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介石后悔拒收琉球群岛,为钓鱼岛争端埋祸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12:22: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蒋介石后悔拒收琉球群岛,为钓鱼岛争端埋祸根                                         2018-06-16 10:17                                                   

琉球群岛位于东中国海上,呈东北西南向,包括大隅群岛、吐噶喇群岛、奄美群岛、冲绳群岛、宫古群岛、八重山群岛等,钓鱼岛群岛不属于琉球群岛范围之内。历史上,琉球群岛曾长期属于中国的势力范围。距中国沿海的上海、宁波、温州约700多公里。1871年前有琉球国,琉球国疆域北起奄美大岛,东到喜界岛,南止波照间岛,西界与那国岛。

目前由二战战败国日本管辖,但部分地区行政权仍由美国行使,驻日美军基地约70%以上集中在琉球。1972年,美军将琉球群岛移交给日本托管(主权不属于日本),琉球民众曾聚众抗议美军剥夺他们独立自主的权利。
据《波茨坦公告》第8条的补充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当前全世界各地,均有支持“琉球国复国的运动”,另亦有要求自治或实行一国两制的主张,由于长期受到中国闽南文化的影响,风俗习惯与日本文化有些不同。

冲绳原称琉球群岛,位于中国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包括先岛诸岛、冲绳诸岛、奄美诸岛等岛屿,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
12世纪,琉球群岛上曾有中山、山南、山北三个王国,各自向明朝政府进贡。后来中山统一三国,建立琉球王国,接受明朝皇帝册封。1609年,日本萨摩藩岛津氏征服琉球,琉球王被迫向明朝与萨摩藩同时进贡。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强行废琉球王国为琉球藩。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设冲绳县。

抗日战争期间,因为中国与琉球的历史渊源,中国国内要求收回琉球的呼声很高,《大公报》刊文要求政府在战后将琉球收回。1942年11月,外交部长宋子文不得不对中外记者表示:“在战争结束后,中国将收回满洲(东三省)和福摩萨(台湾)及琉球,朝鲜也将获得独立。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
随着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对日作战开始成为同盟国的作战重心。
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协同对日作战。
1943年11月23日晚,蒋介石带王宠惠与罗斯福单独会谈时,提出了日本攫取中国之土地,应归还中国等4项要求。

对蒋介石提出的上述几点,罗斯福均表示同意。
罗斯福还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中国的要求是合理的。
二战蒋介石两拒“琉球”为钓鱼岛争端埋祸根

建议共管,一拒收琉球群岛
在谈到剥夺日本在太平洋侵占的岛屿时,罗斯福想到了琉球群岛。
他对蒋介石说:“琉球群岛系许多岛屿组成的弧形群岛,日本当年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夺该群岛的,也应予以剥夺。
我考虑琉球在地理位置上离贵国很近,历史上与贵国有很紧密的关系,贵国如想得到琉球群岛,可以交给贵国管理。”
对罗斯福突然提到的这个问题,蒋介石没有料到,也不知如何回答好。
过了一会儿,他才对罗斯福说:“我觉得此群岛应由中美两国占领,然后国际托管给中美共同管理为好。”

蒋介石这样一说,罗斯福认为他不想要琉球群岛,故未再说。
琉球群岛位于中国东部,包括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群岛、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面积4500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14世纪初,琉球群岛上出现了中山、山南、山北3个小王国,公元1372年开始向中国明朝进贡,国王分别受到册封,官民与明朝往来十分频繁。15世纪初,该群岛又形成统一的琉球王国,但仍向中国封建统治者朝贡。1609年,日本萨摩藩(岛津氏)用武力征服琉球。此后,琉球王虽向明朝与萨摩藩同时进贡,国王仍受中国册封,而且一直延续到清朝。
1872年10月,日本明治政府未与中国商量,强行废琉球国为琉球藩。1879年3月,日本又派重兵入侵琉球,强行吞并琉球,设置冲绳县。
琉球群岛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又系中国的东大门,历史上是中国的附属国,与日本无关。罗斯福想把日本用武力侵占的琉球群岛交给中国,自然有其道理。

开罗会议期间,中美英首脑合影
(左起: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宋美龄)
惧怕日本,二拒收琉球群岛
1943年11月25日,蒋介石与罗斯福再次会谈时,又谈到了琉球群岛。罗斯福说:“我反复考虑,琉球群岛在台湾的东北面,面向太平洋,是你们的东部屏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你们得到了台湾,如不得到琉球,台湾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此岛不能让侵略成性的日本长期占领。是不是与台湾及澎湖列岛一并交给你们管辖。”
蒋介石见罗斯福又提到这个问题,想到琉球被日本占领了多年,原拟定的提案不含琉球问题,觉得不好回答。
罗斯福见蒋介石不作声,以为他没有听清楚,又补充了一句:“贵国要不要琉球,如果想要,战争结束了,就将琉球群岛交给贵国。”
蒋介石这才又照先前的答复回应道:“琉球的问题比较复杂,我还是那个意见,中美共同管理为好。”
罗斯福心里明白了:蒋介石是真的不想要琉球群岛。蒋介石的态度,罗斯福感到不可思议。罗斯福向蒋介石提议由中美两国共同出兵占领日本的问题,也被蒋介石婉拒。
自此以后,罗斯福及美方的其他人员在蒋介石面前再也不提琉球的事了。

