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燕王起名夺帝位 [复制链接]

版主

煎饼果子加蛋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3:46: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明成祖朱棣画像)


    新年第一天,永乐皇帝朱棣身着龙袍,端坐在奉天殿(太和殿)的宝座上,接受百官朝贺,庆祝新年的到来,也庆祝新落成的皇宫——紫禁城宫殿正式启用。这一天是大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初一。从这一天开始,北京正式升格为明朝的都城,从这一天开始,大明皇宫正式登上历史文化的舞台!

    要了解“大故宫”,先要从了解“永乐迁都”开始,而要了解“永乐迁都”,就要从“燕王装疯”说起。

    堂堂燕王,为何装疯?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元璋称帝时朱棣才8岁。他11岁被封为燕王,21岁带领护卫军官兵5770人离开南京,就藩北平。燕王府在元大都皇太子居住的隆福宫(位置在今中南海)。 23岁时父皇选派高僧道衍和尚为燕王随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这时皇太子朱标已先死,朱标之子朱允炆以皇太孙嗣继皇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朱允炆继承皇位时22岁(时燕王朱棣39岁)。他生长在皇宫,少年聪颖,会念书,懂礼仪,很听话,是个乖孩子,但他缺少社会经验,更缺乏政治谋略。

    建文帝感觉到威望不高,皇位不稳,担心叔王权势过大,威胁皇权,于是听信兵部尚书齐泰、大臣黄子澄的话,削夺藩王,强化皇权。他先惩治五王:以兵袭开封,将周王废为庶人;转过手来,又废岷王;湘王胆小,“阖室自焚”;齐王被削,成为平民;代王被囚,高墙圈禁。对燕王朱棣,他也有所试探。本来,燕王府邸在元朝旧宫,规模自然比别的王府大,如今建文帝却翻起老账,指责燕王府邸 “越分”。朱棣上书辩解说:“《祖训录·营缮》条云,明言燕因元旧,非臣敢僭越也。 ”燕王朱棣打出皇父的“祖训”,来回答皇侄建文帝的指责,算是躲过一劫,但他仍感觉到了政治风浪的险恶。为稳住朝廷,再图良策,他心生一计——装疯!

    朝廷从南京派官,前来北平察看燕王朱棣的动静。一到燕王府,接待的不再是从前那位堂堂威武的燕王,而是一个疯疯癫癫的狂人朱棣。北平三伏,挥汗如雨,可是燕王身上穿着破棉袄,围着火炉,蓬头散发,哆哆嗦嗦,嘴里大喊:“冷啊,冷啊! ”他理智紊乱,满口胡言。使者一见,扭头就走,回南京报告说:燕王疯了,不足为患!但有的大臣不信,认为朱棣是装疯。于是朝廷派官到燕王处再探。

    这次,燕王干脆把戏演到了厅堂之外,在大街上呼喊乱走,抢夺酒食,狂言乱语,躺在泥地,满脸污垢。使臣回到南京报告说:燕王真的是疯了!这下朝廷不再怀疑,暂时对燕王放松了警惕。

    朝廷使臣走后,朱棣回到王府,找来道衍,共同谋划。

    道衍俗名姚广孝,江苏长洲人。他14岁出家,修禅理,悟性高,通儒道,谙韬略,习兵法,工诗画。燕王同道衍共同谋划举兵大事,但事关天机,属绝对机密,需要彼此试探,以明隐秘心意。《长安客话》记载了一个故事:一天特冷,道衍陪燕王吃饭。酒席之间,二人对话。朱棣说:“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的古体字)! ”道衍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 ”

    朱棣的意思是“”与“兵”谐音,言外之意,就是“起兵如何”?道衍则鼓励燕王朱棣起兵“出头”,做天下之“主”。

    对坐饮茶,经过试探,两人所想,暗自合掌。于是,秘室策划,刻期起兵。

    朱棣挑战皇位,事关江山社稷,更要争取民心。他借用汉朝“清君侧、诛晁错”的历史经验,打出“靖难”的旗号,就是宣称国家有难,奸臣齐泰、黄子澄之流当道,所以要带兵来拯救国难、靖安社稷。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时年40岁。靖难之役,血战四年,惨烈非常。最后,朱棣率军攻入南京,以武力从侄子手中夺取皇位,成为大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据《明实录》载,建文帝于城破后自焚而死,一说由地道出逃——出家为僧,还有说流亡海外,成为历史疑案。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 19:17 , Processed in 0.00802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