤得脸色都变了。他骑着战马,带着复仇的怒火来到了前沿阵地,针对敌人骑兵的特点,对战士们分析道:“骑兵的迫杀速度快,又居高临下,宁夏马鸿逵的骑兵特点是力量和速度,用的方法是法国拿破仑用过的‘快速战斗’法,所以,我们必须变换方法。首先,判断情况要准确,弄清敌人的进攻方向;第二,构成有效的火力网和火控区,灵活的实施火力转移;第三,打马不打人,马的目标大,打倒了马,他们就成了步兵,步兵对步兵,我们占优势;第四,要有战壕,这样即使敌人冲过来,我们躲在战壕里,他们拿我们没办法,但如果我们离开了战壕,是无论如何也跑不过马的。”许光达刚刚对战士们布置完,敌人的骑兵又冲上来了,战士们牢牢记住了许光达面授的几条“机宜”,按他说的去打敌人的骑兵,刚才还是敌人占上锋的战场一下扭转了局势,我们变被动为主动,使敌人骑兵的“快速战斗法”彻底破了产。
1948年4月,许光达带领三纵队向西府进军,奉命追击正在向南溃逃的敌军一一七师。两军交战正酣,有战士向许光达报告:前方发现了一种既能打炮又能打机关枪的“铁车”,而且这种“铁车”已连续撞死撞伤我方许多战士。许光达听完后立刻断定这种“铁车”其实就是坦克。对于坦克,许光达并不陌生,早在苏联学习的时候就接触过,这种装备对我们来说相当有用,他决定把它从敌人手里“抢”过来。于是,他给战士耐心地讲解了坦克的性能,告诉战士如何战胜它的办法。不一会儿,在坦克通过的路两边就放倒了几棵大树,几个力气大的战士将它横在了路上,坦克又开过来了,见到横在路上的树只好放慢了速度,说时迟,那时快,战士们见此,有的往坦克前方扔石头,阻止其前进,有的用捆着雷管、装着汽油的瓶子往坦克上扔。顷刻工夫,坦克就不动了。战士们照此方法又胜利缴获了两辆坦克。

王树声登封出奇兵
登封位于中岳嵩山的西南麓,是驻河南日、伪军的大本营之一。嵩山雄居中州大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王树声率部一进入嵩山地区,就引起敌人的警觉,当王树声部与先期活动在嵩山的八路军皮定均、徐子荣部会合后,敌人更是坐立不安,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敌人倾尽全力,猛扑嵩山,企图诱迫王树声在嵩山决战,即使不能把八路军打垮,也要将八路军挤走。
王树声却不轻易“上钩”的。他抓住敌人一心要决战的急迫心情,首先分兵多路,在嵩山腹地跟敌人“捉迷藏”,把敌人的主力吸引到山里来,然后出其不意,奇兵直捣日、伪军的老巢登封县城。当敌军发觉上当,由嵩山火速回师救援时,八路军已兵临登封城下,摆出大打的阵势,敌人暗自得意,在登封城外布下了“口袋阵”,想把八路军“装”进口袋打。想不到,天一黑,八路军却神不知鬼不觉地“跳”出了口袋,迅速分散。反拉起一个大网,把日、伪军统统“网”了起来。深夜,登封城内、城外之敌,互相发起攻击。这边机枪“哒哒哒”,那边钢枪“咚咚咚”,双方都认为打的是八路军,结果热热闹闹打了半宿,伤亡惨重。直到打得精疲力尽惊呼上当时,王树声才指挥所部猛烈反击。八路军紧收大网,将敌人一网打尽。敌俘虏军官哀叹:“八路军用兵真奇、真神!眼看着是我们把他们装进了‘口袋’,没想到反被人家包了我们的‘饺子’!”在奇兵战登封的同时,王树声还分兵在嵩山地区的临汝、伊川等县,广泛开展攻势,拔除了日、伪军的许多据点。

杨成武是毛泽东最信任的“白袍小将”
杨成武自红军时起,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打了不少硬仗、恶仗,并且屡建奇功。因此,毛泽东很信任他,常在危急关头或重大行动的时候委以重任。毛泽东每次见到他,都亲切地称“白袍小将”。毛泽东一直记着杨成武的名字,对他的革命斗志,对他的军事指挥才能都非常赏识,把他当作最信得过的将领之一。
1935年8月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在毛儿盖召见杨成武,把进入草地的先遣任务交给了杨成武。杨成武没有辜负毛泽东的厚望,他带领24团,硬是在无边的草地上踏出了一条北上抗日的道路。1948年,毛泽东在河北阜平城南庄召见杨成武,让他负责选一个自己熟悉的、战斗力强的师,并由他带着,护送毛泽东去东北,后毛泽东因故未能成行。但毛泽东对杨成武的信任与器重由此可见一斑。1948年8月,毛泽东亲自点将,由杨成武任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进军绥远,开辟新战场,杨成武回答得干净利索:“没有问题。”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仍是选定杨成武护送他到山海关,回国时,又让杨成武去山海关接他,与他同车赴京。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危急关头,毛泽东又想到了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毛泽东亲自召见杨成武,并设宴为杨成武入朝作战饯行,杨成武感到了一种出征的豪情和完成任务的信心。1967年7月,毛泽东要外出巡视,毛泽东说:“7月了,我要到外面走走。去武汉游水,那里的水好。”并且点名要杨成武跟他一起去。
“文革”期间,杨成武受到林彪、江青一伙的迫害,蒙冤入狱。当时他只存一线希望,他没有反对过毛主席,毛主席会解救他。林彪事件后,落难的杨成武从山西侯马回到北京,中央办公厅的汪东兴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毛泽东说:杨成武,我了解,杨余傅事件搞错了。是林彪搞的。”

钟赤兵铁打的将军
红军占领遵义城后,医生立即为钟赤兵治伤。但因伤势严重,拖延时间过长,必须从小腿以下进行截肢。当时的手术条件极其简陋,没有医疗器械,没有麻药,工具只是一把老百姓砍柴用的刀和一条渐成半截的木匠锯。手术时,锯上下拉动的响声好似万箭穿心。钟赤兵忍着巨痛躺在手术台上,紧紧闭着眼睛。手术刚刚进行了20多分钟,豆大的汗珠就从他的脸上、身上直往下淌,浸湿了衣裤,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依旧一声不哼。医生瞅着他,既难受又同情,关切地对他说:“如果疼痛难忍,你可以喊,可以叫,这样兴许会好些。”钟赤兵摇摇头,没有说话。他知道。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与敌人厮杀是一种生与死的考验,为了革命许多战友都倒在血泊中,和他们比,这点痛苦又算得了什么。手术中,他几次昏死过去,又几次苏醒过来。在场的医生、护士都被他那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一位年轻的小护士一边协助医生护理他,一边抽泣着说:“我从来没见过这种场合和这么强硬的汉子。”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手术一直做了三个半小时。
当钟赤兵再一次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整个右腿已失去了知觉。他感到轻松,又感到痛苦。轻松的是手术终于完了,痛苦的是失去了伴随他南征北战的腿。那年他才22岁。为了把钟赤兵从死神那里拉回来,医生只得决定给他进行第二次截肢,将右腿膝盖以下剩余的部分截去。他又经受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
命运总是跟他作对。第二次手术同样因为医疗条件差,消毒条件不好,伤口不能愈合,继续感染,危及生命。医生无奈,狠了狠心,不得不将他的整个右腿从股骨根部截去。半个月内,三次截肢,对一个人来说,要忍受多么大的痛苦!可钟赤兵命大,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0 17:38 , Processed in 0.00798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