开罗会议期间的蒋介石
蒋介石严防消息泄露
开罗会议结束后,蒋介石才回过味来,开始后悔没有接收琉球群岛。蒋介石觉得这件事说出去有损他的形象,于是叮嘱王宠惠说:“罗斯福要把琉球交给我们的问题,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再不要往外说了。如果有人问此事,就说我们没有条约、根据,提不出理由。”尽管蒋介石对王宠惠千叮咛万嘱咐,但王宠惠回到重庆后,还是向极少数关系密切的国民党要员透露了罗斯福要将琉球群岛划入中国的事。此事在国民党高层传开后,许多人跑去找王宠惠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王宠惠怕事情搞大了难以收场,再也不敢讲出实情。此后,国民党的文件、档案、杂志、图书一提到琉球问题时,都说因无根据,故中国在开罗会议上未提琉球群岛的问题。

1945年3月26日,美军发起冲绳战役,并在3个月后占领了琉球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改变了对中日两国的态度,开始扶植日本为其亚洲战略服务,美国在琉球群岛问题上的立场也发生了重大改变。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完全主权。1972年,美国将琉球诸岛交给日本。随后,日本完全控制了琉球群岛。

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完全主权
1962年3月19日,台湾《联合报》记者司马桑敦得知美国政府马上要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主权时,心中很不舒服,他发表了一篇文章,指责国民党政府在开罗会议上太马虎,不提琉球问题,以致本该归中国的琉球落入日本之手,使中国的东部海防被撕开一道大裂口。司马桑敦和台湾群众当时还不知道,不是蒋介石马虎没提琉球的问题,而是蒋介石执意不要琉球,而且连拒了两次。

司马桑敦发文指责国民党政府在开罗会议上太马虎,不提琉球问题,以致本该归中国的琉球落入日本之手
司马桑敦的文章引起了台湾当局的注意,为了使此事不至扩大,蒋介石亲自出面辩解。他在一次国民党的高层会议上说:“实际上,琉球与台湾,在我国历史上地位不同。我们当时(开罗会议)认为琉球是我东海的屏障,军事重要性较大。我们同意,应由中美两国经过联合国之委托程序,实行共管,又以为此非当时紧急之事,故曾表示将来再说。”罗斯福两送琉球群岛被他拒绝的事,他却一字未提。
蒋介石不要琉球群岛,日本深受其益,美国也获得了大利。今天这一地区复杂的政治军事态势,以及各种资源的纠纷,都是在这次安排的大框架下产生的。

后果
由于蒋介石坚持不要琉球群岛,故《开罗宣言》在写到日本应归还中国的领土时,只提到“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没有提琉球群岛。

事后,蒋介石私下为此事询问王宠惠。
王宠惠说:“琉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从军事的角度讲,我们应该要。”
“那日本将来要与我们扯皮怎么办?”“我认为,从某种角度讲,琉球历史上是我们的附属国,交给我们比较合情理,日本扯皮没有道理。”
蒋介石听王宠惠这么一说,似乎有些后悔。他说:“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不提醒我呢?”
王宠惠说:“我见罗斯福第一次提到要把琉球交给我们时,你说要中美共占共管,我作为委员长的部下,自然要与委员长保持一致。”

王宠惠
蒋介石觉得,这件事是个遗憾。他叮嘱王宠惠说:“罗斯福要把琉球交给我们的问题,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再不要向外说了。如果有人问及此事,就说我们没有条约、根据,提不出理由。”
此后,国民党的文件、档案、杂志、图书一提到琉球问题时,都说因无根据,故中国在开罗会议上未提琉球群岛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出兵占领了琉球群岛。
1953年,美国将琉球群岛中的萨南诸岛交给日本。
1961年6月,美国准许琉球人悬挂日本国旗。
1962年3月20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完全主权。
1972年,美国又将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交给日本。至此,日本完全控制了琉球群岛。

