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诗词必知10个人和10首词 读懂了他们就读懂了宋词上篇北宋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05:25: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学习诗词必知10个人和10首词 读懂了他们就读懂了宋词上篇北宋篇                                       

2018-09-12 06:26                                                   

                  

以前我写过一首水调歌头《戏作唐宋词家》,里面隐藏了24位词人,不知道您知道几位?

  温韦传欧晏,坡老戏张先。却教秦七黄九,休去慕屯田。解道方回肠断 ,沉醉美成清雅 ,北狩杏花残。 易安自悲戚,武穆发冲冠。
  孝祥志,稼轩气,放翁潸。希真羽化,看取白石似神仙。访旧梅溪双燕,叹息碧山玉斧,磨尽镜难圆。 听雨僧庐下,纤手忆秋千。

从这24位中,我选出了10位, 他们也是宋词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如果了解这些人的代表作及其作品风格,基本算是对宋词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些认识。


一、 晏殊 富贵宰相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官至宰相,和其子并称为大晏和小晏。 《介存斋论词杂著》:

  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 《吷庵词评》:晏氏父子,嗣响南唐二主,才力相敌,盖不特词胜,尤有过人之情。 又:殊父子词,语浅意深,有回肠荡气之妙;几道殆过其父。

晏殊对身边的欧阳修、范仲淹、张先等人都有巨大的影响,这篇文章特意提出晏殊,是因为晏殊对于词的文学地位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词一直被士大夫 认为是“伶工之词”,虽然有前蜀宰相韦庄、南唐二主等人大力推广,但是我以为作为富贵宰相的晏殊,对于宋词繁荣起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晏殊的《 蝶恋花》是王国维三重境界的第一重境界: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其实更能代表晏殊风格的作品是这首《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为什么说晏殊的词中有富贵之气,看一下宋代《青箱杂记》卷五的记载,下面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之词的独特风格。

  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

二、柳永 大力创作长调第一人

说宋词,柳永是必须要知道的人,柳永最重要的贡献是柳永大力创作慢词(长调,既篇幅较长的词),柳永之前的词作,大家可以看到都是虞美人、蝶恋花、渔家傲等等篇幅短小的词。

词从篇幅来说,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准确,但是大家看看柳永之前的词就知道,柳永是有开创之功的人。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慢词开拓者,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比晏殊还大几岁,但是因仕途不顺流连于酒肆歌坊,据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士大夫们对其又爱又恨,张舜民《画墁录》有如下记载:

  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苏东坡也有几次提到柳永,虽有些瞧不起,但是难免又把自己与前辈相比:

  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 坡,东坡曰:'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少游曰:'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这首《雨霖铃》最能代表柳永以上的风格,长调、铺叙、白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三、苏轼 诗化之词

可以不说欧阳修、不说张先、不说晏小山,但是万万不能漏断苏轼,东坡先生早年只作诗不填词,一开始填词时,就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的这段话,值得好好品味: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 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东坡为之绝倒。

这段话一方面说了柳永在当时的影响,另一方面说了东坡词的与众不同之处,苏东坡从小学习诗文,他一开始不写词的,而诗文言志的本性,在苏东坡一开始填词的时候就影响到了他的作品。

因此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陈师道说:“子瞻以诗为词”李清照说的更有意思,说东坡词是“句读不羁之诗耳”。而苏东坡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见宋胡寅《酒边词序》),"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渐渐改变了士大夫对于词的鄙视,开始用词而不仅仅用诗来抒写个人襟报与情怀。《了解苏轼创立的诗化词优劣之处, 才算窥见填词入门之道》

东坡词大家耳濡目染,估计好多作品倒背如流,这里录一首《大江东去》吧,也叫做《念奴娇》《酹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四、秦观 婉约词大家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排行第七。 与黄庭坚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后人把词分为豪放词和婉约词,宋人实际上还是把婉约词作为词的本色,大多数人的词作以婉约为主,包括豪放派的苏轼、张孝祥等人也有好多的婉约之作。而秦观,则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冯煦在《蒿庵词论》中说道:

  “淮海、小山 ,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淡语皆有致。”

淮海事指秦观,小山是指晏几道。

婉约词形成于晚唐,这一类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题材多写儿女情长、羁旅相思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 从唐五代"花间派"的温庭筠、韦庄 开始, 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柳永、秦观、贺铸,李清照等名垂千古的佳作。

秦观词《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奈回首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 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五、周邦彦 赋化之词

学习词,周邦彦事不可不知的人物,虽然没有苏东坡欧阳修的名头那么响亮,但是老街这篇文章不写欧阳修也要写周邦彦,说明了周邦彦在宋词的地位。这是北宋篇提到的最后一个人物。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称为“词家之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周邦彦评价不高:

  •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 美成词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但是,多年以后, 王国维又写了《清真先生遗事》,对周邦彦刮目相看,说周邦彦是“两宋之间,一人而已”,而且说他是“词中老杜,集大成者”。 对于王国维的变化,叶嘉莹先生认为王国维喜欢唐五代北宋初年的小令,却不喜欢南宋的词。因为王国维喜欢“歌辞之词”、“诗化之词”,却不能够欣赏“赋化之词”的好处,他不能分别来看待:

  你用欣赏“歌辞之词”、“诗化之词”的眼光来欣赏“赋化之词”,你觉得一点也不感动人,你不能够欣赏,就认为这个不好。

叶先生认为,周邦彦是写“赋化之词”的开山鼻祖 ,对于后来的吴文英等南宋词人起到了巨大的影响。这一类词人用赋的笔法来写词。赋者,铺也 ,其中的一个解释就是铺陈、展开。 柳永也是展开铺排,周邦彦不同的是用思想去写、用安排去写,表面看来在于柳永按照时间顺序,周邦彦却以思想安排,他的词作中叙事经常时空交错,反复勾勒。 《叶嘉莹先生为什么评价王国维不能欣赏赋化之词?》

另外,周精通音律,能自度词曲,长短各词体兼工。词到周邦彦手里,如同诗到了杜甫手里,在形式上已经达到完备的水准,因此说周邦彦“集大成”并不为过。但是和杜甫比思想和内容,那就是天壤之别了。

  《兰陵王·柳 》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11:27 , Processed in 0.00936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