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逛地摊儿上瘾,这病得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20:50: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大志 于 2018-7-21 20:51 编辑

逛地摊儿上瘾,这病得治

雅昌论坛 2018-07-21 04:05:15
贪婪、幻想 / 一夜暴富






经过了十几年的折腾,古玩地摊从最初的俯拾皆古,到今天满眼的新加坡“新、假、破”。北京潘家园已彻底沦落为仿古工艺品市场,天津沈阳道紧跟其后......
几乎所有十年以上收藏经历的朋友们,相聚时最多的感叹,就是现在想在古玩集市找点甭说喜欢的,就是稍上眼点的老物件都不容易,买的起的看不上,看的上的基本买不起了。
而十几二十年前,赶古玩集市地摊就着手电的微光,千万次的弯腰屈尊拣出了眼力和成就的成功者,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
每个玩收藏的人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或金钱或时间或兴趣或眼光或学识修养或决心目标。因此,大部分的玩藏者终其一身只是一个收藏爱好者。而且,还得玩对东西入对圈子,才能真正体会到收藏带来的快乐。


有那么少部分人,在地摊上一不小心走火入魔,踏上了寻觅“国宝”之旅,投入无数财力精力,收集了一屋甚至几屋子“国宝”,什么官哥汝定鬼谷乾隆,品种齐全件件完整。翻翻书本对照拍卖图录己经值几百几千万甚至上亿了,高兴之余开始考虑这巨大的财产怎么享用。
买房、买车、出国......起早贪黑找“国宝”辛苦了这些年,儿子、女儿、自个儿都得享受享受,变现。于是拍照、找客户、送拍卖公司…...几番折腾下来的结果,自然是四处碰壁身心俱疲,手中宝贝的期望值从几千万到几百、几十万直至几千元也无人搭理,气的骂政府骂专家骂拍卖公司骂其它玩收藏者都是眼睛瞎的,这样好的宝贝都认不得……
偶有圈内明白人真心相劝:你的这些东西都不对,不能再买了,俗话说的好,从天津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明明值几万几十万的东西,人家怎么可能几百几千块钱就卖给你呢?一次漏给你有可能,可成百上千件的好东西全漏你手上了,有这样的好事吗?
他回答:你不懂,这些宝贝都是他们从建筑工地墓里挖出来的,不需要成本所以很便宜。我查过资料和书里故宫的一模一样!


忠言根本听不进去。他的脑子里早已被自已几百几千元淘来的“国宝”变成价值几百几千万的巨大利益充满了。
如果这过程中,真有拍卖公司收下了他的“宝贝”,并大加赞赏许诺可高价上拍,于是,在付出了几千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图录费保管费保险费佣金等名目繁多的这费那费之后,经过漫长的一至二个月等待,一句“很抱歉东西流拍”。
所有的希望连同金钱再次付之东流。而这一切的结果,都源自人心深处的贪婪。
在古玩圈子里,有太多白天黑夜都梦想着花上几百元几千元能拣到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漏的人们。
一夜暴富的传奇,使收藏市场和赌场一样,成为了人性贪婪和欲望的表演场。


在当今急功近利的收藏热潮下,放眼收藏群体,有多少人,是真正为了寻找那过去的历史,和祖先曾经的辉煌留下的遗存所带来的美好回忆?
又有多少人关心民窑与官窑的本质区别?一张口都是这玩意儿值多少钱,官窑肯定比民窑值钱。他们收藏的不是文化,而是赤裸裸的金钱。
所谓的古董,也就是文物,在传统百姓的眼中不顶吃不顶用可能就是个废物 。那么,什么才是文物真正的价值所在?
真正的价值,源自于每件古董自身所承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有文化信息。不同时代的不同文物,串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告诉了我们从那里来,我们是谁,我们的祖先都做了哪些让我们值得骄傲的事。
通过一件件不同的文物,我们看到了伟大祖先用他们聪明才智,在和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创造灿烂文化传承至今。祖先们遗存的这些伟大艺术创造,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了我们的精神生活,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这才是人们愿意花重金拥有它们的真正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7-21 20:52:54 |只看该作者
工艺品当古董卖,这是地摊上的特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9 03:14 , Processed in 0.0127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