甲午战败割地赔款,二战战胜国还是失去控制,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这是国共内战之痛,也是是老美埋下的木马病毒,美国是世界上一切动荡不安的源头,挥舞价值观、人权、民主的大桳,利比亚、埃及、伊拉克、阿富汗,哪一个外科手术后,美式民主移植后消停了!强大了!我们别无选择,唯有捍卫!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随着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对日作战开始成为同盟国的作战重心。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协同对日作战。  1943年11月23日晚,蒋介石带王宠惠与罗斯福单独会谈时,提出了日本攫取中国之土地,应归还中国等4项要求。  对蒋介石提出的上述几点,罗斯福均表示同意。罗斯福还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中国的要求是合理的。
建议共管,一拒收琉球群岛  
在谈到剥夺日本在太平洋侵占的岛屿时,罗斯福想到了琉球群岛。他对蒋介石说:“琉球群岛系许多岛屿组成的弧形群岛,日本当年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夺该群岛的,也应予以剥夺。我考虑琉球在地理位置上离贵国很近,历史上与贵国有很紧密的关系,贵国如想得到琉球群岛,可以交给贵国管理。”  
对罗斯福突然提到的这个问题,蒋介石没有料到,也不知如何回答好。  
过了一会儿,他才对罗斯福说:“我觉得此群岛应由中美两国占领,然后国际托管给中美共同管理为好。”  
蒋介石这样一说,罗斯福认为他不想要琉球群岛,故未再说。  
琉球群岛位于中国东部,包括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群岛、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面积4500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14世纪初,琉球群岛上出现了中山、山南、山北3个小王国,公元1372年开始向中国明朝进贡,国王分别受到册封,官民与明朝往来十分频繁。15世纪初,该群岛又形成统一的琉球王国,但仍向中国封建统治者朝贡。1609年,日本萨摩藩(岛津氏)用武力征服琉球。此后,琉球王虽向明朝与萨摩藩同时进贡,国王仍受中国册封,而且一直延续到清朝。  
1872年10月,日本明治政府未与中国商量,强行废琉球国为琉球藩。1879年3月,日本又派重兵入侵琉球,强行吞并琉球,设置冲绳县。  
琉球群岛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又系中国的东大门,历史上是中国的附属国,与日本无关。罗斯福想把日本用武力侵占的琉球群岛交给中国,自然有其道理。惧怕日本,二拒收琉球群岛  
1943年11月25日,蒋介石与罗斯福再次会谈时,又谈到了琉球群岛。罗斯福说:“我反复考虑,琉球群岛在台湾的东北面,面向太平洋,是你们的东部屏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你们得到了台湾,如不得到琉球,台湾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此岛不能让侵略成性的日本长期占领。是不是与台湾及澎湖列岛一并交给你们管辖。”  
蒋介石见罗斯福又提到这个问题,想到琉球被日本占领了多年,原拟定的提案不含琉球问题,觉得不好回答。  
罗斯福见蒋介石不作声,以为他没有听清楚,又补充了一句:“贵国要不要琉球,如果想要,战争结束了,就将琉球群岛交给贵国。”  
蒋介石这才又照先前的答复回应道:“琉球的问题比较复杂,我还是那个意见,中美共同管理为好。”  
罗斯福心里明白了:蒋介石是真的不想要琉球群岛。蒋介石的态度,罗斯福感到不可思议。罗斯福向蒋介石提议由中美两国共同出兵占领日本的问题,也被蒋介石婉拒。  
自此以后,罗斯福及美方的其他人员在蒋介石面前再也不提琉球的事了。
后果  
由于蒋介石坚持不要琉球群岛,故《开罗宣言》在写到日本应归还中国的领土时,只提到“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没有提琉球群岛。  
事后,蒋介石私下为此事询问王宠惠。  
王宠惠说:“琉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从军事的角度讲,我们应该要。”  
“那日本将来要与我们扯皮怎么办?”“我认为,从某种角度讲,琉球历史上是我们的附属国,交给我们比较合情理,日本扯皮没有道理。”  
蒋介石听王宠惠这么一说,似乎有些后悔。他说:“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不提醒我呢?”  
王宠惠说:“我见罗斯福第一次提到要把琉球交给我们时,你说要中美共占共管,我作为委员长的部下,自然要与委员长保持一致。”  
蒋介石觉得,这件事是个遗憾。他叮嘱王宠惠说:“罗斯福要把琉球交给我们的问题,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再不要向外说了。如果有人问及此事,就说我们没有条约、根据,提不出理由。”  
此后,国民党的文件、档案、杂志、图书一提到琉球问题时,都说因无根据,故中国在开罗会议上未提琉球群岛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出兵占领了琉球群岛。  
1953年,美国将琉球群岛中的萨南诸岛交给日本。1961年6月,美国准许琉球人悬挂日本国旗。1962年3月20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完全主权。1972年,美国又将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交给日本。至此,日本完全控制了琉球群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3 10:26 , Processed in 0.00853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