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饭局,吃的永远不是饭,是“局”! 别让一场油腻饭局毁掉你的人生
2018-09-21 08:51
中国的饮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一场饭局,既能是亲朋故交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生意对手间的交锋谈判。 所谓人脉,圈子,社会关系,资源,一个人的能量,友谊,生意和交易,最后都绕不开饭局。 饭局在中国,也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体系。看一个经常人混迹于何类饭局,几乎便可以洞悉其兴趣、爱情、财富、身份、地位。有识之士往往能透过饭局见微知著,识人用人,洞察饮食之道里的经济利益、社会关系、人际规则和文化滋味。所谓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也———饭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中国式饭局,吃的永远不是饭,是“局”。
据说,“饭局”一词是宋代人发明的,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宋人把“饭”与“局”连成一体,玄妙尽显。
不是所有的饭,都可以“吃”的,
也不是所有的“局”,都可以“闯”的。
近日,金融圈曝光了一场饭局上的不雅视频: 某证券分析师马某(男)和同事廖某(女)在参加一个饭局时,与某基金前总监刘某搂搂抱抱,举止轻浮。 廖某与刘某 不雅视频流出后,马某随机被取消最佳分析师评选资格,该证券公司也对两人采取了停职处理的专项调查。 好好的一场饭局,最后既因为丑态百出,被指失德;又因为利害关系,蒙上了失业的阴影。 马某原本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竞逐接下来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很有可能在行业内身价倍增,前程似锦,如今却化为泡影。 27岁的廖某,被人称作“证券女神”,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才貌双全,前途无量,但是也因为自己酒后的不雅行为,使事业遭受重创。 这又是一场中国式饭局引发的“血案”。 很多时候,中国人组团的饭局或多或少都带有某些不正当的目的。 参加饭局的人,同样也是带着“任务”进场。 可怕的是,大家对此都已经习以为常,以至于随便办个事,都得送酒请吃饭,简单的事到最后也变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暗箱操作。 这种一开始就不纯粹的饭局,自然应了那句老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钱权色欲,总会掺杂期间,让人欲罢不能。 常常听人说,饭局真能成事啊。人脉资源不就是这样积累出来的吗? 的确,你可以和别人在饭桌上建立关系;但是没有一种关系是靠饭局维系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中国式饭局,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名利场。 要是没有一个有利可图,恐怕没有一个人愿意入场。 《中国新闻周刊》主笔杨时旸曾说过: “人脉和资源这些术语害了很多人。不要以为你去参加一个个饭局,你就拥有了所谓的人脉,如果你本身一直对他人是无用的,一直以nobody的身份参加各类应酬,你仍然一直只会是nobody。 人们要的是你能供给的内容,而不是看你的饭局出勤率。” 当一个人沉迷在中国式饭局中,习惯了潜规则,忘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规则,那么你只会丧失自我成长的能力,最终一事无成。 你的对手在看书,你的仇人在磨刀,你的闺蜜在减肥,隔壁老王在练腰,你却把时间浪费在漫长的饭局过程中。 你以为你在应酬,其实细思极恐,你是在挥霍时间。 就像王耳朵先生说的那句: 你不需要一场又一场的饭局,你需要的是一次有价值的遇见。前提条件是,你自身必须有价值。 有了可以拍照录像的手机,饭局依然没有真相,依然危险,或许更危险了。 人生坠落,也就一顿饭的功夫 2015年,一场稀松平常的饭局,改变了一个当红主持人的命运。 这位主持人,20世纪50年代末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 他经历知青、军人、大学生、科考队员、摄影师、导演、制片人等各种身份,摸爬滚打,才终于干上了主持人这一行。 2006年,一档主推草根明星的综艺节目,将这位草根主持人送上人生的高光时刻。 但一个饭局,一个不知谁拍、不知缘何流出的视频,让他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 人生坠落,也就一顿饭的功夫。 2018年8月底,在美国当学生的企业家刘强东,和一帮朋友相约在距离明尼苏达大学5公里外的一家餐厅聚餐。 饭局中的一个女孩,第二天报警,控告刘强东性侵。 这个饭局没有流出任何视频,只有一张事后流出的模糊到难辨真假的“涉事女主照”。 至今,谁也不清楚饭局中刘强东一行人到底是如何喝光32瓶红酒的。 真正让刘强东身陷舆论泥潭的,是美国警情公开制度,是那两张穿着黄色大褂的收监照。 舆论热潮中,有人骂刘强东垃圾,有人对他喊“强哥加油”。 还有人说要感谢他,因为是他帮助吃瓜群众熟悉了一遍美国明尼苏达州关于性侵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是他帮助许多人第一次了解到什么叫Mug shot(收监照)。 “东”窗事发,刘强东性侵女留学生待捕?如果性侵罪名成立,最高可判30年监禁! 《中国式酒桌,是场权力的游戏》中,有这样一场关于饭局的生动描述: “强者用逼人喝酒彰显权威和控制力,弱者用自虐式主动喝酒表白忠诚和服从。这里暗含着大部分人都没意识到的逻辑: 人最重要、最宝贵的是健康,喝到吐了还在喝,好比是递了一张投名状、归降书。 为了你,我连身体都不顾,您满意了吗?” 比起精神上的消磨,中国式饭局对生命的消耗,更加显而易见。 去年年初的时候《北京青年报》曾经报道过一则新闻: 春节前夕,26岁的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史国平,在参加完一场饭局后,倒在宿舍里,再也没有醒来,死因是酒精中毒。 在此之前,他刚刚获知自己保送该校博士研究生,或许是因为高兴,或许是因为感恩,平时不善饮酒的他,在导师组织的饭局上“大出风头”。 4名老师,40多名学生,包括史国平和他的导师在内,总共五桌,干掉13瓶白酒,史国平一次性喝下六七两。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不过尔尔。 但是对史国平来说,却是他这辈子喝得最多,也是最贵的一回:为此,他付出了一整个年轻的生命。 有人说,中国式饭局有“四要”:一要排场,二要面子,三要酒肉,四要命。 排场有了,面子到了,但是酒肉穿肠,没了健康,要那些排场和面子又有什么用呢? 都说,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婚姻的成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家庭的幸福。 但是,有的人偏偏沉迷在中国式饭局之中,将生活过成了本末倒置。 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6月13日晚,重庆一出租屋内,一女子被丈夫狂砍二十余刀,如果不是救治及时,差点就因为失血过多丢了性命。 人们纷纷猜测,可能又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家庭惨剧。 但是知道真相以后,所有人都有些目瞪口呆,但是惊讶过后,又是一阵沉默无语。 事情的起因简单的不可思议: 妻子性格外向,外面朋友多,饭局多,长期回来得很晚,夫妻俩为此经常争吵。 最后丈夫怀疑妻子有外遇,一怒之下20几刀砍断妻子的双脚,他要把她永远“留”在家里。 原来,饭局能毁掉的不仅是你个人的身体和精神,还会给予一个家庭沉重的暴击。 没有人愿意守着一个空房子,忍受另一半的夜不归宿。 当应酬占据一个人的大部分的时间,无暇顾及自己的家人的时候,那么所有的山盟海誓、浓情蜜意终会在你的一意孤行中消亡殆尽。 而一个人失去了家庭的依靠,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即使在外面再风光,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成家后的你,早已背满了责任,你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家里每一根神经,而你的自我放纵稍有不慎便会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请记住:最好的饭局,永远是家宴。 饭局小舞台,人生大格局 饭局危险,但中国人却偏偏以热衷饭局著称。 我们的历史藏在饭局里,我们的人生似乎也藏在一场接一场的饭局里。 但饭局者,重点不在饭,而在于局。 说文解字,局字,“从尺从口,口易出错,故口在尺下为局”。 老祖宗造字蕴含大智慧。 但饭局,正需要你动口动嘴,酒酣耳热之际,也最容易失言失态。 不过在我看来,学会更文明的饭局礼仪,学会逃出“鸿门宴”那样的饭局杀机,其实不算什么。 在我看来,历史上最让人长学问的一场饭局,其实不是“鸿门宴”,而是赵匡胤搞的“杯酒释兵权”。 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据说饭局这个词就是在宋代首次出现的。 而且,也是在宋代,会食这种共享一桌菜、一壶酒的聚餐模式,开始普遍流行于各大街巷的餐馆里。 961年,赵皇帝召集了几个掌握兵权的武将,吃了一顿饭。 在饭局中,老赵对自己的处境唉声叹气,弄得自己跟受气的小媳妇似的。 几大武将也听出来了,知道皇帝在担心什么,是要让自己交出兵权呢。 皇帝都这样表演了,交出兵权,也就顺理成章了。 “杯酒释兵权”被人视为是饭局中的战斗机,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以证明饭局之威力巨大。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饭局上的道术外,其实还有一种更高级的东西,叫格局。 赵匡胤搞“杯酒释兵权”,巩固了自己的江山、让自己安枕无忧。 但宋代,形成文官代武将的虚弱体制,代代羸弱,最终在与各种少数民族的斗争中,连连败北,也是从此开始的。 这说明什么呢? 局中有局,局外还有大局。 推杯换盏的酒局,背后不仅有公安局,还有世道人心这个大局。 学会饭局中的边界规则,不让自己失态失言,其实不难。 更难的是,如何让自己拥有人生大格局。 这话说起来有点虚。但格局大的人,的确能想得更远更周全。 这跟金钱无关,跟地位无关,而是跟为人处世的智慧有关。 就像陶渊明那样的智者,酒局饭局一样不少,但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不可能在任何一个饭局里失去尊严。 正所谓,饭局酒局,心有大局,何惧失局。 接下来是中秋、国庆,接连的长假,一大波中国式饭局正在逼近。 请尽可能的远离,别在酒池肉林中寻找虚无缥缈的认同感。 活得通透的人,会知道保持距离。 最终身体垮了,事业毁了,家也没了,人生也就该谢幕了。
|